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菊园新区:构建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三全”新模式

日期:2016-03-10信息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 作者: 浏览:

嘉定区菊园新区紧紧围绕“打造科技城自主创新产业化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科技菊园,人才家园”为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区科技资源密集、自主创新突出、人才集聚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以“全要素、全周期、全方位”为特点的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新模式。

“让每一个创新细胞都变得活跃”,构建全要素参与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新区牵头区域内外各机构各要素之间的合作交流,打造服务功能完善、生活配套优质、创业要素齐备、创新氛围浓厚、人才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圈。政府注重顶层设计。研究制定《菊园新区创新核心功能区人才发展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成立“人才与产业发展部门”,配备既有人才创新创业服务工作经验,又熟悉高新区建设与发展的专职工作人员,服务于科技企业及人才的创新创业。科研院所鼎力支持。技术上与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及辖区科研院所共同签订《嘉定菊园科技创新园区服务平台合作共建协议》,梳理出5家科研院所的40个可开放公共技术实验平台及186台可开放研发设备供小微科技企业对接使用,提供产品改进和研发设计等增值服务。智力上由院士、研究员等高层次人才组建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及科普讲师团,开展院士讲坛、科技产业论坛、创业工坊等活动,在帮助科技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助推科教一体化发展。社会组织拓展服务。由民非组织菊园科技企业服务中心牵头发起成立菊园“创业+”服务联盟,引导咨询机构、律师事务所、风险投资机构、人才中介机构等入驻产业园区和人才工作站。通过推出服务项目、提供现金抵用券等方式,分担政府在人才引进、培训培育、投融资对接、初创企业品牌二次升级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让每一步创业经历都变得简单”,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创业服务链

针对创新创业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形成贯穿于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的完整服务链。前端服务链突出“引”。拓展人才服务中心功能,争取区级人才业务受理权限,构建“一站式”创新创业服务窗口。借助慧恩人力等第三方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加快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鼓励人才带着项目、带着团队来菊园创业发展,先后引进顶尖创新创业人才、精英科技人才、海外归国人才、应用型高科技创新人才280名。建立“创客学院”,形成院地干部互派挂职机制,成立“新微创源孵化器人才实训基地”,探索高校、院所、企业的人才共育模式,集聚物联网、微技术等领域发展急需的优秀人才。中端服务链突出“扶”。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服务链为基本框架,辅以“成果转化+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的政策扶持、科技金融的资金支持以及创业导师“一门式”的服务,形成特点鲜明、功能完善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今年年初搭建了牵翼网、创闯嘉园等5个科技成果转化、研发检测电子商务的创新平台,建立了科创大厦、魔方创客工场等4个众创空间,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有效载体。末端服务链突出“提”。针对高成长性企业,引入专业服务机构,提供资本运作、市场开拓、上市辅导等定制化服务,集聚各种要素帮助企业加速成长。如通过天使投资、银行贷款、投融资机构对接,以及与“嘉定创投”合作的“科技菊园”创投基金,加大对优质科研项目和科技企业的投资;举办新三板上市辅导、科创板政策解读会,有效缓解科创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帮助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让每一名优秀人才都觉得安心”,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化人才服务体系

新区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尽最大可能服务人才所需,构建以新区政府为核心,驻地单位、共建单位齐参与的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安居乐业、落地生根。住房保障多元化。打造“人才公寓、人才之家、人才客栈”三位一体的“121”人才住房保障体系,集中收购辖区内经济适用房、动迁存量房等房源,引入“青客公司”以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为人才提供高质低价住房服务。信息交流便捷化。搭建“一网一APP一终端”的线上人才信息服务平台,菊园人才网站以发布人才活动信息、人才政策和重要通知为主,不断拓展功能,增加互动元素,致力于打造线上人才服务中心。“创闯APP”以人才活动信息发布、人才活动报名、人才兴趣圈互动、线上众创空间、院企项目交流合作为主,成为“365天人才驿站”。智慧菊园信息查询终端,人才在可在科研单位和园区通过设备及时查阅日常生活相关信息。生活服务精细化。整合新区各职能部门人才相关服务项目,印制“菊园科创手册”和“人才公共服务菜单”,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参考。同时,扩大人才绿卡发放对象数量和服务内容,新增享受周边大型餐饮8折优惠及到嘉华医院和瑞金北院进行深度体检等项目。

来源:上海基层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