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我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本镇 2014 年财政预算执行和 2015 年财政预算(草案)情况,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各单位、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自身转型发展的双重挑战,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统筹推进“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进一步加强财政收支管理,不断创新财政监管举措,全力保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圆满完成了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
(一)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4年,全镇财政总收入完成264242万元,比上年下降13.8%,完成调整预算的100.5%;全镇镇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6544万元,加上区财政与本镇结算的各项补助收入16317万元,预算内完成镇级财力82861万元,比上年下降29.3%,完成调整预算的101.3%,加上预算外收入54524万元,合计全镇镇级财政收入为137385万元。全镇镇级财政支出116336万元,比上年下降13.3%,完成调整预算的97%,其中:预算内支出81202万元,比上年下降28%,;预算外支出35134万元,比上年增长64.5%。当年度收支结余21049万元,累计滚存结余为47302万元,其中:预算内滚存结余13016万元,预算外滚存结余34286万元。
(二)全镇专用基金收支执行情况
2014年,全镇专用基金收入完成18994万元,专用基金支出完成12532万元,当年度收支结余6462万元,累计滚存结余为8708万元。
(三)预算执行的主要情况
1、积极应对房产税收滑坡,财政收入好于预期
2014年,紧紧围绕年初收入预算目标,积极应对房产税收下滑不利影响,加强税收筹划和征管,加大经济转型力度,不断调整财源结构,全镇财政收入呈现三个特点:一是房产税收大幅下滑,影响巨大。受房地产阶段性项目减少影响,房产企业税收加速下滑,全年仅入库税收5.07亿元,较上年减少7.37亿元,同比下降60%,断崖式的下降,给财政带来巨大压力。二是实体经济发展稳健,增幅明显。在“强二进三”产业政策的促进下,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非房产税收发展喜人,实体经济贡献税收21.3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全区平均增速高2个百分点。三是财政自筹举措得力,成效显著。一方面,通过积极与市区主管部门协调,争取大居转移支付资金1.77亿元、人口导入经费0.35亿元,“四高小区”动迁安置房源差价补贴0.5亿元;另一方面,尽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收缴各预算单位财政结余资金1.1亿元。财政自筹总计完成3.88亿元,较上年增长160.4%。通过上述举措,2014年全镇财政收入完成13.74亿元,比年初预算增长2.84亿元,完成情况好于预期。
2、积极推动社会事业发展,民生品质有效提升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导向,以惠及民生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提高民众生活品质。一是助力科技事业发展。安排科技经费支出2229万元,重点用于培育科技企业,加大科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建设智慧社区生活服务中心,提高社区服务能力。二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安排教育经费支出14535万元,教育投入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相匹配,主要用于支持教育经费统筹改革,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三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安排文化和体育支出1568万元,主要用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丰富群众文体活动,加大对沈家祠堂等历史文物保护,培育以上海书画院为代表的“文化江桥”品牌,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四是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安排医疗卫生支出5754万元,主要用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落实公共卫生经费和社区卫生中心运营补贴,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五是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541万元,主要用于落实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推进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各项社会救助救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统筹管理,提高社区事务受理服务水平。
3、积极推进城市转型建设,城镇功能有效提质
不断加强对市政环境、综治管理、农林水利的财政支持,促进江桥“宜居宜业”发展,提高城镇服务品质。一是支持市政环境优化。安排市政建设、城管卫生支出7139万元,用于市政道路维修、市容绿化种植、生活垃圾处置、公益卫生保洁,提高城镇文明指数,有力巩固国家卫生镇、生态文明镇的创建工作。二是支持综治安全管理。安排社会综治和公共安全支出3471万元,用于完善综治中心建设、加大街面监控力度,构建综治信息系统,强化镇村联勤作用,实施城市网格管理,开展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安全专项治理,推进地方平安建设。三是支持支农惠农举措。安排农林水利事务支出3296万元,用于加大扶持村级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改造、防汛排涝维护、菜田建设改造、林地基建投入。
4、积极落实财政改革举措,资金效益有效提升
围绕加快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构建公共财政规范管理体系。一是全面实施单一账户改革。制定国库单一账户改革实施细则,规范预算单位银行账户设置,严格财政资金拨付流程,有效汇集财政资金、防止资金沉淀。二是积极实施财政绩效评价制度。开展了水系沟通专项、街面监控设备、旧小区综合改造等6个财政绩效评价项目,涉及市区镇三级财政资金1.2亿元,取得预定绩效目标,提升财政资金效益。三是加大政府采购和公务卡执行力度。严格按照区府采购目录执行货物、工程、服务三类项目,规范政府采购流程、手续;严格执行公务卡使用考核制度,提高部门公务卡使用率。四是强化“三公”经费的管理。进一步完善财务审批制度,强化“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全镇“三公”经费支出较去年同比下降43.4%。五是着力提高财政运行透明度。全面推行财政预决算公开制度,增加部门预算、三公经费、财政专项信息公开的范围和层次,透明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财政行为的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经过全镇共同努力,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过程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政收入下行压力较大。由于我镇区域经济发展还处在调整期,新兴的现代服务业等经济收入增长点尚未全面发力,财政收入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二是财政支出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相对不容乐观的财政收入,科教文卫等民生事业支出的刚性需求不断增长,城镇转型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项目急需大量财力支持,财政支出压力愈加突出,收支矛盾不断加剧,财政保障的重点及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三是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编制不够精准,财务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的衔接尚显不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仍需提高。这些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必须通过积极实施财政改革、创新工作方法、严格预算管理等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引领下,紧紧围绕全镇“三二一”发展战略,按照推进“经济转型提速、城市功能提质、社会治理提效、干部作风提升,加快建设与虹桥商务区相匹配的北虹桥商务区”的发展总目标,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为要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促进财政收入来源建设;以把握发展新定位为指引,推动民生持续改善,提升城镇生活品质,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以执行新预算法为依据,贯彻财政改革举措,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财政监管体系建设,促进实现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根据全镇经济预期发展目标,以及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支出的要求,编制2015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收支预算情况
2015年,全镇财政总收入预算2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75100万元,加上区财政与本镇结算的各项补助收入15900万元,预算内完成镇级财力91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加上预算外收入28606万元,合计全镇镇级财政收入为119606万元。全镇镇级财政支出预算 14107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其中:预算内支出预算9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1.9%,预算外支出预算42073万元,比上年增长19.7%。当年度使用历年结余21466万元,累计滚存结余为25835万元,其中:预算内滚存结余5016万元,预算外滚存结余20819万元。
(二)全镇专用基金收支预算
2015年,全镇专用基金收入预算8088万元,专用基金支出预算9436万元,当年度使用历年结余1348万元,累计滚存结余为7360万元。
(三)预算草案主要考虑
1、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预算
2015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预算75100万元,比上年增长12.8%,主要是通过对于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调查摸底,认真分析财政收入增长趋势,充分考虑各项因素得出的,其中的主要因素是以下两项:
一是通过调结构、促转型,江桥工商业上升发展势头健康稳定,预计税收完成23.5亿元,贡献增幅在10%左右。
二是江桥房产项目通过周期性发展调整,预计税收完成6亿元,贡献增幅在20%左右。
2、2015年财政支出预算
根据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外收入及各项上级补助所能提供的财力,按照“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优化结构、收支平衡”的原则,2015年全镇财政支出预算141073万元,比上年增长21.2%。
一是继续促进经济增长,保证城镇发展稳步推进。优化企业扶持政策,支持科技、文化创新的政策导向,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资金,推进园区二次开发,加快城镇市政建设。
二是重点支持民生投入,保障社会管理有效开展。以教育、医疗卫生、三农、就业等民生事业为先,确保投入与财力相匹配的资金;以社区管理、联勤网格管理为重,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三是坚持厉行勤俭节约,不断加强公务支出管理。严控会务、接待、考察等八项规定支出,强化政府采购和公务卡支付管理,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全面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
根据201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做好财源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经济转型,外引税源,内盘存量,做好财源统筹建设。一是重视规划编制,着眼长远预期。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江桥总规、北虹之星、金宝园区等规划编制,为中长期财源建设指明方向。二是重视园区升级,激发产税潜能。重点推动三大园区转型升级发展,支持亿达江桥商务园等互联网、文创、金融产业园建设,促进1+4主导产业集聚,培育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提高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能级,增强园区出税效果。三是重视土地出让,盘活财政存量。加快江桥现有储备地块出让速度,尽早回笼出让分成资金;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盘活财政专项结余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四是重视收入征管,完善税源管理。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水平,确保全年财政总收入均衡入库、应收尽收。
(二)加强社会事业发展,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围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深入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严格执行我区教育经费镇级投入和区级统筹相结合的改革举措,确保教育投入与财政经常性收入相匹配,进一步开展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民办教育扶持力度,完善财政投入机制。二是积极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促进就业创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围绕落实公平可持续的社保制度,实施财政支持;贯彻实施城镇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救助贫困家庭;进一步落实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三是继续支持深化基层医卫机构综合改革。启动江桥二级医院建设项目,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加强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促进健康城市建设。四是着力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围绕推进江桥文化城市建设,加大财政文化投入力度,推动文化资源整合和统筹利用;支持群众性、公益性文化活动,增强文创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五是大力支持和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大社会管理支持力度,加强以食药安全监管、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防控为重点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三)加速推进财政改革,提高财政运行质量
一是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对政府性收支的全面管理,加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公开内容,扩大公开范围。二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做好预算执行。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全面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健全绩效管理机制,强化评价结果应用。三是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加强政府性债务的财政预算管理,化解存量,规范新增,建立稳定的偿债机制,提高防范政府性债务风险的能力和水平。
(四)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规范财政运行机制
一是强化联合监管,开展专项审评工作。加强人大对预算编制执行的评议、审查,强化纪检、审计、财政等部门的联合监管,严肃违规行为的处理和整改。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严肃执行财经纪律。重点完善公务支出管理办法,严格使用和审批手续,形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杜绝违规的长效机制。三是强化采购监督,规范财政支付行为。深化政府采购举措,扩大范围和规模,严格执行目录管理,进一步加大服务类项目采购力度,规范招投标手续及财政直付行为,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各位代表,2015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我镇财政预算收支和管理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我们将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不断推进财政改革发展,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为努力实现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江桥镇人民政府财政所 匡庆华
2015年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