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联影:不为“求生”,只为“求胜”

日期:2017-10-23信息来源:嘉定报社 作者: 浏览:

若不是6年前的豪言壮语都已一一实现,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创造者们,至今可能仍是人们眼中的“疯子”。

这家总部在嘉定的医疗行业后起之秀,2011年成立之初提出要挑战盘踞在高端医疗设备市场几十年的国际巨头时,没有几个人把此话当真。6年后,联影在国内PET-CT和中高端DR市场的产品份额已位居头把交椅,并叩开了英国、日本等海外市场的大门。

2dee8c8347064e549697ca4ee2664b9a.jpg

由联影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科研团队“探索者”联盟携手打造的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

6500bc7ec091450e9de7341636918158.jpg

联影与曙光医院进行全球首次磁共振头部电针针灸的脑功能实时成像实验。

658b9760a341432a8493b57af7b546fc.jpg

各大展会上,联影展台前总是人头攒动。

一条艰难但长远的路

时隔3年多,联影上上下下对习近平总书记的那次到访仍历历在目。

2014年5月24日,习近平来到联影考察,听取了联影在自主研发方面的成果,还操作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影像设备。

“我早就听说过联影。”在员工面前,习近平足足讲了6分钟,他说,中国高端医疗产业需要联影这样的排头兵、弄潮儿,要加快现代医疗设备国产化步伐,使我们自己的先进产品能推得开、用得上、有效益,让民族品牌大放光彩。

联影没有辜负这份重托。首台中国自主研发生产的3.0T磁共振、国内首台96环超清高速MI……一个个“第一”的背后,是联影研发人员无数个日夜的坚守。

今年9月15日,联影2700多位员工多年来的奋斗首次被“量化”:联影完成A轮融资,融资金额达33.33亿元,投后估值333.33亿元。完成融资后,联影董事长薛敏仍感如履薄冰:“融资不代表已经接近成功,我们走的这条路注定艰难,却也注定是一条可以走得长远的路。”

艰难,从迈出第一步时就已注定。彼时,被称为“GPS”的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c)、飞利浦(Philips)、西门子(Siemens),犹如3座大山横亘在前,他们牢牢守住各自阵地,在核磁共振、断层扫描仪、分子影像等技术高度密集设备领域呼风唤雨,几乎没留下一丝可乘之机。在巨人面前望而却步的国内医疗企业,只能在利润微薄的低端领域相互厮杀。据统计,眼下国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约有3000家,但大多规模较小,拳头产品更是寥寥无几。

竞争力薄弱的背后,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隐忧。对国家来说,国民的影像检查数据是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高端医疗设备全由进口厂商提供,意味着医疗数据、患者医疗档案等信息面临流出国门的风险。

走中低端领域的老路还是前途未知的创新之路?这是摆在联影面前的选择。一群在国际医疗行业浸淫多年的海归,以及一批身怀理想的研发人员,选择了后者,并达成共识:所有核心部件必须自主研发。内忧外困之下,联影成为首家专攻高端医疗产品线的中国企业。正如薛敏所说,“在外资品牌一统天下的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我们的目标不是‘求生’,而是‘求胜’。”

覆盖全中国的“云”

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西藏昌都,与俄罗斯隔江相望的黑龙江塔河,“地无三尺平,山路十八弯”的贵州播州,在这些医疗水平落后的地方,一台老式超声机已是最先进的医疗设备。随着联影的进驻,老少边穷地区正在上演一场医疗变局。

长期以来,因为设备采购价格昂贵,中国每百万人拥有PET-CT的数量仅为0.1台,这与美国6台、日本3台的水平相去甚远。国际巨头牢牢掌控定价权,高昂的费用让县级基层医院对PET-CT等望而却步。与国外品牌相比,联影的产品价格下降三成以上,服务费下降近半。这让不少县级医院有了添置高端医疗设备的可能,患者检查和治疗的费用也大大降低。

冲击巨头的同时,联影还试图破局国内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区域分布不均的窘境。

因急性腹痛,湖北省当阳市玉泉镇的程英普被送往社区卫生院进行超声检查。为不延误病情,医生丁洁通过音视频系统,呼叫远在当阳市人民医院的超声科医生,合力完成诊断。

这得益于当阳市人民医院与联影共同搭建的精准医学分级诊断中心。“以前碰到不太确定的病症,我会建议患者去市里大医院检查,现在市里医院的医生可以帮我一起诊断。”丁洁说。

2年多来,联影助力建设的分级诊疗项目在全国各地落地开花,项目遍布上海、安徽、贵州、湖北、云南、辽宁等地,覆盖超过1亿人群。最早建立的“联影—嘉定区域影像中心”已实现30余万次远程诊断,日最高峰值达1600余次。

更大的变革正在酝酿中。联影与华为携手,计划打造一片覆盖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云”——联影U+分级诊疗整体解决方案,涵盖医疗设备、大数据、医生资源等,以县级医院为核心,向上连通省市级三甲医院,向下辐射社区乡镇卫生院。

正是在联影的助力下,安徽建立了全国首个覆盖全省范围的影像中心,实现了全省4家省级三甲医院与30家县级医院的互联互通。国家卫计委督查组实地调研后给出的评价是:这是那么多医改试点项目中,最接地气、最受欢迎、最能推广的一个项目。

“风正从中国吹来!”

这是值得铭记的时刻。

“风正从中国吹来!”今年8月24日,日本名古屋,中国进驻日本首台PET-CT庆典仪式现场,日本核医学会理事长、大阪大学教授畑泽顺的一番话,引得台下掌声雷动。

早在2015年,英国Cerno公司就与联影签下一笔5800万英镑的大单。对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来说,能在巨头包围下杀入国际市场实为不易。

从“中国首台”零噪声CT时空探测器,到“世界首台”112环数字光导PET-CT探测器,这些“第一”的背后是联影对产品漫长而严苛的淬炼。就拿DR设备来说,每根由数百节齿链环环相扣而成的链条,生命周期内要经历超过50万次“轮回”,联影可以让其做到10年内免维护、免保养。

今年5月,由联影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科研团队“探索者”联盟携手打造的“史上最强PET-CT”——世界首台全景动态扫描PET-CTuEx-plorer探索者,在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上首度亮相。这款全新的PET-CT,好比是观测人体内部的哈勃望远镜,与传统PET-CT相比,它的灵敏度提升了40倍,扫描速度从20分钟缩短至15—30秒,扫描时产生的辐射剂量被降至1/40。

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探索者”联盟的合作伙伴,证明了联影的实力。要知道,国际上几乎所有关于PET的尖端技术背后都有“探索者”联盟的身影。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进程中,嘉定砥砺前行。“探索者”项目中联影的亮相,无疑是“全球影响力”的最佳注脚。

联影虽为后来者,却已跻身世界一流。至今,联影已有超过10款产品获得红点奖在内的多个世界工业设计至高殊荣。在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核医学年会上,联影与中山医院共同开发的智能延迟成像技术获得核医学低剂量领域最突出贡献奖。这是中国人首次染指这一奖项。

作为市郊唯一的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嘉定提出完善以专业规划引导、院所研发、龙头企业带动转化、产业资金支撑、园区承载、政府和人才精准服务的工作闭环。对联影这样的龙头企业,创立之初嘉定不但配给了百余套人才房名额,还腾出政府办公楼供其临时使用。

截至目前,联影已推出36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联影的产品已进入全国2000多家医院,这其中包括200多家知名三甲医院。不少像南京明基医院这样连灯泡都只选进口的医院,采购清单中首次出现了国产品牌的名字——联影。

来源:嘉定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