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定新城(马陆镇)励学路3号桥西侧,丰饶路169号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内,一座花岗石平桥静卧河面。此桥名为“玉虹桥”,亦名“长桥”,全长22米,宽1.24米,属于五跨平石桥。2009年7月,玉虹桥成为区级登记不可移动文物,2016年6月,玉虹桥成为嘉定区文物保护点。
图:玉虹桥全貌 甘建华摄于2021年
追溯历史
曾任嘉定文化局局长的赵春华在《玉虹桥》一文中写道:区博物馆金蓉反映,我们今天去踏勘时,遇到一位工人,接到施工队负责人电话后,他正准备拆掉玉虹桥。我们立刻上前阻止,说“请你们赶紧通知相关部门,这里已经是文物保护点了”。
2010年5月1 9日,天刚透亮,赵春华就去寻找玉虹桥了。走到桥上后他发现,每跨有3条花岗石组成,有一跨中间一条石毁,其余均完好,但北端两跨坍掉,很有可能那些桥石沉在河底。当他走到中间一跨,低头细看,在凿出的3个圆形中,“玉虹桥”3个字清晰可见。
图:历史资料图
玉虹桥为何时建造?清嘉庆十二年(1807)的《石冈广福合志》有载:跨长桥港,周遭为放生河,知县马会云勒碑,苏州府教授俞昌言有记。但语焉不详。 据《嘉定县志》今译本和《石冈广福合志》中记载,玉虹桥诞生于清康乾期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嘉定县志》今译本中记载道:“玉虹桥,在张二十七图,俗名长桥,附近一带作放生河。知县马云会勒碑,现在碑毁桥存。”然而,据记载,知县马云会是在康熙十六年(即1678年)到任的,在嘉定任职5年,由此则可以推测,康熙年间便有了玉虹桥。至于桥额上“乾隆陆年”(即1741年)的记载,或许是修建或重建的日子,这有待专业研究人员进一步考证。
图:嘉定区文物保护点玉虹桥 顾姚星摄于2021年
俗名烙印
马陆之古桥,若以建于清代末期为标准,各式桥梁有上百座之数。清代封导源《马陆志》中记载有“辉罗桥,宋时建”,这是见诸记载最早的桥梁,但它的位置影踪,已杳无可寻。到元代,有兴福桥和俞杜桥。兴福桥跨横沥,在公孙泾南,石冈门集镇之东,故亦有称为石冈门桥者,然而封导源《马陆志》认为“县志作石冈门桥误”。其实嘉定境内稍具规模的古桥,都是“双名制”,有一个刻在桥上的正式名称,还有一个老百姓日常称呼的俗名,正名一般比较雅训,俗名大多以周围环境位置或桥梁特式随口称呼,约定俗成,附近居民妇孺皆知。“玉虹桥”亦是如此。
图注:玉虹桥侧面 甘建华摄于2021年
“玉虹、彩虹”是表达桥的雄伟壮丽,古代经常将虹引申为桥。嘉定新城(马陆镇)居民沈永泉在《玉虹桥啊,玉虹桥》中写道:“玉虹桥”是它的正名、大名,而“长桥”则是它的俗名、小名。因为叫长桥,下面的河道就叫长桥江,旁边的寺庙叫长桥庙,小学叫长桥小学,附近的生产队过去叫长桥生产队,后来叫长桥村民小组。
图:玉虹桥桥面 甘建华摄于2021年
赵春华回忆说,童年时,长辈经常牵着他,走过长桥去南面的村宅走亲戚。在回乡务农的岁月里,他们经常摇着农船在长桥下面通过,经杨树明江、东马陆塘去漳浦供销社交售棉花或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有时还途经广福去大场、江湾割草运肥。
图:玉虹桥中跨 顾姚星摄于2021年
温馨提示:因玉虹桥现被列入嘉定区文物保护点,且所在位置位于进联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厂区内,游客前往需与企业方预约。
作者: 通讯员顾姚星
编辑: 徐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