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调查总队农业处统一部署,按照我区夏粮测产方案,嘉定区2017年夏粮入户调查已经完成,现结合我区7个村、47家农户的调查,对夏粮实测产量情况作一分析:
一、2017年夏粮基本情况
今年小麦生产呈现“二减一增”,小麦播种面积为23172亩,比去年减44.4%;小麦总产量7530.9吨,比去年减 28.1 %;小麦平均亩产为325公斤/亩,比去年增29.5 %(比2015年单产减3.8%)。
二、2017年夏粮实测产量情况
农委理论测产呈现“二增一降”。经区农技部门对全区小麦理论产量测定结果显示,今年我区小麦有效穗29.63万/亩,较去年25.75万/亩,增3.88万/亩;每穗实粒数34.18粒,较去年增3.54粒;千粒重37.43克(前五年平均),较去年减0.31克。理论产量379.07公斤/亩,较去年增81.31公斤/亩(比2015年减18.53 公斤/亩)。
对7个村47家农户入户调查情况显示,小麦平均亩产为353.5公斤,比去年的258.1公斤,增加95.4公斤,增37%。
再结合各镇和区农委上报的数据综合评估,经测算,今年我区小麦平均单产为325公斤/亩,比去年增加74公斤/亩,小麦单产增29.5%。今年小麦单产与入户调查数据相差28.5公斤,考虑到今年入户调查点均以绿色丰产高效点为主,以点上和面上数据相结合为主要依据。
三、影响夏粮单产因素分析
1、品种结构优化。扬麦16种植12076.1亩(占比52.1%),扬麦20种植6238.4亩(占比26.9%),华麦5号种植3507.3亩(占比15.2%),扬麦11种植1350.2亩(占比5.8%)。以上品种为大粒型品种,进一步发挥了品种增产潜力。
2、播种进度较快。2016年10月31日之前播种200亩,11月1-5号播种1490亩,11月6-10号播种4395亩,11月11-15号播种7102.1亩,11月16-20号播种4259亩,11月21-25日3175.4亩,11月26-30日1530亩,12月1-10日894.8亩,12月11日及以后125.7亩。据统计,2015年11月15日前完成播种的小麦面积仅5282亩,占播种总面积的13%,2016年11月15日前完成播种13187.1亩,比去年同期增加7905.1亩,占总面积的56.9%,整体播期比去年提前22天左右。随着“三三制”模式的推进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小麦面积减少,适期播栽比例高,播种进度较快,烂耕烂种现象少,秋播基础较好。
3、群体动态好于去年。受气候因素影响,冬前小麦长势表现差异较大,苗情较复杂。基本苗较多,群体偏大,分蘖发生少,个体偏小。越冬阶段气温偏高,雨水调匀,有利于小麦分蘖生长,迟播田块苗情有所好转,田间不平衡性有所缓和,小麦整体生长基本正常。“立春”至“惊蛰”节气上海地区以晴好天气为主,气温正常,雨水较少,光照正常,雨日7天,降水量23.2毫米,分别比上年同期多2天,多2.8毫米,春发阶段气候整体有利于根系生长。“惊蛰”~“春分”节气日平均气温10.37℃,较上年同期低0.44℃;雨日4天,较上年同期少2天;雨量36.20毫米,较上年同期少19.00毫米,晴好天气有利于争粒数争大穗。4月是小麦抽穗扬花和籽粒结实灌浆的关键时期,4月平均气温为17.2℃,比历年同期偏高2.3℃,4月份累计降水量为79.7毫米,较常年值(81.4毫米)略偏少,雨日10天,较常年值(11.7天)略偏少,适温少雨天气有利于小麦扬花和灌浆,对后期总粒数和千粒重有利。今年气象条件整体有利于小麦生长,小麦群体偏小,个体生长基本正常,生育期整体提前5~7天,苗情总体好于上年同期。今年小麦亩基本苗20.78万,有效穗29.63万,均高于去年的20.42万、25.75万,高峰苗46.73万,低于去年的56.75万,成穗率为63.4%,叶龄比去年多0.82张,单株绿叶数与去年相仿。
4、田管措施得当。小麦田间管理主要为沟系配套、肥料运筹和病虫草防治三块内容,据 “嘉定区冬作秋种统计表”显示,小麦沟系配套面积23172亩,占比为100%,虽然沟系配套率高,但沟系质量参差不齐,横竖沟不通的田块较多,片面做好田块内的配套而忽视了外围沟系的配套;通过近年来的宣传和培训指导,农户逐步认识到基肥的重要性,据调查,今年小麦基肥施用面积为21182.1亩,占比91.4%,另外,种植户在肥料运筹过程中注重磷钾肥的搭配,也为今年的小麦生长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病虫草防治情况,小麦抽穗扬花期雨水较少,不利于赤霉病发生,同时通过用药品种的调整,全面有效控制了赤霉病、白粉病、麦蚜等主要病虫的发生与危害。麦田杂草化学防治由于受气象因素和稻秸秆全量还田影响,部分田块防治效果并不理想,虽然化除面积(冬前、春后)达到100%,但是施药技术不到位的田块田间草情仍较为严重。麦田杂草中,网草成为优势杂草,这些对后期小麦灌浆及千粒重造成一定影响。
5、绿色丰产高效创建见成效。根据上海市稻麦绿色丰产高效创建工作要求,2017年嘉定区粮食作物绿色丰产高效创建以合作社为单位,共建立10个示范点,小麦示范面积为11136.6亩,占全区小麦面积的48.1%。区农技中心在小麦绿色丰产高效创建过程中狠抓落实,积极沟通,大力宣传绿色丰产高效创建优势,组织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从种到收,贯穿全程,对提高我区小麦机械化生产水平、病虫草害绿色防控和今年全区小麦的增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6、抓紧、抓实“三夏”抢收。近几年,各级政府加大了稻麦收割机械及烘干设施的投入,全区各镇粮食种植合作社均配足了收割机械,北部四镇、菊园新区、马陆镇、安亭镇都配足了烘干设施,对于“三夏”抢收非常有利,考虑到夏收期间易多雨的情况,区农委制定了严格的麦收时间节点,要求6月10日之前完成小麦收割任务。从实际操作看,今年小麦收割从5月25日开始,动手早,进度快,到6月4日全区全部完成收割,对于确保劳动成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今年我区小麦生产属于正常年景,经过方方面面的努力,小麦单产和品质都比去年有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