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1)深入推进嘉定氢能港、新能港等重点特色园区建设,加快打造氢能、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新高地,汽车“新四化”产业实现总产出104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委)
(2)深入推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广智能网联汽车载人示范应用,继续加大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数据采集与运行监测平台建设升级力度,推进“一镇三片区”开放道路测试。(责任单位:区交通委、汽车城集团)
(3)高质量推进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推进“感存算控”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落地,引进智能传感器产业链领军企业60家以上,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实现总产出32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委)
(4)推动健康医疗产业加速壮大,加快推进全区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内一批重点项目建设,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实现总产出145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委)
(5)加大高品质现代服务业引进力度,推进盘活存量商办楼宇资源,新增1栋标志性、示范性“税收亿元楼”。(责任单位:区商务委)
(6)全面实施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聚焦工业互联网、在线文娱、在线新零售、新型移动出行等重点领域,加快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实现在线新经济经济规模总量达到260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委、区商务委、区交通委、区文化旅游局)
(7)扎实推进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增1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制定我区特色产业园发展专项规划,实现园区内特色产业集聚度达到40%以上,实现营业总收入396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区经委)
(8)全面启动嘉定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积极围绕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智能制造、智能出行与智能网联、智慧医疗等产业领域,加快促进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的融合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60亿元以上。(责任单位:同济大学科技园建设领导小组推进办公室)
(9)扎实推进院地合作“一所一园”“一园一策”试点,聚焦新动能、新产业,加快体系化创新技术策源能力建设,打造成立3个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的科研院所科技园区。(责任单位:区科委)
二、高水平推进新城建设
(10)对标新一轮新城发展任务,开展嘉定新城高水平城市设计,聚焦环境设施二次改造、存量设施功能二次提升、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研发创新产业功能植入,加快打造远香湖中央活动区示范样板。(责任单位:嘉定新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城公司)
(11)扎实推进老城保护开发,完成西门旧改一期地块8产司法征收工作。(责任单位:嘉定镇街道)
(12)加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总体协调和推进,确保重大建设项目按计划推进。(责任单位:区重大办)
(13)确保嘉闵线嘉定段、白银路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启动建设,S7沪崇高速(二期)、临洮路、裕民南路地道建成通车。(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14)确保嘉定新城地区10.54公里架空线入地开工建设。(责任单位:区建管委)
三、全面促进经济企稳回升
(15)强化“基金+基地”、产业链招商,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增产融合作平台对接企业500家,确保新增注册企业4万户以上,其中制造业、商业、服务业新增注册企业数同比增长确保不低于20%。(责任单位:区投资促进中心、区商务委)
(16)围绕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00亿元。(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17)围绕“三个千亿级”产业战略,通过优化指标和评价体系,扩大政策扶持以及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提升国企招商引资工作的质量。(责任单位:区国资委)
(18)深度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加快推动临港嘉定科技城、虹桥新慧总部湾等重点建设,加快推进北虹桥地区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北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办公室)
(19)全面实施江桥北虹桥“城中村”改造,启动幸福村和封浜村等征收腾地及配套安置房基地建设,加快提升北虹桥区域整体形象。(责任单位:北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办公室)
(20)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启动真新“南四块”项目开发。(责任单位:真新街道)
(21)依托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积极推进保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确保保税赛车项目落地运行。(责任单位:综合保税区)
(22)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确保房地产新开工约180万平方米,房地产项目竣工约150万平方米。(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23)加强统计数据应统尽统,重点开展“三个千亿级产业”及“在线新经济”纳统及出数工作。(责任单位:区统计局)
(24)做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责任单位:区统计局)
四、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25)推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的复制推广,加强优质资源整合、基础设施优化配置和社会协同治理,加快打造形成资源互补、互利共赢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26)强化长三角科技资源开放共享,进一步充实科技“双创券”平台共享资源,提升专业化服务,为各类创新主体创造更好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流动环境。(责任单位:区科委)
(27)办好第四届长三角科交会,持续优化“3+365”科技服务体系,实现年技术交易成交总金额达2亿元。(责任单位:区科委)
五、持续深化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建设
(28)全面启动新一轮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指标评估工作。(责任单位:区科委)
(29)优化科技企业“金字塔型”梯次培育机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2000家,新增市级、区级科技小巨人(培育)企业总数20家(次)。(责任单位:区科委)
(30)加快推进“2+N”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与布局,发挥8英寸研发中试线、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平台引领作用,加快自下而上平台培育,不断提升平台核心竞争力,支撑产业技术创新与溢出。(责任单位:区科委)
(31)继续推进区“双高人才”计划,引进培育区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200名左右、团队20个左右。(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六、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32)深化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有效衔接,切实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常态化疫情防控能力。(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33)全面实施产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结合园区转型升级、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等工作,切实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责任单位:区规划资源局、区经委)
(34)探索推进以专业化为导向、以镇为单位的经济小区优化重组改革,切实提高招商针对性和实效性。(责任单位:区经委)
(35)实施高端教育卫生人才引领工程,引进培育国内外教育卫生领域领军人才3名、学科带头人30名、中青年学术骨干300名。(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卫生健康委)
(36)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充分激发“基础支撑、服务保障、战略引导、招商引资”四大国资国企功能作用。(责任单位:区国资委)
(37)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推动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进一步提升区管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责任单位:区国资委)
(38)推进区第一社会福利院“公建民营”改革,在保证机构保基本属性不变的前提下,引入社会力量委托运营管理,减少财政投入,保障机构服务质量水平不降低。(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七、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9)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加快实施北管村、周泾村、毛桥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建设,确保顺利通过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验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40)持续推进“美丽家园”建设,推进至少3个保留保护村创建成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41)建立完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42)推进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确保完成市下达的签约470户农户任务。(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区规划资源局)
(43)完善集体土地和物业租赁监管平台功能,全面实施农村集体组织重大经济事项网上预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委)
(44)继续深化“阳光村务工程”,确保全区村务公开及时、要素全面,民主理财制度落实、程序规范。(责任单位:区地区办)
八、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5)开展生活垃圾清运车辆违规排放垃圾残液治理专项行动,全面规范垃圾清运作业,杜绝垃圾清运车辆违规排放垃圾残液行为。(责任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46)开展机动车辆清洗场站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提升机动车清洗企业管理水平,坚决杜绝占道洗车和洗车污水乱排放现象。(责任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47)开展餐饮项目环境问题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餐饮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杜绝违法排污行为。(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
(48)开展商业综合体雨污混接混排治理专项行动,确保78家商业综合体杜绝错接错排和混接混排现象。(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49)开展国考断面周边污染源整治专项行动,确保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18个地表水市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完成村级河道整治300公里。(责任单位:区河长办)
(50)开展河湖管理养护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河湖管理养护“四定”“十个无”标准要求,确保1379条段重点河湖水质达V类及以上标准。(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51)开展雨污混接混排整治专项行动,实现全区工业企业污水、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消除雨污混接混排现象。(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52)开展规划非保留村庄农村生活污水专项行动,实现规划非保留村庄农户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53)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行动,全面排查整治69座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和农村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及输送系统,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就地处理设施出水水质达到原设计标准。(责任单位:区水务局)
(54)开展港口和船舶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确保全区50家港口经营企业和辖区内运营船舶全面落实污染防治措施。(责任单位:区交通委)
(55)开展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深化整治专项行动,完成前期已梳理上报的852家环保违规企业整改任务,制定并实施两违预防责任制度,坚决防止污染回潮。(责任单位:区生态环境局)
(56)开展工程渣土消纳处置专项行动,按照顶格处罚的原则,严查各类违规运输处置行为,切实形成渣土违规处置常态化监管高压态势。(责任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57)开展道路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加强对市政工程、道路扬尘防治情况监管,实现道路扬尘PM10移动监测年平均浓度持续下降。(责任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58)开展非法加油点整治专项行动,建立完善基层发现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销售成品油的行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59)开展农村公厕治理专项行动,加快农村公厕提标改造,推进农村公厕污水纳管,解决农村公厕普遍存在的环境脏乱差问题和环保污染隐患问题,提升农村地区环境卫生水平。(责任单位:区绿化市容局)
九、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60)推进教育基本建设,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确保9所学校新开工建设或完成施工招标,8所学校建成交付使用。(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61)深入实施“初中强校工程”,推动公办初中办学质量水平明显提升。(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62)推进特色高中建设,深入推进新课程新教材实施,争创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区,培育打造1所学校成为市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实验校。(责任单位:区教育局)
(63)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入实施“市一-嘉定”“瑞金-嘉定”紧密医联体一体化管理,推进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优质。(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64)推进南翔医院、安亭医院、江桥医院3所区域性医疗中心特色专科建设,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能级。(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65)实施中医强基工程,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13个名老中医工作室(流派工作室),不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责任单位:区卫生健康委)
(66)深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通过提高护理质量、加强过程监管、优化经办服务、扩大宣传影响、引导适度发展等措施,实现长护险规范、健康、有序发展。(责任单位:区医疗保障局)
(67)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启动嘉定孔庙、法华塔、西大街厚德堂、崇德堂、高氏住宅、西溪草堂、王敬铭住宅、娄塘印氏住宅、大东街张氏住宅等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修缮工作。(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嘉定镇街道、嘉定工业区、住房集团)
(68)积极推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引进举办国际级及以上赛事2项。(责任单位:区体育局)
(69)持续做好就业帮扶,加强被征地人员、长期失业青年、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分级分类就业指导,确保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70)加快提升社区养老服务功能,大力开展智慧养老服务,实现“e嘉乐”项目全区服务量不少于20万人次。(责任单位:区民政局)
(71)扎实推进市属保障房及配套道路建设,确保顺利交付市属保障房项目9个,新开工市政道路5条、竣工3条。(责任单位:区大居办)
(72)统筹推进区属保障房建设,确保新开工区属征收安置房项目5个,竣工交付10个。(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73)推进非旧改地块无卫生设施改造,确保完成1000套以上老旧住房改造任务。(责任单位:区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
(74)对标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标准,推进全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标准化、规范化、高效化建设,实现服务体系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转变。(责任单位:区退役军人局)
(75)加强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力度,切实增强退役军人的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责任单位:区退役军人局)
(76)继续实施产业扶贫、社会公益扶贫等专项行动,有效助力对口地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单位:区合作交流办)
十、加快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
(77)加强政务大数据资源归集、共享、集成、开发、利用,推进区新型电子政务外网和大数据资源分平台建设,全面归集本区各级行政机关和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事业单位的公共数据,加速推进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数字化转型。(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
(78)全面梳理区内政务服务事项,分析企业群众高频办事事项,制定“一件事”办事流程与办事指南,新增高频“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根据市级技术标准实现区级系统开发,不断扩大“一件事”服务覆盖面。(责任单位:区审改办、区行政服务中心)
(79)深化行政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动“一网通办”向社区落地延伸,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统一规范、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实现窗口办事满意度进一步提升。(责任单位:区行政服务中心)
(80)推进“15分钟社区综合服务圈”建设,推广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构建标准化建设体系,做实街镇与村居之间的片区网格改革,全面构建“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优服”三网融合的“社区综合服务圈”。(责任单位:区地区办)
(81)围绕基层社会治理实际需求,持续优化三级城运体系建设,加强城市运行预警、预判、预测能力,助力提升城市治理数字化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区城运中心)
(82)推动智慧公安区级节点算力资源提升,因地制宜开发完善街镇节点、居村节点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大脑嘉定三级架构,持续汇聚数据、丰富应用场景、强化实战赋能。(责任单位:公安嘉定分局)
(83)推进城市部件“二维码”标注管理,实现全要素数字化图上标注,推动嘉定治理数字化。(责任单位:公安嘉定分局)
(84)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平安嘉定建设。(责任单位:公安嘉定分局)
(85)全面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围绕2个专题和9个重点行业领域,贯彻落实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切实提升全区本质安全水平。(责任单位:区安委办)
十一、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86)全力做好第二轮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切实从源头上减少违法行政行为,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公信力。(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87)落实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各项要求,提升行政复议专业化、规范化水平。(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88)指导、监督各单位全面落实《上海市行政应诉工作规定》,组织开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旁听、讲评活动,进一步提升本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责任单位:区司法局)
(89)全面实施事中事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跨部门联合监管,实现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90)深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拓展信用应用范围,持续营造诚信社会氛围。(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十二、加强政府效能建设
(91)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统筹管理,严格执行区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库梯队管理机制,全面实行动态管理、滚动实施、梯度推进,不断提升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系统性、计划性和规范性。(责任单位:区发改委)
(92)建立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协同理财机制,加强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管理。(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93)优化预算调整、调剂内容和程序,提高预算调整、调剂编审科学性、规范性。(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94)全面落实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全覆盖,扎实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审计局)
(95)全面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着力破解整改不到位和“屡审屡犯”问题。(责任单位:区审计局)
(96)全面加强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审计监督,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提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透明度。(责任单位:区审计局)
(97)加强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责任单位:区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