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受南翔镇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本镇201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14年预算执行情况
2014年,在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指导下,财政部门紧扣“改革抓攻坚、创新出亮点、转型见成效”工作主题,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区的目标,以“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线,着力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重点保障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不断完善民生保障机制,深入推进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提升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圆满完成了镇人大十八届三次会议确定的财政目标和任务。
(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2014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50279万元,比上年500009万元增加50270万元,增长10%,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增值税212500万元、营业税97000万元、企业所得税113048万元、个人所得税58734万元、其他各税68997万元。
(二)镇级财政收支执行情况
2014年镇级财政收入实现182851万元,比上年164073万元增加18778万元,增长11.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其中税收分成收入159576万元、财税体制返回基数15353万元、各项补助收入7922万元。镇级财政支出178322万元,比上年169079万元增加9243万元,增长5.5%,完成调整预算的97.7%;其中公共财政支出147187万元、各项上解支出31135万元。当年公共财政收支结余4529万元,滚存结余8007万元。
需要说明的是:
1、上述镇级财政收支决算仅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包括税收分成和补助收入,支出包括公共财政支出和上解支出,2015年年初预算建议数同口径编制。
2、受财力结算时间限制,上述镇级财政收入暂按调整预算数(预计超收),实际收入数将在财政决算公开信息中予以公布,并对差异情况进行说明。
(三)2014年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情况
1、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在调整结构中实现稳定增长
始终坚持转型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地区经济升级版,财税增收基础更加稳固。
培育扶持强根基。积极发挥财税杠杆作用,认真落实各项结构性减税政策,拨付“营改增”过渡性财政扶持资金376万元,减免高新技术企业税收765万元。实施重点骨干在地型企业“一企一策”培育扶持策略和“小巨人”计划,积极引导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协助79家企业完成上海名牌、上海著名商标、国家重点新产品等各级各类项目申报。大力支持重点优势企业进入市场直接融资,“游族科技”完成借壳上市,“慧朔科技”等11家企业在股交中心挂牌。
产业引导添活力。坚持以平台建设带动产业升级转型,以产业招商储备发展后劲。银南翔文化商务区加快建设,中小企业总部集聚区形象初显;南翔智地成功引进国内首个智能硬件产业基地,孵化器效应逐步显现;南翔游戏产业园集聚游族、三七玩等游戏企业200多家,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发展形态基本形成;各经济城大力引进互联网金融、网络游戏、文化创意、科技传媒、文化信息等新兴产业,为保持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增添后劲。当年引进外资项目40个,合同外资4亿美元,到位资金3700万美元;新增注册户数5600户,新增注册资本263亿元。
转型发展拓空间。坚持以就地改造提升产业能级,以劣势淘汰拓展发展空间。围绕“总部研发、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成功引入上海国际时尚传媒中心项目,南翔工业区“二次开发”升级改造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坚定不移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全年淘汰劣势企业29家,盘活土地近300亩,转型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
2、加速城市建设步伐,在展示形象中注重提升品质
始终坚持“三高建设”(高起点、高品质、高速度)标准,不断优化空间布局,持续完善城市功能,科学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市综合能级进一步提升。
完善城市配套。加快城市综合配套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有力提升城市承载力。留云幼儿园、新镇区邻里中心、东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陈翔路水库、南翔污水厂等城市先导性基建项目加快实施,路网建设和公交运营优化调整同步推进。
优化城市功能。坚持规划先行,依托重大项目带动,促进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协调发展。产业项目和服务配套同步建设,玉宏、绿地等总部项目相继开工,南翔假日酒店、绿茵商业中心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加快建设,南翔文化艺术中心、邻里中心等公益性基建项目稳步推进。历史风貌景区恢复与生态景观建设同步推进,鹤槎山香雪庵历史风貌区保护改造工程完工在即,银翔湖公园二期工程如期完成。商务汇聚、总部集聚、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型城区形象进一步展现。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完成村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资产增值、资金增效、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村“三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稳步推进村组撤制和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工作,有序开展家庭农场试点工作,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深入研究郊野单元规划实施方案,有效推进大居三期四期、污水处理厂等基地房地征收和南华一村危房搬迁工作,农村城市化建设和老镇区安居工程同步推进。
3、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在财力均衡中确保惠及民生
始终坚持公共财政取向,聚焦群众所需所求,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财政”建设稳步推进。
提升社会保障能力。拨付各类社保补贴、就业补助、社会救助资金7315万元,积极实施农村户籍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补贴实事工程,继续推进“三保衔接”工作,实现退休人员医疗保障全覆盖,全年新增就业岗位2627个;继续加大社会救助力度,实行社会救助“一口上下”运作机制,全年救助11000人次,社会保障财政托底力度持续加大。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拨付教育经费2258万元,着力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继续加大教育基础建设投入,深入推进“三名”教育工程,提升民办随迁子女学校规范办学水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均衡发展。拨付公共医疗卫生经费3072万元,继续扩大诊疗费减免和药品零差率受益人次,推进家庭医生工作全覆盖,深入实施健康社区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巩固国际健康社区创建成果。拨付环卫作业和卫生创建经费5859万元,全面推开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拨付文化体育经费1957万元,“南翔梦想秀”、 “书香南翔、成就梦想”等全民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比赛,努力打造10分钟体育生活圈,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拨付养老、助残经费1551万元,增加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完成南翔福利院和永乐养老院改扩建工程,新增床位160张;扎实推进“阳光食府”、 “生命之光”残疾人文化沙龙等特色助残项目。
完善社会综治体系。加强和创新村居社会管理,扎实推进“两违”、无证无照、群租、居改非整治和物流企业管控等专项工作,切实强化社会顽症治理,村居社会面貌不断改善。拨付社区管理经费2603万元,“镇管社区”内涵不断深化,社会共治、居民自治的社区管理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拨付综治联勤经费4057万元,继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大联勤、城市网格化管理、市民服务热线等工作深度融合,城市综合管理效能不断提升,社会更加平安稳定。
4、加大财政监管力度,在深化改革中实现增加效能
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导向,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管理模式,财政管理效能进一步提高。
规范部门预算管理。全面落实部门预算责任制,调整基本支出定额标准,推行项目库管理,预算编制的完整性、科学性和准确性进一步提高。推行指标控制、额度授权、银行支付、财政清算的预算支出管理模式,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推行部门预算批复制度,制定《南翔镇部门决算批复暂行办法》,部门决算的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当年执行“三公经费”80.62万元,同比下降70%。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财政单一账户改革,制定《南翔镇财政单一账户制度改革实施细则》,发布财政直接支付目录,当年财政集中支付规模达到62766万元。认真开展预算单位银行账户清理工作,当年撤销预算单位银行专户3个。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强化采购预算管理,当年执行采购金额2205万元。深化公务卡制度改革,发布公务卡强制消费目录,当年公务卡消费金额117万元,同比增加27万元,增长30%。稳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工作,制定《南翔镇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公开工作实施细则》,规范部门预算、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信息公开行为。强化支出绩效评价,聚焦预算资金规模大、涉及民生关系密切、社会关注度高、公益性强的项目,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工作,当年完成“德华路幼儿园新建项目”跟踪评价和“综治技防设施建设项目”后评价。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行政单位会计准则》,做好会计科目转换,顺利实现新旧制度平稳过渡和无缝衔接。
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认真做到全面自查不留死角、坚持原则不走过场。继续推行政府性投资项目预审制度,前移监管关口,实施源头控制,当年完成30-200万元财政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预审24个,核减工程预算资金227万元,资金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积极引导企业共享区小微企业财务会计培训咨询基地资源,组织开展财务人员会计继续教育培训,认真做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换证工作,累计换发新证近4100本。
各位代表,2014年财政收入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全面完成了年初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财政运行和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需要着力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受经济增速放缓、结构性减税等因素影响,镇级财政收入增幅趋缓的压力日益加大;二是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范围和方式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引导和放大效应有待进一步拓展;三是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和财政资金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5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紧扣镇党委打造“创新南翔、品质南翔、幸福南翔、人文南翔”工作主题,以“改革、创新、转型”为主线,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经济转型发展;紧紧围绕嘉定按照“二级市”标准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的新目标,着力提升城市能级;严格遵循统筹兼顾和厉行节约原则,着力完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坚持依法科学理财,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结合全镇经济预期增长目标,以及确保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必需支出的要求,编制2015年预算(草案)。
(一)财政总收入安排
2015年财政总收入安排616200万元,比上年550279万元增加65921万元,增长12%。
(二)镇级财政收支安排
2015年镇级财政收入安排201125万元,比上年182851万元增加18274万元,增长10%,其中税收分成收入177850万元、财税体制返回基数15353万元、各项补助收入7922万元。镇级财政支出201125万元,比上年178322万元增加22803万元,增长12.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67930万元、各项上解支出33195万元。当年预算收支平衡。
(三)预算编制的几点说明
1、收入预算编制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预期和税收政策调整因素。
2、支出预算编制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有保有压,主要突出“两个聚焦”:
一是聚焦民生改善。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原则,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达72%,同比增长30110万元,其中:教育投入预安排6186万元,同比增长174%,社会保障和就业预安排9103万元,同比下降9.8%(剔除福利院改扩建、非法养老机构整治等一次性投入,以及联勤人员就业经费2015年起纳入网格化中心安排等因素后同比略有增长);医疗卫生预安排5520万元,同比增长47%;节能环保和农林预安排9902万元,同比增长32%。
二是聚焦转型发展。优先支持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重大项目,带动区域功能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预安排21960万元,城市维护管理及环境整治预安排15980万元,产业平台建设预安排17422万元。
三、全面完成2015年预算任务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圆满完成各项预算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强化财政职能,着力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是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全面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规范财政扶持行为,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作用,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与推进结构调整的平衡。
二是以打造“创造南翔”为目标,加速推进银南翔文化商务区、南翔智地文化创意园、南翔游戏产业园、连锁产业园、互联网金融P2P小额信贷基地、“科技50”智能硬件产业基地、南翔工业区“二次开发”等支撑性产业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大孵化”战略,促进创新创业培育、产学研用合作、产业资本集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加速科技资源与创新要素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嘉定现代产业集聚的新高地、最具经济活力的新板块。
三是以“做强优势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为目标,全力提升产业层次,加快培育总部经济、互联网金融、游戏产业、智能硬件、互联网站、电子商务、体育产业、连锁产业等一批特色产业集群,继续推进“千亿工程”,努力构建“多业并举”的集群发展格局,实现产业高地与高产基地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民生优先,努力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以打造 “品质南翔”为目标,全面融入嘉定以“二级市”标准和要求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加速城市化,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能级,加快功能转型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型城区建设。
二是以打造“幸福南翔”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民生保障长效机制,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教育投入持续增长和投入效益持续提高的机制,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完善卫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和医疗服务水平;重点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加大财政托底保障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丰富文化产品,增强区域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提升法制化管理水平;继续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平安南翔”;继续实施由政府统筹的“集体资产倍增计划”,努力实现资产倍增,经营性物业收益翻番。
三是以打造“人文南翔”为目标,充分挖掘千年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放大人文南翔品牌效应。以上海南翔小笼文化展等重大节庆活动及具有南翔地域特色鲜明的群文节目创作展示南翔文化脉络和文化特色;以“三五”文明集中行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等活动提升城市文明水平。
(三)深化财政改革,全力构建现代财政管理制度
一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集中支付行为,逐步实现资金支付、会计核算、动态监控的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扩大绩效评价范围,着力构建内外结合、部门联动的协同监督机制,逐步实现事前审核、事中监控和事后检查的有机结合;依法推进财政预决算信息和财政政务信息公开,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进一步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原则,规范政府融资举债行为,融资资金纳入预算管理,探索建立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防范财政风险。
二是健全现代财政管理制度。坚持依法财政,根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着力完善镇级财政管理制度,切实做到以制度规范管理,以规范控制风险。建立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常态化机制,清理、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从严控制“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
三是强化财政筹资理财功能。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税收收入和政府非税收入的动态跟踪,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将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镇人大的监督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转变作风、扎实工作,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把南翔建设成为功能转型示范区和现代化新型城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