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新成路街道精准施策,强化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管理,用“堵、疏、巡”三招解决辖区开放式小区“封闭”难题。
堵好出口,开放小区“封起来”。嘉乐社区的西村小区和塔城东路489弄小区是老旧小区,周边商铺林立,有2个公交站点,4辆公交车都会靠站停车,流动人员量大、复杂。两个小区周边还有7条道路与其它小区相互连通。为确保小区进出一条路,社区封闭5条小路,关闭2个通行小门,用木板封住两座人行桥,在11栋临街居民楼前拉起150米长的栅栏,保留2个主要出入口,并安排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下沉干部、保安等24小时轮班值守。在出入口,值守人员对所有进出人员测量体温,开展逐人逐车核查登记,所有外来车辆、人员不得进入小区,确保开放式小区管理全天候、无死角、全覆盖。
疏通民心,“知心大姐”用起来。2个小区围网后导致人行道无法正常通行,小区居民进出没有以前方便。嘉乐社区不仅张贴了相关安全提示,提醒居民注意安全,还邀请楼组长当好居民“知心大姐”“大哥”,做好楼道封闭管理的“心理辅导员”、防控知识宣传员和信息排摸的上报员,加强宣传、提高居民防疫意识,及时排摸外来人口信息,普及防护小知识。因为是楼道居民自己做工作,居民配合度高,信息来源准,小区“防疫墙”竖得轻松又坚固。
一日三巡,“沿街商铺”管起来。开放小区管理难,难还难在家门口的那排沿街店面。社区把外来人口协管员、城管、联勤队员和平安志愿者都纳入疫情网格之中。这些社区网格员不仅根据排摸信息张贴“告知书”,排摸商铺外来人员,做好人口信息登记,跨前宣传复工须知,他们还是流动的“提示器”,在沿街商铺、公交站台维护秩序,提醒出门戴好口罩,保持距离,确保开放式小区联防联控无缝对接,构筑起小区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