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机关各科室、各下属单位,各街镇生态环境部门:
《2024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要点》已经局党政班子会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上海市嘉定区生态环境局
2024年2月26日
2024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要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推进美丽嘉定建设的重要一年。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决策部署,区生态环境局2024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全国和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确保细颗粒物(PM2.5)、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地表水国市考断面水质以及主要污染物减排等指标达到市下达的目标任务,全面推进美丽嘉定建设,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型城市。
一、高站位强化政治责任担当
1.加强政治思想建设。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六责联动机制,教育引导全系统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十二届市委四次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更加扎实地把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中国、美丽上海建设、污染防治攻坚战、长三角区域联保共治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实处。
2.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强化中心组理论学习,扎实开展基层支部跟学联学,不断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常态化开展调研走访,坚持出实招求实效,加大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力度,切实把主题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推动推动工作、改进作风的强大动力。
3.深化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区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集中性纪律教育,严格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定不移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深入排查生态环境各领域廉政风险点,研究制定“四责协同”责任项目清单,压实各级领导干部管党治党责任。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严厉打击违规吃喝等问题,开展双月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强化以案释纪,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强化铁军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干部梯队建设和培养使用计划,做好年轻干部挂职锻炼和交流轮岗。夯实人才基础,通过实施行政执法“责任田”、开展技术大比武及案卷讲评学等活动,强化执法、监测等骨干人才培育培养。加强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团组织的自身优势和组织活力,助推和保障生态环境各领域工作。根据上级部署,做好各项评优评先工作,强化典型示范效应。
5.抓好督察整改责任落实。持续发挥区督察整改办协调推进职能,不断推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及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加快推进尚未完成事项整改,严格落实整改工作的调度和销项,常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专项复核。做好新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后续整改工作,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攻坚行动。
二、高起点谋划美丽嘉定建设
6.加快构建美丽嘉定建设体系。编制《全面推进美丽嘉定建设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构建美丽嘉定建设实施体系,启动实施各项建设任务。启动美丽嘉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各相关单位同步开展“美丽系列”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嘉定区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和主要指标。
三、高水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7.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全面实施新一轮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及臭氧、柴油货车治理坚2个专项行动,推动PM2.5和O3协同治理攻坚,加强VOCs治理设施精细化管理,继续推动新能源非道机械挂牌管理与老旧机械淘汰更新,加强餐饮油烟管理,常态化开展扬尘污染防治,修订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及时更新应急减排清单,保障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8.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滚动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监测、溯源,加强与区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有效衔接,针对问题排口制定“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完成40%问题排口整治销号。
9.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坚持预防为主、风险管控、水土共治,强化土壤源头防控。贯彻落实《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控条例》,密切关注污染地块修复治理进展,完成土壤修复效果评估,及时更新《嘉定区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加强关闭搬迁企业地块土壤污染管控,有效防范土壤环境风险。
10.强化噪声污染防治。落实《上海市“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夜间施工许可管理,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中强化对噪声环境影响的评价,加大协调解决工业噪声扰民问题的力度,完成2023年宁静小区试点建设。
11.强化新污染物治理。完成2024年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工作,开展重点行业新污染物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
12.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抓好农村生活污水监测和监管,聚焦重点区域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跟踪监测和评估,加强生态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全面落实《水产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和《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畜禽污染防治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开展137条村级河道水质监测、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督性抽测。
四、高要求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1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面启动生物多样性调查,系统摸清区域生物多样性家底,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区域强化自然生态保护监管,保障城市生境功能,提升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14.加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力度。积极组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申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
五、高质量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15.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坚持批项目、核总量,落实排污许可与环评制度衔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等制度,扎实做好产业园区“三线一单”和规划环评跟踪评估工作,探索开展产业区域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不断提升我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排污许可等全链条联动成效。
16.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好重大项目落地,强化重大投资项目环评服务保障,落实“工业上楼”、集成电路和生物医药等支持政策,加大对重点行业的扶持力度;健全排污许可质量保障机制,逐步提升企业环保模块的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从源头上把牢产业绿色空间和门槛;积极探索符合我区的生态环境审批领域的优惠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17.深入实施“双碳”战略。统筹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嘉定新城远香湖低碳发展实践区创建各项年度任务,推动近零碳项目落地,积极挖掘各类示范引领项目,加强碳排放管理,着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18.大力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出台嘉定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规划,聚焦工厂、学校、机关、医院等领域常态化开展“无废细胞”创建,争创一批市级“无废细胞”。加大无废城市宣传力度,结合F1、FE等国际赛事,大力打造“无废嘉年华”品牌,将汽车文化与无废理念充分融合,推动形成全民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19.持续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通过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持续推进我区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市局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六、高标准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20.提升危险废物管理能力。深入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推进危废处置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小微企业、小型医疗机构危废医废收运处置体系,集中开展危废整治提升专项行动。
21.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夯实辐射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各项辐射安全制度与监管职责的落实,强化核与辐射应急的部门协同、区域联动及社会化参与。高质量组织开展辐射安全应急演练。科学合理做好辐射安全管理服务指导,切实保障辐射环境安全。
22.常态化落实环境安全监管。紧盯应急取水口、辐射安全、危险废物和环保设施等领域的环境风险隐患,强化节假日、雨天、夜间等特殊时段的排查整治,落实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的工作要求。加强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及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环境事件。
七、高效能构建环境治理体系
23.强化固定污染源管理。推进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依据开展固定污染源日常监管,根据2024年重点监管名单动态更新我区固定污染源库,对重点监管、一般监管、简易监管对象按要求开展执法检查、监督监测、技术核查等分类监管工作。滚动开展排污许可证常态化质量抽查和执行报告检查,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
24.提升环境执法综合效能.依托行政执法责任田模式,结合行政执法履职评估工作,推行审慎包容差异化执法,一方面严厉打击危险废物非法处置和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行为;另一方面贯彻落实行政处罚免罚规定和执法正面清单,不断提升执法效能。
25.加强社会机构监管。依托社会机构监管系统,以社会机构信用评价等级为基础,持续开展对接受排污单位委托开展自行监测、竣工验收等任务的环境监测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检查,提高现场检查覆盖率,进一步提高社会化服务机构的监测水平和监测质量。
26.加快数字化转型。根据市区两级部署,持续做好生态环境监管“一网统管”和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充分发挥生态环境智慧平台作用,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和数字化监管。加强推进无人机、走航监测、在线监测、卫星图斑等技术应用,不断完善“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网络,打造智慧监管体系。
27.提升信访热线处置质效。针对区域异味和噪声问题强化源头治理和排查预警,聚焦重信重访开展领导带队复核机制,持续推动化解信访积案,做好涉环保项目邻避问题防范与化解,不断提升信访处置满意度。
28.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持续开展各类环保设施开放和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办好六五环境日、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开展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试点,积极践行环境保护责任,推进多元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建设。
八、高维度打造联治共保格局
29.深化共保联治和对口合作。开展跨界水体、空气质量的协同治理,不断完善嘉昆太区域环境空气和地表水自动监测主要站点数据对接共享,实施三地联合执法、交叉执法等,探索“三统一”制度(生态环境标准统一、环境监测统一、环境监管执法统一)在三地落地见效。深化与福建三明等地生态环境领域合作,加强项目和政策对接,积极探索优势互补、协同并进的合作路径。
2024006关于印发《2024年嘉定区生态环境局工作要点》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