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同济培养创客后备军 创业谷为众创空间“造血”

日期:2015-12-21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杨晓佶 刘一剑 浏览:
12月18日,同济大学创业谷在嘉定校区举行了第一批项目签约入驻仪式,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试水“创新创业”,培养创客后备军。

同济大学创业谷设在学生寝室楼下,大约有300平米的面积,里面进行创新研发和接受创业培训。学校里的“创业谷”和社会上的“众创空间”有何区别呢?首先,“创业谷”是“试错谷”。经济市场不会给创客重来一次的“宽容”,但由于“创业谷”是学生创新创业的“模拟仓”,没有逐利性,不仅包容创客犯错,还鼓励创客试错,从失败中汲取经验,快速成长。

正在读研三的郭意亮团队有5个人,都曾在IBM、支付宝等公司尝试技术研发,最终还是回到了创业谷,一起开发“实验室云平台”系统。这套系统将为同济实验中心每年节省1.2亿张纸,还能优化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效率。郭意亮团队也是看中了在“创业谷”的无风险创业环境,待产品成熟后再投入市场提高创业成功率。

另外,“创业谷”还是“智造谷”。目前的“众创空间”缺乏进行工业制造的配件、设备和工艺,无法支援“创造类”的创客。依托大学研发实验室和学科实践基地,“创业谷”能为创客提供全面的“智造”保障。大四学生廖孟轩研发的手持式甲醛检测仪,与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比,体积最小,重量最轻,具备独一无二的“动态智能报警”功能,在低温下也会不让甲醛超标的家具、衣服等漏网。正是借助学校现有的专业仪器和专业数据,省下了该产品投入市场前不少研发成本。
创业谷助力创客“从学校到社会的最后一公里”,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目前已经有680个项目、近5000人在两大校区的创业谷内孵化,入驻项目涵盖了“中国智造、文创设计、互联网+和创新服务”四大类。本月初,同济大学创业谷获批成为上海市第一家“高校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可以预见,今后将会有更多的高等院校试行“创业谷”,为“众创空间”提供人才保障,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产业升级进入快车道。
来源:安亭镇 作者:杨晓佶 刘一剑
作者:杨晓佶 刘一剑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