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光同尘/历史长河中的嘉定人·浦洁修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灿烂的历史长河中,女性却一直是被压迫的对象,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一直牢牢被固化在“三纲五常”、“夫为妻纲”之类的封建礼教观念中,被束缚在“得意一人,是谓永毕,失意一人,是谓永讫”的男性中心观中,女子一生都为男子的附庸,视听言动,不容或离。然而人有男女,未有轩轾。
浦洁修、浦熙修、浦安修“浦氏三姐妹”以她们实际的行动与自身女性身份相抗争,她们身上所散发的独立、坚韧、勇敢、自强的精神,历经岁月的洗涤,生生不息,时至今日,依旧激励着当代女性。刹那芳华,却永恒绽放在历史泛黄的纸页上。
浦洁修(1907—2000年),女,字逸清,著名化学家,政治活动家。幼年就读于嘉定企云小学,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1932年前往德国留学,1937年读完研究生课程,获特许工程师证书回国。1945年当选为中国妇女联谊会理事。1946年参加民主建国会。解放后,历任北京市妇联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主任委员、北京市粮食局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等职。
△浦洁修
浦氏家族世代居住于嘉定城南孔庙附近的永康桥。三姐妹的父亲浦友梧是个读书人,清代末年毕业于南京商业专科学堂,后供职于北洋政府交通部。母亲黄氏终年在家操持家务。大姐洁修出生于1907年。1917年,浦氏全家迁到北平。六口之家,全靠父亲的微薄薪水度日,只能维持温饱水平。而且父母认为女孩上学无用,为此她高中毕业后便中止学业,到一所教会小学教书。
△浦氏全家于20世纪20年代合影,后排左一为浦洁修
浦洁修受科教兴国思想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在教书之余,瞒着父母,偷偷报考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公费生。被北师大化学系录取后,洁修一边教书挣钱,一边完成了学业,可见其吃苦与刻苦。大学毕业后,慈母病故,父亲去南京工作,浦洁修挑起了照顾弟妹的重担。她先后在三四所学校同时任教,晚上挑灯夜作,精心备课,白天四处奔劳,因材施教,希望为国家多培养有用人才。
1932年,洁修用自己教书攒下的钱,远渡重洋到德国去留学。与大学同学杜春宴在异国他乡重逢,结下白首之盟。怀着振兴祖国的心愿,夫妻二人孜孜不倦学习。因家庭生活拮据,靠半工半读完成学业。1937年,杜春宴获博士学位,洁修也获得特许工程师证书。夫妇俩满怀报效祖国的热切希望。那时,遥远的祖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呻吟。浦洁修于1937年乘海轮回国,任北平中国学院化学系主任、教授。
“七·七事变”爆发后,浦洁修于1938年到重庆,在迁到重庆的武昌中华大学执教,后来在大同制革厂、益民织造厂任厂长、工程师。她作为“东北救亡总会”的成员,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研制生产抗战急需的防雨布等物资,支持抗日前线。她还以合法身份为掩护,帮助一些共产党员向解放区及香港安全撤离,并将重要出版物存放在家中。
1941年“皖南事变”后,在中共南方局妇委会的领导下,她积极投身于争取民主自由的妇女运动,参加了由宋庆龄、邓颖超等人发起成立的中国妇女联谊会,当选为理事,参与组织重庆各界妇女开展反对内战、坚持抗战、争取民主和妇女权益的一系列革命活动。1945年8月,毛泽东同志到重庆参加国共和谈,她受到毛泽东同志的接见,亲耳聆听了毛泽东同志讲话,深受鼓舞,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
1946年,浦洁修回到北平,在经济部工业实验所从事科研工作,任振北制革股份公司经理兼工程师。为组织北平妇女界进步力量开展革命活动,她和刘清扬、齐笑尘等一起,发起筹建中国妇女联谊会北平分会,任常务理事,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的斗争。1946年12月,震惊全国的美国士兵强奸中国女大学生沈崇事件发生后,为抗议美军的暴行,她和北平学生一起参加抗议活动,并以中国妇女联谊会北平分会和北平民盟支部等七个团体的名义,联合发出《北平市各界抗议美军兽行宣言》。
北平和平解放前夕,她利用振北制革股份公司经理的合法身份,将公司的重要物资妥善保存,完好无损地交回到人民手中,保护了民族工业。她冒着风险,将号召各界坚持生产、迎接解放的《告全市人民书》送到《新民报》报社印刷,并亲自取回,秘密散发,为迎接北平和平解放做出积极贡献。
新中国成立以后,她满怀热情地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浦洁修辞去振北制革公司经理的职务,并把公司分给她的六千五百多元钱全部捐献给了福利基金会。她先后担任北京市工商联主席、北京市妇联副主席、北京市粮食局局长、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民建中央副主席、民建北京市委主任委员等职务。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日起,连任数届全国人大代表。
△信件往来
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洁修半个世纪的心愿。早在北平和平解放之际,她便向党提出过请求。由于她已是较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所以当时的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徐冰感到事关重大,便去请示周恩来。周总理从统一战线工作的大局考虑,建议还是让她留在党外,在民主党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洁修愉快地接受了周总理的建议,于1949年7月参加了中国民主建国会。这以后,她努力做好民建工作,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共同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
△浦洁修(右一)与胡子昂在参观展览
1991年,八十四岁高龄的洁修大姐病重住院。在病床上,她还念念不忘自己一生的追求,再一次向党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这一次,她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0年1月13日浦洁修在北京病逝,享年92岁。
资料来源:《嘉定近现代名人》《闪耀百年中国文化名人星座·浦氏三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