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1日)上午,嘉定孔庙修缮竣工暨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陈列揭幕仪式在嘉定孔庙举行。经过一年多的精心修缮,嘉定孔庙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大家面前,不仅恢复了昔日的荣光,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孙小兵,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区委副书记、区长高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连正华,区政协主席杨莉等出席活动。
陆方舟在致辞中表示,嘉定作为一座底蕴深厚、文脉绵长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始终注重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交汇,近年来陆续实施推进了环城河步道、横沥河文化水脉、西门历史文化街区、南翔古镇等一批文化项目,努力让城市更富文化底蕴、更具人文魅力。此次修缮嘉定孔庙,正是嘉定区擦亮“人文教化地”城市名片的又一标志性项目。嘉定孔庙作为江南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县级孔庙,是嘉定的“文化之根”“教化之源”,见证了嘉定建县800余年历史,对研究地方历史脉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
文物古迹保护修缮,贵在文脉赓续、文化传承。陆方舟希望,接下来,要把嘉定孔庙作为重要文化阵地,努力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更好浸润人心、涵养文明。要更好阐释科举文化,生动展现中华民族育才爱才传统;要更好弘扬孔子文化,以研学、讲堂、节庆等形式,推动“孔子精神、儒家文化”深入人心;要更好传承城市文脉,进一步讲好嘉定800年故事,让更多人在文化领略中向往、热爱嘉定,在文化滋养中汲取奋进力量。
南宋嘉定十二年,嘉定首任知县高衍孙始建嘉定孔庙。此后,自南宋淳祐九年至清末,嘉定孔庙陆续修缮、增扩、重建达70余次。塑圣像,凿泮池,树仰高、育才、兴贤坊,增扩应奎山、汇龙潭,建明伦堂、当湖书院等,规模不断扩大,以至“明堂开敞,可容万马”,最终形成全国罕见的庙、学、书院三者合一的建制,被誉为“吴中第一”。目前,嘉定孔庙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也是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县级孔庙。2013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保护嘉定孔庙结构安全、历史风貌,继续发挥其文物价值,2023年5月嘉定孔庙启动修缮工程,对庙祀前区、庙祀主区、儒学片区、书院片区四个区域分别进行专项修缮。历时167日,嘉定孔庙修缮工程圆满完成,消除了影响嘉定孔庙保存的不利因素,保障了嘉定孔庙的结构安全,保护了嘉定孔庙文物建筑原貌及所包含的历史信息,为孔庙展陈更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孔庙内,核心建筑大成殿深刻诠释了孔子与孔庙的关联,充分展现了古建筑庄严仪式感,使古老文明焕发新活力。当湖书院被定位为科举文化创新与传承的核心展示平台,新增设社教体验区与智慧展区,依托先进数字技术,深度挖掘并强化嘉定孔庙的教育潜力。而改陈后的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建筑总面积达到2270平方米,展出文物及辅助展品300余件(套),其中不乏一级品等珍贵文物若干件。修缮后的孔庙将继续在未来焕发新姿,向世人展现其独特的历史魅力和文化底蕴。
仪式共分为金声玉振、进业弘道、大成至礼三个篇章,并启动“嘉定区文博研学旅项目”和“吾嘉同庆 振德育才”主题系列活动,“嘉定孔庙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成立。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上海市文物局副局长向义海出席活动并致辞,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顾惠文,副区长汤东英,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文钰出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