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物联网时代触手可及

日期:2015-12-17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十多年前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很多都已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在12月9日嘉定工业区举办的“中国(上海)物联网技术与产业风云汇”上,国内顶级的物联网领域专家和企业家共聚一堂,分享了物联网相关领域最新的产业动态和技术方向。
19万亿美元的“大蛋糕”
2008年初,IBM一口气连发4篇新闻稿阐述其“智慧地球”理念,即试图通过传感器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实现物理设备间的互联互通,随后“智慧地球”成为美国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009年8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分支机构考察时,首次提出“感知中国”和物联网理念,中国物联网产业由此迎来发展“大风口”。截至2013年底,国内共有311个城市提出建设智慧城市,“十二五”期间总投资超过1.6万亿元。
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公司执行总裁John Chambers预计,物联网市场的规模将达到19万亿美元,到2020年接入互联网的设备将达到千亿级规模。
作为中国最早关注物联网的专业人士之一,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物联网基金合伙人秦曦认为,中国物联网已经走出了产业初期的迷茫和混沌。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概念,随后,“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农业”等理念层出不穷。“‘互联网+’的核心就是物联网。”秦曦如是说。
为落实“感知中国”战略,上海微系统所、嘉定国资、仪电集团强强联合,在嘉定成立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在浦东国际机场等国内十多个机场,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机场安防,建设防入侵集成系统,实现了机场围界全天候实时报警。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还参与南水北调综合安全信息系统建设,通过传感器技术解决了工程安全、供水安全和人身安全问题。
秦曦透露,不久前上海铁路局相关负责人带队赴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商讨建设铁路物联网事宜。此前,中国拿下美国拉斯维加斯至洛杉矶、全长370公里的高铁项目。相比于高铁的运行速度,美方更关心的是反恐举措,促使中方尝试铁路物联网建设。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进程中,上海将布局承担战略任务的“四梁八柱”。秦曦表示,上海物联网有限公司被委以重任,成为“四梁八柱”中的“一柱”,未来将在超远距传输、检验检疫、管线路监控等方面加速研发,推动物联网的行业应用。
物联网赋予城市智慧
“物联网思维将助推政府职能的变革和各个行业的转型。”作为国内资深的物联网领域专家,周洪波是中国物联网M2M产业最早的实践者和倡导者之一。2004年以来,他带领研发团队开发出国际先进的ezM2M物联网业务基础平台及40多个物联网行业应用套件。
此次论坛上,周洪波分享了他对于物联网思维、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的理解,从技术、应用、业务模式等方向来解密物联网。
物联网到底是什么?周洪波解释,物联网就是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人等联系在一起,实现人与物、物与物相连,通过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达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节能环保、科学决策、快速反应等目的。周洪波认为,物联网具有技术共性,其技术、理念以及应用早已存在于各个行业,只是共性特征未被总结和提炼出来。
物联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实现智慧城市。周洪波举例说,城市道路上的窨井盖若有破损,行人不慎便会踩空发生悲剧,其实完全可以在窨井盖下安装压力传感器或光线传感器,一旦窨井盖有异样,无线传感器就会自动报警,提醒相关部门维修,“这就是物联网赋予城市的智慧。”
有人说,正在中国“野蛮生长”的物联网产业有些“看不太清楚”。周洪波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就像遍布在各个角落的矿产资源,虽然眼下可能还难以集中开采,但这是一个已经探明储量的巨大金矿,没有理由不继续开采下去。
20年后中国将有100亿“网民”
下一个风口在哪里?比尔·盖茨给出答案是:下一个大事件是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的结合。
在物联网领域,“格灵深瞳”是冉冉升起的“明星”。去年访华期间,比尔·盖茨造访的第一家创业公司就是“格灵深瞳”。对于这家上过新闻联播和BBC新闻的创业公司,著名投资人徐小平对其估值达到了惊人的5000亿美元。
“中国现在有5亿网民,20年后至少有100亿‘网民’,超过90亿‘网民’是各种各样的设备,他们传输的不仅仅是数据,还有情报和知识。”身为“格灵深瞳”联合创始人、谷歌眼镜核心技术的开发成员,赵勇在此次论坛上备受瞩目。
将三维图像处理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和商业分析领域的“格灵深瞳”,为何会被广泛看好?众所周知,视觉感知是所有感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有科学家做过研究,人类80%的信息是通过眼睛来获取的。赵勇介绍道,形象地说,计算机视觉技术就是给智能设备安装“眼睛”和“大脑”,让计算机能够感知环境,并像人一样“读懂”世界。
赵勇认为,传感器技术的突破使物联网领域发生重大变革,“世界是三维的,但大多数摄像头是二维的,因此丢掉了很多重要信息,而现在的传感器技术能以较低的成本收集三维图像,使得图像分析的水平大为提升。”“格灵深瞳”最新研发出的一款产品,可以通过照片判断汽车的型号、车牌号码、生产厂商和生产年份。
安防成为“格灵深瞳”的切入点。赵勇介绍,“格灵深瞳”的安防产品通过三维视觉感知技术,实现对人的精确检测和跟踪,从而对动作姿态和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必要时发出预警信号。与多家银行成功合作后,“格灵深瞳”研发的该款产品相继进军司法、教育等领域。
眼下,无人驾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久前,国内首个被授予智能网联汽车试点示范区的上海国际汽车城对外公布,至2017年将有2000辆智能汽车在嘉定上路。
事实上,今天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大部分无人驾驶汽车均不具备普及的可能性。“谷歌无人驾驶汽车上安装的传感器价值两三百万美元。”赵勇说,“我们正在加紧研发,希望使自动驾驶的成本同一个手机差不多价格。现在我们开发的行车电脑可以跟踪每一个活动目标,并将定位精度控制在5厘米以下。”
物联网产业“虚火”渐褪
中国物联网产业该何去何从?未来物联网有哪些发展重点?论坛上,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王新霞表述了自己的观点。
作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观察者与思考者,王新霞明显感到,行业在2010年—2013年之间“虚火”太旺,直到2013年,以微软、英特尔、IBM等国际大企业纷纷涉足物联网领域为开端,物联网产业才真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到了今年,物联网生态系统初现雏形,国内有一批公司开始发力,并实现盈利,这让云平台、大数据、智能制造这些概念实实在在落地。”王新霞认为,发生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是国内外产业经济形势相结合而产生的触底反弹。
王新霞表示,在物联网发展进程中,虽然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但政府能做的事情无外乎是引导和号召,“中国物联网产业还要继续探索商业模式,并对战略和产品有清晰定位。”她十分看好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上海的人员素质、城市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希望未来可以创建值得推广复制的商业模式。”
“不要被表象所左右,要抱着理性和冷静的态度去看待物联网产业。”王新霞说,“有人可能会凭借‘关系’蒙到一点点钱,但这没有意义,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来源:嘉定工业区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