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防病提示
发布日期:2025-06-30 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次数:

7月,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蚊虫滋生和细菌增殖,蚊媒传染病食源性疾病、夏秋季肠道传染病等也进入高发季节,随着酷暑来临,还需警惕高温中暑。因此,建议广大民众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蚊灭蚊,注意饮食卫生,多病共防

(一) 蚊媒传染病

我区历年蚊虫监测数据显示,5-10月是蚊虫活动的高峰季节7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加,蚊虫进入孳生与繁殖活跃期,利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传播。尤其是登革热的主要输入均已进入流行季节

建议市民出境旅游或公务,关注目的地蚊媒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防蚊、灭蚊工作: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在皮肤裸露部位涂抹驱蚊剂等;室内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居家环境需翻盘倒罐清积水,消灭蚊子的孳生地,保持清洁;从蚊媒传染病流行地区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热等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并告知医生相关旅行史或蚊虫暴露史。

(二) 夏秋季肠道传染病

7月气温升高,微生物容易滋生繁殖,霍乱、菌痢、伤寒副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容易发生一旦感染会引起腹泻、呕吐等临床症状学校等集体单位还需谨防诺如等肠道病毒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建议广大市民践行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和外出回家后要彻底洗手看护人员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要喝开水,不吃生冷食物,就餐时选择正规餐厅或外卖,剩饭剩菜要完全加热后再食用;学校、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和全日健康巡查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对出现相关症状者要立即临时隔离,及时做好患者呕吐物和/或腹泻物的规范处置,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播。

(三) 高温中暑

根据往年监测数据显示7月是高温中暑病例出现的高峰,高温作业人员、儿童、老年人及工作或劳动强度过大的人发生中暑的风险较高;重症高温中暑病死率较高。

建议广大市民尤其是需要高温作业的人员,留意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警,在炎热天气下采取措施防止中暑避免在湿热的环境下剧烈运动,户外活动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后给自己及孩子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不要将婴幼儿、儿童留在停好的车里;及时补充水分盐分和矿物质,避免喝含咖啡因和酒类等利尿饮品;尽量清淡饮食,少食高油高脂食物;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仁丹、十滴水、风油精等

(四) 食源性疾病

7月天气炎热民众喜食生冷食物,聚餐宵夜人数增加;气温适宜细菌快速繁殖,食物容易腐败变质食源性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建议广大市民购买食品、原材料时选择正规厂家、正规商超,选购包装完好、标识清晰、在保质期内的产品;厨房用具生熟分类,保持食品贮存和加工的场所、器具清洁;蔬菜、水果要清洗、削皮,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烹饪后尽快食用,未吃完的食物应存放在带盖的器皿中或用保鲜膜封住冷藏,冰箱内食物按照熟上生下的方式放置避免生熟接触发现变质及时丢弃;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水产品或肉类等,饭菜要彻底烧熟煮透后再食用;外出就餐和购买外卖食品,应选择正规的餐饮单位;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尽快就医

(五)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 “红眼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眼病。该病潜伏期短,起病急,可通过生活接触快速传播,例如接触患者使用过的毛巾、手帕等物品,或共用眼部化妆品、眼药水等。夏季,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如游泳池、健身房等,易发生传播。

建议个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不与他人共用毛巾、手帕、洗脸盆等个人用品。注意避免接触他人眼部,避免使用未消毒的公用眼部护理工具。一旦发现眼部不适,出现眼红、眼痛、流泪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公共场所如游泳池、浴室和健身房等,要严格执行卫生管理制度,加强公共物品的消毒,确保游泳池水的有效消毒和更换,定期对更衣室、浴室等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家庭中,定期对毛巾、枕巾等用品进行清洗和消毒,若有家庭成员感染,应及时对患者使用过的物品进行单独清洗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来源: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健康监督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