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懿: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参加嘉定区氢能港新闻发布会。
宗伟:尊敬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朋友,大家上午好。按照发布会安排,接下来由我向各位来宾简单介绍一下嘉定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集聚区(嘉定氢能港)规划情况。
首先,大家看到的是嘉定区总体规划图。《上海市嘉定区总体规划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7-2035)》经过四年的编制,于2019年完成,今年2月份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嘉定区总体规划当中确定嘉定区总体产业导向为:着力打造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高端制造业,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体的高科技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及机器人、集成电路及物联网、高性能医疗及精准医学等新兴产业,并积极发展有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高品质的生活性服务业。
今天介绍的嘉定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聚区位于安亭镇,安亭镇的定位是建设一个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先导区、世界级汽车产业区域核心功能区、上海产城融合品质之城。
嘉定氢能港周边有同济大学、汽车研发智能制造创新港、上海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大众制造区、汽车城零部件产业园区等以汽车产业为主体的教育、研发、制造等产业布局。
嘉定氢能港区位优势明显。环同济片区(嘉定氢能港)位于曹安公路发展轴沿线,规划形成黄渡综合副中心,地区交通条件优越,与沈海高速、轨道交通11号线昌吉路站、曹安公路联系便捷。
嘉定氢能港规划概况。嘉定氢能港,是由同济大学、黄渡大型居住社区以及黄渡社区围绕而成的空间核心,东至盐铁塘、南至曹安公路,西至同济大学,北至沪宁铁路,片区总用地面积约2.15平方公里。该区域的《上海市嘉定区环同济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于2018年编制完成,于2019年以“沪府规划[2019]35号”文批准。
规划所确定片区发展目标,是将这个区域建设成为品质发展、有机更新的魅力城区;宜居宜业,开放共享的活力社区;创新引领,复合发展的聚合园区。结合环同济创智城战略研究发展要求,以及安亭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同济大学的学科优势,推动产业园区整体转型,构建从技术开发、技术转化到技术生产的完整创新产业链。
从规划结构看,将落实产业社区概念,形成“三区、三轴、三平台”的产业社区空间结构。“三区”即三个功能片区:(1)智能制造、产学研融合共享区:科创成果转化、创新创业孵化、科技成果展示;(2)研发产业转型示范区:产业研发、智能制造、上下游配套产业;(3)产城融合综合发展先导区:产业综合服务,国际交流、金融商务、知识产权、行政服务、居住配套等。“三轴”即一主两副功能联系轴:(1)以谢春路为功能联系主轴,串联各产业片区和服务平台;(2)以春归路、春意路为功能联系次轴,联系同济大学、产业片区和黄渡社区公共中心。“三平台”即三个产业服务平台:(1) 融合共享平台:大学与园区的创新创业孵化和技术交流共享功能; (2)转型示范平台:研发企业转型示范、科研转化成果展示、知识产权及专利服务; (3) 综合服务平台:产业及生活综合服务功能,包括人才公寓、商业服务、行政服务中心、文化交流等配套。
发展规模方面。嘉定氢能港用地面积2.15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51.5万平方米。其中,研发产业用地40.51公顷,建筑量101.3万平方米;智能制造工业用地42.08公顷,建筑量86.9万平方米;商办总部用地14.03公顷,建筑量42.9万平方米;其他配套主要包括居住及文化、行政设施功能,建筑量20.4万平方米。
我就向大家介绍这些情况,谢谢大家。
蔡宁: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根据发布会安排,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嘉定区鼓励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试行)》的政策内容。
众所周知,嘉定是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的国际汽车城,当前正在向着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的目标迈进。全面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新优势,既是我们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使命。
应该说,嘉定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在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我们均有不同程度的布局,有的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有的甚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相信大家通过刚才的活动已经有所了解。更为重要的是,人才是这个新领域最宝贵的资源,而人才的积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嘉定,凭借国内领先的汽车专业类高校、大型整车企业、以及大量关键零部件企业的高度集聚,人才资源优势尤为突出,能够为企业来嘉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为进一步让大家增添信心,在上述基础之上,我们考虑再推出一个针对性的专项政策,为广大有志于来嘉定发展,有志于为国家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事业做出贡献的企业和人才,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
此项政策共有20条举措,包括“项目引进、企业培育、企业发展、科技创新、金融扶持、产业配套”等六大方面。
首先,在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上,我们将为新引进的内外资大项目,优先安排产业用地、专项资助和人才政策,并根据贡献情况给予奖励。二是对功能性总部,最高给予100万元奖励。三是帮助重点企业降低用地用房成本,根据企业贡献,购买土地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购买厂房、办公用房的,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租赁厂房的,给予三年累计最高1000万元补贴。
第二方面,在加快企业培育发展上,一是支持企业培育壮大,优先支持扩大生产、有用地需求的企业,按照贡献,三年内给予奖励;给予“专精特新”认定企业10万元奖励。二是支持企业并购国内外知名品牌,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贴;对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示范运营按照标准给予补贴。
第三方面,在推动企业持续发展上,一是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申报成功的市级以上各类项目,按照要求足额给予配套扶持资金;对于无配套要求的项目,嘉定区给予一定比例、最高1000万元的奖励。二是对采购本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给予一定扶持。三是鼓励企业加大投资,对企业因改扩建提高容积率的,根据贡献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
第四方面,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上,一是对企业取得国家发明专利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对企业建立区级、市级、国家级技术研发机构的,分别给予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奖励。二是对企业和相关机构建立市级以上功能平台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扶持,在运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再给予100万元、500万元不等的专项扶持。三是对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并取得重大突破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四是对企业主导制订行业、国家、国际标准的,分别给予2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奖励。五是对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的,给予5000元资助;对企业专利维权胜诉的,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第五方面,在加大金融扶持力度上,一是本区各类基金可针对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优先出资,并按约定价格退出。对投资本区相关企业、符合条件的,给予最高300万元扶持;被投企业落户嘉定的,按每家20万元进行奖励。二是对为相关企业提供担保、融资租赁服务的金融机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对氢燃料电池汽车企业上市挂牌,另行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第六方面,在完善产业配套上,一是对加氢站,按不同量级分别给予200万元、500万元建设补贴。二是对相关人才,三年内视其贡献给予最高100%奖励,本区基金所投企业的人才,给予股权激励1:1配套。三是对举办或参与市级以上重大展会,分别给予最高100万元和50万元补贴。四是对建立氢燃料电池汽车各类行业组织的,给予最高30万元补贴;运营良好的,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五是对落户嘉定的相关中介组织,给予最高50万元补贴;引进项目贡献突出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
各位媒体朋友,在座的企业家们,嘉定是具有深厚底蕴的国际汽车城,也是充满生机的创新活力之城!在此,我想借今天的发布会,向大家表个态,作为产业部门,我们经委全体工作人员,都将努力当好服务企业、服务产业的金牌“店小二”,欢迎各位企业家们来“嘉”投资、创业,“氢”装上阵,共同开启美好的氢能时代!
由于时间有限,今天我就给大家做个简单介绍,相关政策将在嘉定区政府门户网站及上海市企业服务云中发布,请大家予以关注并积极申报,谢谢!
陈懿:接下来进入媒体提问环节。
1、新华社:最近一段时间氢能为什么突然很热,是不是一个重大技术路径新的突破?氢能在嘉定汽车产业占据什么地位?
蔡宁:感谢您对嘉定汽车产业的关心,今天上午在科委主任和经信委主任给大家致辞当中讲到,未来汽车发展方向主要是围绕低碳、网联化、共享化,这是一个趋势。低碳是常规能源汽车也是具备这个要求,但是现在常规推出电动汽车,它有它的局限性,这是去年李克强总理到日本访问,发现了日本氢能源汽车技术各个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绩。我们嘉定区在氢能源汽车方面早就十几年前就在布局,氢能作为新型燃料电池,它具备四个方面特点:1,环保性能好。氢能最后排放是水,这是绝对环保。2,转化效率高。常规内燃机能量转化是30%-40%,氢能可以达到50%-60%,转化效率是非常高。3,加速时间短。常规电动车充电一两个小时,加氢站十几分钟就可以完成。4,续航里程长,加注一次可以达到300-500公里,这四个特点决定氢能是初级能源目标。2017年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嘉定区已经初步形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集聚,今年5月24日长三角氢走廊发展规划也是在上海发布,氢燃料电池汽车毫无疑问会成为嘉定燃料汽车重要组成部分。上海市规划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六大任务,包括了商业运营示范、加氢站、产业园、公共服务平台、技术研发、专项、产业基金等,嘉定区各个部门也会协同发力,全力打造世界竞争力氢能港。
2、第一财经日报:我有两个问题,刚才谈到加氢站包括氢能源有很多政策扶持,现在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面临问题,我们的顶层设计趋势问题,包括土地审批,包括审批流程问题,包括归口管理问题。嘉定区在这一块,我们对顶层设计有什么规划?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投入运营的加氢站来看,包括加氢站投入成本压力也是很大,包括运营环节,这个氢气成本也是很高。所以我们运营环节我们会给企业什么样具体的运营补贴?第三个问题,嘉定站有六座加氢站,现在氢燃料车非常少,怎么样平衡没有那么多车过来,怎么样推动车辆规模化应用?
蔡宁:谢谢这位媒体朋友提问,您对产业链研究非常深。这位媒体朋友讲到一个关键,实际上我们氢燃料电池发展是否能够快速发展,一个瓶颈问题是基础设施。车基本成熟,产业链基本成熟,但是如果没有大量加氢站布局,这个车就没有办法运营。目前在整个上海由我们上海市住建委牵头部署加氢站布局。我有一组数据,规划上100座加氢站,5万辆车,2025年300座加氢站,5万辆,2020年是1000座100万辆,但是这个数据现在发布上又有所突破是达到200万辆1000座,这是对加氢站全国的布局。我们上海作为氢能源汽车龙头或者是创新港,将在这方面全市统一进行布局,嘉定今年已经是6座要完成,实际上加氢站商业化运营我们汽车城集团,今年下半年第一座商业化对外运营加氢站,今年下半年对外发布建设运营,这是加氢站布局。关于运营补贴,整个氢燃料汽车运营过程当中一方面加氢站建设投入有一组数据,加氢站投入也是建设过程当中成本根据它的体量,1000万在500公斤每天,1000公里左右每天成本达到1500万,这样我们目前上海市住建委政策里面,可以根据加氢站补贴,根据站的规模给予补贴。小型站200万,大型站500万以上,市里相关政策出台,嘉定区将会上浮10%-20%。运营补贴市交通委也在做相关规划和政策,在近期会发布。车辆规模化,如果车辆不上规模,整个产业发展,产业链应用还是存在一定问题。2020年市科委在上海布局三千辆,现在主要还是以我们的商用车为主,还有我们的小的家庭型轿车逐步根据我们的基础设施配套,将会在逐步推开。
3、上海电台:嘉定土地比较紧张,包括氢能港所在区域土地也不是很多,如果整个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上下游发展起来之后,嘉定未来对于整个产业拓展区有什么考虑?土地层面怎么思考?
宗伟:谢谢这位媒体朋友提问。从刚才给大家介绍的,现在正加快推进中的氢能港的总体发展规模情况来看,空间是有限的。我们安亭地区整个产业用地空间相对比较有限,特别是今天推进的氢能港范围内,有一部分土地是现状企业,用地上的问题后期要通过二次开发才能满足我们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需求。为此,第一,我们在嘉定氢能港用地方面对局部地块进行预留,作为发展备用地,主要考虑一旦有发展需要,将及时进行调整,使之能够符合我们产业发展需求。第二,我们考虑在安亭镇北部,也就是我们外冈镇汽车城产业区,在这个区域目前已经集聚一批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企业,我们在这个区域目前储备一千亩左右土地,作为后续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预留空间。谢谢。
4、解放日报:从刚刚的发布内容里,我们已经知道嘉定的相关企业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在这次出台的政策和规划的利好下,您预期一下嘉定区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
蔡宁:谢谢你的提问。嘉定已经初步具备了氢能、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平台、燃料电池汽车及示范运营等较完整的产业配套要素,持续吸引众多国内外整车企业和产业链优势企业落户。在本次发布会的利好下,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发挥长三角的资源禀赋和嘉定的区位优势,拉长产业链、突破创新链、开放资源链、提升价值链、优化服务链,实现到2025年,嘉定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500亿元,牢固确立在燃料电池汽车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燃料电池汽车创新中心和产业高地。请记者朋友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嘉定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发展,多替我们正面宣传报道,给予我们更大动力!谢谢!
5、中国经济网:我想问一下建设嘉定氢能港过程当中除了必要工业和研发产业用地,嘉定区还将提供哪些高质量产业服务配套设施?
宗伟:非常感谢你的提问。刚才规划介绍当中,我们在座朋友已经有所了解,应该看到我们嘉定氢能港实际上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按照我们区对本片区的规划研究,我们未来的嘉定氢能港将会建设成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的创新策源地、全球科创中心的创新引领示范区,既是创新引领、复合发展的聚合园区,也是宜居宜业、开放共享的活力社区,我觉得更加是一个品质发展、有机更新的魅力城区。这个区域当中实际上我们除了成规模的工业用地、研发用地,可用于氢能港建设,同时按照规划还将配套高能级的商业办公设施,高品质的公共绿色开敞空间,高水平的综合交通网络,以及服务于这个地区科技研发、产业人才的居住用地。我们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未来嘉定氢能港一定是产业发展能级卓越、生态景观环境优美、配套设施条件优越的综合性产业社区。
陈懿: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媒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