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沪府办发〔2017〕1号)和《关于印发〈2017年上海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计划〉的通知》(沪水务〔2017〕64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徐行镇美丽乡村发展为理念,坚持“节水减排、稳粮促调、建管并重、简便可行”为总原则,围绕深化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探索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农业节水奖补机制,健全农业用水管理机制,提升农民群众节水意识,扭转目前农业粗放用水的方式。
实施原则
一是不增加农民负担。按照“总体不增加农民负担”的原则,以深化灌溉设施长效管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二是长效管理成本全覆盖。农业水价主要考虑弥补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成本。
三是属地化运行管理。由村委会协调合作社以及农户等农业用水单位和个人,负责灌溉设施日常运行。
四是市场化维修养护。择优选取市场上专业队伍开展农田灌溉设施维修养护。
工作目标
紧紧围绕“双控考核、双策驱动、双化模式、双降目标”的试点工作思路,推进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控制,通过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激励政策驱动,采取日常运行属地化和维修养护市场化等模式,实现降低农业用水量和设施管护成本、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等目标。
主要任务
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以副镇长(分管农业)为组长的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进实施徐行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
重点工作
开展灌区基本情况调查。主要以灌区为单元调查每个灌区全灌水周期的用电量和用水量、灌区控制面积、种植作物类型(水田、菜田、果园、林地等),调查当前灌溉设施运行管护的成本、资金筹措方式等内容并将调查成果以村为单位进行汇总。
建立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根据上海市相关配套政策,研究本镇农业水价成本和价格核定办法、农田灌溉设施长效管理及农业节水考核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开展灌区实际用水量计量,积极落实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资金。
健全运行维修养护机制。明确各级灌溉设施长效管理责任,继续深化长效管理经验,基本形成农田水利设施“日常运行属地化、维修养护市场化、检查考核常态化”的格局,不断提升灌溉设施运行维修养护水平。
进行长效管理资金测算。参照《上海市农田灌溉设施维修养护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对灌溉设施的运行养护和维修开展维修养护资金测算。
完善设施管理养护台账。不断加强灌溉设施长效管理的全过程监管,完善灌溉设施基本情况台账、灌溉用电用水台账、设施维修养护收支台账和管理考核台账,实现日常运行、维修养护和检查考核的精细化管理。
建立检查考核机制。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组成考核小组,进行日常检查考评及年终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结果将作为节水奖励依据。
时间节点安排
1.7月中旬前,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基本情况调查摸清目前全镇灌区基本情况、农田灌溉设施运行维护资金筹措和使用情况等。
2.7月底前,完成实施方案、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考核办法;完成前期准备,包括建立工作小组、签订管养协议、落实管养队伍、制定管养制度、开展设施统计登记等。
3.8月-10月,实施推进灌溉设施的运行养护和维修工作,具体标准和内容参照《上海市农田灌溉设施维修养护技术规程》执行。
4.11月底前,完成镇级检查考核。各村上报前一个完整年度的灌溉电费清单,组织考核小组,开展长效管理和农业节水考核,考核结果汇总后上报区考核小组。
徐行镇水务管理所
2018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