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在宏观经济L型走势的新常态下,今年上半年,全区实现属地增加值622.7亿元,增幅为7.6%,符合此前7%左右的经济增速预期;全区实现属地财政总收入457.3亿元,增幅超17%;全区经济运行态势保持总体平稳,呈现汽车产业产值降幅收窄、个别行业拉动作用明显、高新技术产业稳定增长、“四大产业集群”稳中向好的格局。
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全口径)为2497.3亿元,呈现5.8%的负增长;属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544.4亿元,增幅0.0%。汽车产业累计完成产值1835.1亿元,同比下降6.2%,较上月降幅收窄1个百分点。其中,汽车零部件企业累计完成产值882.2亿元,增幅近4%。全区238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有134家企业产值同比实现增长。全区307家高新技术产业企业也相当给力,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30.3亿元,同比增长3.3%。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援军”前来助战。1至6月,全区四大产业集群产值74.8亿元,同比增长16.2%,是全区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嘉定区加快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建设行动方案》正式落地,也进一步推动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四大新兴产业迸发活力。
前不久,市第三康复医院一台工作10年的进口半模拟CR,被联影数字化X射线成像系统(DR)换下。目前,联影医疗在上海地区正式装机并启用的DR已超百台,瑞金医院、华山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均已配备。上半年,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实现产值12.7亿元,增幅达81.3%。
提到机器人,许多人会认为,大部分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知名机器人公司手中。但伴随着老龄化加重和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减,机器人产业迎来春天。上半年,全区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实现产值21亿元,增幅超过26%。作为国产机器人品牌里自主化率最高的公司之一,“新时达”已自主掌握了机器人及运动控制技术,未来将力争成为国内机器人的领军企业。
乐视超级汽车入驻、百度汽车入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开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产业大幕开启同时,集成电路及物联网产业也动作频频。今年5月,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正式向业界推出“超越摩尔”技术服务平台,将通过提供系统化的技术服务,降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风险,缩短产品上市时间,提升该产业整体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