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百日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区相关委办局、新成路街道办事处,嘉定工业区、菊园新区管委会:
现将《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百日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6月16日
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百日行动方案
为贯彻落实市乡村振兴办《关于深入开展本市2022年村庄清洁行动的通知》(沪乡村振兴办〔2022〕7号)要求,结合我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四清三整”专项行动以及区域环境和安全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提升我区农村人居环境,以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庄环境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覆盖、常态化实施以“五清一改”(清垃圾、清搭建、清杂物、清堆物、清张贴、改习惯)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提升农村宅前屋后、河道水系、田间地头、道路两侧、公益林地、公共服务设施环境状况。抓牢疫情防控期间农民群众普遍重视卫生健康的契机,推动村民人居环境意识的提高,为我区乡村振兴创建工作的全覆盖奠定良好基础。
二、行动主题
“疫”路同行 “嘉”乡共建
三、行动内容
(一)“房”
1.整治房屋建筑。拆除各类违章搭建、私搭乱建,宅基地上无“五违”(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违法排污、违法经营、违法居住)情况。整修或拆除严重破损、危及安全、有碍风貌的危旧房屋和残垣断壁,拆除破败、废弃的养殖棚、柴棚,推进空间再利用。村内无屋顶坍塌、结构残缺、墙体严重剥落的房屋建筑。
2.整治非卫生户厕。房前屋后无私设旱厕、小粪缸、无厕屋破旧、环境乱、粪污处置不规范的非卫生厕所。
3.清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清理房前屋后、房屋之间巷道杂草杂物、生产工具、大件垃圾、建筑材料、塑料制品等各类积存垃圾、散落垃圾,清除房前屋后乱张贴、乱涂写。宅前屋后干净整洁,生产生活用品摆放有序。
4.规范家庭养殖。整治家禽散养,取缔各类占路、占河、占田、占林不规范养殖。农户家禽实施圈养,不占用公共空间,养殖规模符合村规民约,棚舍干净整洁,畜禽粪污及时清理。
5.建设美丽庭院。规整农户自留地,有序耕种果蔬作物,打造“小三园”(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作物种植田垄整齐,鼓励绿篱、围栏装饰,色彩温馨、材料乡土、风格统一。
(二)“田”
1.清理农田环境。清理田间地头各类积存垃圾、建筑废弃物和抛荒杂草,拆除各类违规搭建的田间窝棚、看护棚、竹棚管棚等临时搭建物。
2.清理农田沟渠。清理田间沟渠各类障碍物、漂浮物、淤泥、杂草及岸边生产堆物,确保水流通畅不受阻。
3.清理田间道路。清除道路堆物,规范农具摆放,田间道路环境整洁通畅,无垃圾堆放点,无柴草秸杆乱堆乱放现象,道路设施完好,无大面积塌陷。
4.严格废弃物管理。农作物秸秆、瓜果藤蔓等农业废弃物,农药包装废弃物、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及时回收、集中处理,无随意丢弃、堆积。
(三)“水”
1.维护水体环境。清理河道、沟渠、坑塘等河底垃圾和水面漂浮垃圾,清除岸边违章建筑和河道内阻水物。村内河道水系清洁无污染、无黑臭,水流通畅,无违法填堵。
2.维护河岸环境。拆除岸边乱搭乱建,清除各类堆积、散落垃圾,加固坍塌岸坡,维护河岸绿化、栏杆、河长公示牌等设施。河道管理范围内无乱占、乱堆、乱建,无畜禽养殖,无非法渔具网簖,无非法排污口;水系岸坡基本覆绿。
3.加强生活污水设施维护管理。定期检测村内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农户三格化粪池完好情况,开展出水口排查。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转正常,无管网破损、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农户三格化粪池无严重破损。
(四)“路”
1.清理道路环境。排查整治农村公路、村主路沿线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作物垃圾堆点,清理村内各级道路沿线杂草、散落垃圾、塑料垃圾,通村公路、村内道路两侧、绿化带环境整洁,无生活和建筑垃圾倾倒,无长期堆放的农作物秸杆、杂草。
2.维护道路设施。整修严重破损道路、四类五类危桥,移除影响通行安全的占路杆线,维护道路沿线绿化、护栏、标志标牌等设施,清理电杆乱张贴。村内道路设施完好,通行安全有保障。
(五)“林”
1.清理林地环境。整治林地垃圾倾倒,清理林下区域各类积存、散落垃圾,拆除林地私搭乱建、乱堆乱放。
2.加强林地设施管理。加强标识标牌、围栏、绿道、健身步道、游憩设施等维护养护,推进林地空间开放。
(六)“村”
1.整治公共环境。整治村庄内部及周边空闲地、荒草地,开展平整和综合利用,因地制宜种植绿化、果树、村民菜园。整治公共区域乱张贴、非法小广告、牛皮癣,清除废弃宣传标语,村域内广告牌、横幅、招牌规范设置。
2.维护公共设施。加强公共服务场所环境保洁和设施维护,村综合服务中心、卫生室、老年活动室、睦邻点、健身场地、小广场、停车场、口袋公园、花坛、花池等各类场所场地内外,环境整洁、设施完好、功能实现。
3.序化架空杆线。加强农村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三线”维护梳理,治理乱拉线路,清除废旧杆线、冗余盘留线圈,解决“空中蜘蛛网”问题。
4.加强重点区域整治。严格落实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要求,加强公共厕所、村内集市菜场、垃圾收集点环境保洁和设施维护,定期开展消毒消杀。各类重点区域环境清洁、设施完好、标识清晰、使用正常。
四、行动范围
全区9个涉农镇和新成路街道,共计110个行政村。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设立20个区级重点村为拔点目标。
五、行动要求
1.摸清底数,明确重点。各街镇结合日常管理中发现的环境问题,以农村垃圾、厕所、张贴涂写、不规范养殖、河沟污水及在此次疫情防控中隐患和矛盾突出的问题为重点,全面梳理问题清单,高度重视此类问题带来的安全和防疫隐患,做到底数清、重点明。在充分排摸的基础上明确整治点位,分类施策。
2.条块结合,部门联动。各街镇作为属地责任主体,要成立镇级行动专班,具体实施整治工作,用好“啄木鸟”队伍和联勤队伍,形成工作合力。区农业农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水务局、区绿化市容局指导街镇做好相关条线领域内专项整治工作。区农业农村委要会同区城运中心将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纳入全勤网格评价工作指标,并做好联勤队伍的培训工作。
3.严守底线,落实长效。一是严守六条底线,即“人员安全、房屋安全、卫生安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防疫安全”,对于触及底线的问题点位坚决予以整治。二是发挥好“村规民约”这一民间“小宪法”作用,推动村民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变“要我守规”为“我要守规”,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
六、工作机制
1.沟通联系机制。各街镇和职能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和专职联络员,便于沟通联系。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对突出问题分析督办,加强条块互通协作,形成整治合力。
2.工作通报机制。各街镇和相关部门要将整治工作推进情况上报区乡村振兴办,汇总整理后形成工作专报,报区领导。各部门要对整治情况跟踪督办,对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推进不力的镇村,开展约谈提醒,对重点问题点位进行挂牌督办。
3.群众举报机制。各街镇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投诉举报机制,在村组内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
七、行动安排
(一)对标对表,制定方案(6月初至6月中)
各街镇要认真总结分析第一季度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开展情况,对标《2022年度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考核表》,明确镇级重点整治村(区级重点村除外),制定镇级专项行动方案,明确任务分工、行动安排、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确保方案科学可行,并于6月20日前将镇级专项行动方案上报区乡村振兴办。
(二)排摸调查,落实整改(6月中至7月末)
各相关职能部门围绕整治任务,通过情况汇报、实地勘察等方式,按照条线职责范围,认定整治点位,做好整改过程监督检查。各街镇要在完成“四清三整”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回头看,进一步深入开展地毯式的自查排摸,按照“一村一方案”,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开展专项整治自查自纠,做好整改过程的监督检查,并于7月25日前将“一村一方案(清单)”上报区乡村振兴办,做好迎接市级第三方巡查的准备工作。
(三)聚焦重点,拔点攻坚(8月初至8月中)
本次行动专设20个区级拔点目标,均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储备村,各街镇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在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统筹整治力量,拔点攻坚,要按照行动内容做到“应清尽清,应整尽整”,落实问题整改清单实行销项管理,确保全覆盖整治到位。
(四)交叉评比,推优提升(8月中至8月末)
各街镇要在开展全域专项整治基础上,开展镇级检查验收,形成验收报告,包括整改前后比对照片、视频及工作动态、镇级自评等上报区乡村振兴办。区乡村振兴办组织开展区级复查考核(具体另行通知),对整治任务完成情况开展检查,对区级重点点位100%检查,镇级整治点位随机检查,考核结果将作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专项奖补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五)巩固成果,常态长效(9月初至年底)
各街镇和职能部门要对照百日行动认真总结,寻找短板,发现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持续落实整改措施,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巩固整治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第二轮百日行动。同时要将整治成效、可取经验做法、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估,形成专报,报区乡村振兴办,并予以推广学习借鉴。
八、工作要求
(一)提升认识,强化领导。各街镇和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关键少数”引领作用,用好党员先锋示范效应,以党建引领工作推进,从政治站位提升工作认识,从责任履行夯实职责落实,有序高效开展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全面带动专项整治工作纵深推进。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围绕行动主题和内容,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农民群众普遍重视卫生健康的契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倡议书、微广播、政务公开栏、户外宣传栏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深入实施“区区联动”,形成纵向横向“双向联动”,营造出共治共建共管共享的氛围,提升村民责任意识,保障工作长效持久,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整治,人人共享成果,助力提升村容风貌。
(三)总结巩固,优化成果。一是科技赋能。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深化农村人居环境“一网统管”系统升级,相关数据联动联勤网格平台,做到数据实时更新,条块实时联动。二是人员赋能。用好“啄木鸟”和联勤两只队伍,定期开展巡查,及时发现问题,通过信息平台做好闭环处置。三是机制赋能。用好“三长三给”工作机制及“门前三包”责任区制度,进一步引领村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村民自治水平。四是治理赋能。各街镇要根据本次专项整治工作成效,结合区域实际,制定农村人居环境长效常态治理方案,进一步发挥微网格管理作用,跟踪复核,防止问题反复。同时,在房屋管理、人口管理、环境治理、乡村治理等方面探索建立长效治理模式,疏堵结合,推动我区农村人居环境取得新突破。
附件: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百日行动区级重点点位清单
附件:
嘉定区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百日行动
区级重点点位清单
序号 | 街镇 | 行政村 | 整治类别 |
1 | 马陆镇 | 立新村 | 区级 |
2 | 戬浜村 | 区级 | |
3 | 安亭镇 | 星明村 | 区级 |
4 | 许家村 | 区级 | |
5 | 东街村 | 区级 | |
6 | 南翔镇 | 浏翔村 | 区级 |
7 | 徐行镇 | 大石皮村 | 区级 |
8 | 劳动村 | 区级 | |
9 | 小庙村 | 区级 | |
10 | 红星村 | 区级 | |
11 | 外冈镇 | 马门村 | 区级 |
12 | 大陆村 | 区级 | |
13 | 华亭镇 | 华亭村 | 区级 |
14 | 连俊村 | 区级 | |
15 | 塔桥村 | 区级 | |
16 | 唐行村 | 区级 | |
17 | 嘉定工业区 | 陆渡村 | 区级 |
18 | 三里村 | 区级 | |
19 | 娄东村 | 区级 | |
20 | 雨化村 | 区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