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专业从事各类汽车转向器零部件产品的研发、工艺和生产制造。目前,拥有员工400余人,近年来,该公司年销售收入为平均增幅18%左右。年平均新产品开发和技改项目约200个。企业的一步步发展离不开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在成长,员工也在企业搭建的各类平台下,不断成长着。如此相辅相成之下,企业和员工携手踏上了彼此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
育好苗,放大创新效应
发现职工中的创新好苗子,培养、栽培他们,发挥他们在职工群众中的领头羊作用,放大创新效应。
2012年5月上海格尔汽车附件有限公司成立了李凤娟工作室,建立了职工科技创新和“五小改革”的平台,嘉定区总工会为李凤娟工作室授牌。职工科技创新平台的建立,为李凤娟工作室团队科技创新营造了有利条件和氛围。此后,该团队成员以主人翁的精神,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得每年有近100个新产品和技改项目研发成功投入批量生产,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生命活力并化为强大动力,大力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据统计,2012年以来李凤娟工作室经上海市科委认定的职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项目有3项,自主研发获得实用创新型成果专利项目14项,还有许多没有专利的一线操作工的“五小改革”成果。
微入手,“五小”发挥大效应
对于员工的小发明,格尔汽车也十分重视。而企业对于员工生产中所进行的小改小革的认可和鼓励,也进一步激发了员工的创新热情,使得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凡的业绩。
王正彬是齿条车间无心磨床的调试操作工,凭着多年对磨床的调试经验,十分熟悉磨床的各个部件。在长期的现场生产中,他发现无心磨床导向板使用的合金钢导向板,磨损后要去无锡加工更换,不但价格昂贵且容易变形,容易划伤加工的产品。在多番大胆设想小心求证之下,王正彬把他改为轴承钢导向板,不仅顺利地解决了变形和划伤产品的难题,而且还达到了多次修磨重复使用的目的,极大地降低了修磨成本。
如王正彬一样,既在一线、又想创新、又会创新的职工不在少数,而这也正是企业在近几年快速发展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