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政府开放月”活动集锦
政府开放月:“‘守旧’与‘焕新’,面对面共话城市建设” 嘉定镇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监督评议活动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推进成效,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8 月 5 日下午,嘉定镇街道组织了区人大代表与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守旧’与‘焕新’,面对面共话城市建设”为民办实事项目监督评议活动,同时邀请了辖区内生活的青少年和挂职大学生,通过政府开放月搭建起多元主体监督评议城市建设的互动平台,以其独特的感知与视角为项目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实地调研:聚焦实事项目共监督
活动伊始,一行人首先来到清河农贸市集,实地查看改造升级后的智慧化菜场各功能区域的空间布局与硬件设施。大家详细了解了智慧化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妈妈厨房” 来料代加工服务、平价菜摊、快速检测等便民设施及服务情况。少年儿童化身 “小小观察员”,通过 “沉浸式体验 + 视察调研”,真切感受到科技与智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诸多便利。
随后,活动组成员踏足王敬铭故居。在讲解员的介绍下,大家对这幢具有 300 余年历史的 “状元楼” 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知晓了其深厚的历史背景,了解到故居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还详细了解了其修缮情况,感受到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心呵护。同时,关于故居的未来规划也让大家充满期待。大学生表示,王敬铭故居承载着嘉定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要在非遗展陈、文化体验等方面积极探索,让更多游客能够走进故居,亲身感受 “教化嘉定” 的积淀底蕴。
汇聚多方智慧集中评议
参观结束后,大家集中到人大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嘉定镇街道基层实践站,围绕 “现代化人民城市怎么建?要‘守旧’还是‘焕新’?” 这一核心议题,在前期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推进情况展开集中评议。
会上,社区管理办、博庆公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同志针对人大代表在实地调研中提出的问题,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升级后的菜场运营、街道文保工作推进和非遗项目等情况进行回应,并从 “文化基因的延续性、空间功能的适配性、旧区改造保留原住民与社会业态相共存的有机性”、“现代化城市建设新旧文化互映”等方面提出改进设想。
“我认为我们可以成立‘小小文保员’社团,定期探访嘉定的历史建筑,及时发现需要保护的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保留原有街巷肌理,融入文化传承”“清河农贸市集针对老年人菜场纳凉的情况与需求,可以进行功能拓展,就像我们看到的那样,那里确实有不少老人在休息”“王敬铭故居可以加入创新元素,通过 AI 技术让游客在参观过程中增加趣味性”…… 小议员们结合实地所见所感,分组评议,用独特视角提出了 “传统传承 + 科技融入”的具体建议。
严梅芬、彭典贵、陈俊吉等区人大代表在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后表示:要不断优化项目推进措施,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城市发展不应该是“非新即旧”的选择题,而是 “古今混搭” 的创意题。
此次活动,是嘉定镇街道创新监督形式、拓宽监督渠道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人大代表与青年儿童、大学生的共同参与,不仅对为民办实事项目进行了有效监督,更激发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民生事业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