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飞博激光:用“嫦娥”技术开创“激光时代”

日期:2015-03-06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
■仅今年前两个月,飞博激光的订单总额就已超过4000万元
■飞博激光由海归人才同上海光机所等共同组建,其生产的激光器“原形”还与“嫦娥”月球探测器有渊源
■飞博激光正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为其提供精度为0.05毫米的光纤激光器3D打印样机,以取代国外进口的、传统的二氧化碳激光器3D打印机。
日前,浙江义乌的小老板陈光辉的车间里已是一派忙碌景象。自从去年年初花了120多万元买了两台激光切割机后,许多同行竟拿着订单来求他帮忙。“制作模具成本高、时间长,遇上复杂的设计人工就只能干瞪眼。”原来,陈光辉从事的是金属饰品加工,随着“私人定制”和DIY设计的日趋流行,快捷精准的激光切割技术越来越为市场追捧。最近,陈光辉用借来的钱又订购了8台激光切割机,“用激光切割机揽活,每台机器一天净赚3000多元,半年就能收回成本!”
当陈光辉在为激光切割机欢欣鼓舞的时候,其关键核心部件光纤激光器的制造厂商,位于嘉定工业区内的上海飞博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博激光),同样对未来充满期待:今年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争取冲击1亿元大关。虽然是20126月才成立的“创业股”,但仅今年前两个月,飞博激光的订单总额就已超过4000万元。
“激光技术在工业、医疗和科研领域都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基础和前景。”总经理李骁军如是说。据不完全统计,美国GDP50%都和激光或与激光关联的应用相关。仅以一部小小的iphone手机为例,其中就有100多道工序需要经过激光技术才能完成。看到了激光器的巨大功用,西方国家将90%以上的激光器产品列入贸易限运目录。此举不但导致激光器价格高昂,进口审批时间也长达36个月。
“上海光机所有700多位研发人员,其中博士占比近半,哪家初创企业有这样的实力?”李骁军透露,飞博激光由海归人才同上海光机所等共同组建,其生产的激光器“原形”还与“嫦娥”月球探测器有渊源。“‘嫦娥’在着陆前,要通过脉冲式激光器判断与月球表面距离,以便于调整着陆速度和姿态。而光机所一直从事着与之有关的研发。”伴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开放,“嫦娥”技术被获准转入民用领域,飞博激光得以“站到巨人肩膀上”,并相继研发出了高功率连续光纤激光器、光功率脉冲光纤激光器等产品。
以被西方国家列入禁运清单、最大功率为160瓦的2微米光纤激光器为例,由于激光的能量十分集中,穿透深度浅,对病灶周围正常组织影响有限,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微创手术。目前已在瑞金医院、华东医院等三甲医院投入临床治疗。
在外行眼里,激光器显得“高大上”。但在李骁军看来,激光就是工具,用到医学上就像手术刀,用到工业上就好比锤子。激光作为民用领域的新事物,其应用还在被不断地发掘,把激光器放入不同的应用平台,它就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功用。近来,飞博激光正与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展开合作,为其提供精度为0.05毫米的光纤激光器3D打印样机,以取代国外进口的、传统的二氧化碳激光器3D打印机。“科研成果转化得先让科研院所‘接地气’,而企业就是‘地气’。”李骁军表示,企业离市场更近一步,可以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递给科研院所,此举不仅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周期,也对提升新技术的社会效益产生积极影响。
来源:《嘉定报》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