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居住在嘉定的程嘉燧,唐时升,李流芳,娄坚各以诗文书画蜚声海内,人称“嘉定四先生”。
程嘉燧,(1565-1643)〔明〕画家。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晚年皈依佛教,释名海能。休宁(今属安徽)人,初寓杭州后居嘉定(今属上海市),晚居虞山(今江苏常熟),崇祯十四年(1641)还休宁,归老于歙。工诗,兼精音律,善制松烟黑墨。少年科举不成曾学剑,后刻意读书,极为钱谦益推重。其论诗主张先立人格,再立诗格,反对前后七子摹拟之风,当时被人称为“一代宗主”、“晚明一大家”。亦工山水,宗倪瓒、黄公望,画花卉沉静恬淡,格韵并胜,笔墨枯淡,偏于闲静。与李永昌属天都派,亦为新安派先驱,吴梅村把他称为“画中九友之一”,与同里唐时升、娄坚称“练川三老”,与李流芳为诗画友,后人把他与唐时升、娄坚、李流芳合称“嘉定四先生”。
唐时升,(1551~1636)字叔达,嘉定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年,卒于思宗崇祯九年,长寿,八十六岁无病而终。
唐时升通达世务,性情豁达。早年拜于归有光门下,学习诗文,有诗名,但二十多岁就弃去举子业。在家专门研究古学。他家境贫寒,但乐于助人,人们都称他 “好施与”。他将金钱官名看得很淡,自己在家种菜、耕耘田园,过着陶渊明般清贫但怡然自得的生活。唐时升与娄坚、程嘉燧都是归有光的门下弟子,文章很得归氏清雅恬淡气韵。晚年的唐时升闭门谢酒,“味庄列之微言,以养生尽年”,他与娄坚、程嘉燧常常一起布衣杖屦,外出游玩,谈诗论文,意气扬扬。一起出游的人都说他们象是古代的学人,不染尘俗有仙人的气韵,称他们为“练川三老”。
李流芳,(1575-1629)〔明〕字长蘅,一字茂宰,号檀园、香海、泡庵,晚号慎娱居士、泡庵道人。歙县(今属安徽)人,侨居嘉定(今属上海市)。万历三十四年(1606)举孝廉,为人耿直,诗风清新自然,文品为士林翘楚,魏忠贤建生祠不往拜,与人云:“拜,一时事,不拜,千古事。”与娄坚、程嘉燧等合称“嘉定四先生”。擅画山水,好吴镇、黄公望,出入宋元,逸气飞动,笔墨苍劲清标,墨气淋漓,有“分云裂石”之势。写生亦有别趣。吴伟业称其为“画中九友”之一。尝语钱牧斋“精舍轻舟,晴窗净几,看孟阳吟诗作画,此吾生平第一快事。”牧斋曰:“吾却有二快,兼看兄与孟阳耳。”工书,法苏东坡,又精篆刻,与何雪渔齐名。传世作品有万历四十八年(1620)作《溪山林屋图》轴,现藏南京博物院;天启元年(1621)作《书画合册》(八页)及《吴中十景图册》现藏上海博物馆;二年作《仿董源山水图》轴藏故宫博物院;四年作《仿黄公望山水图》轴藏中国美术馆;天启六年(1626)作《松荫观泉图》轴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崇祯元年(1628)作《山水图》(一名《山居读易图》)藏安徽省博物馆。著有《檀园集》《西湖卧游图题跋》等。
娄坚,(一五六七至一六三一)字子柔,嘉定(今属上海市)人。经明行修,学者推为大师。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贡于春官,不仕而归。工行楷,书法妙天下。风日晴美,笔墨精良,方欣然染翰,不受促追。卒年六十五。《列朝诗集》
“嘉定四先生”诗文成就突出,现代学者施蛰存称为“晚明最后一个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