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是上海制造业的主战场,而嘉定工业区是嘉定先进制造业的核心区。近年来,嘉定工业区在咬紧制造业不放松的基础上,又承担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使命,以院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和布局战略新兴产业为路径,不断把制造业推向高端化、集群化和智能化。
今年一季度,嘉定工业区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83.9亿元,占全区比重32%,制造业核心区地位进一步凸显。其中一业特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85亿元。截止2017年底,汽车零部件产业中年产值突破亿元的企业就有36家,产值破百亿元的车企有2家,小糸车灯有望继大众动力、上汽变速器后成为第三家年产值突破百亿元的企业,汽车产业规模和能级效应进一步显现,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园区最具特色、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产业集群。
从研发、设计、制造到检测、销售、装备,形成一定规模能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是嘉定工业区26年来不断招大引强、扶优育强的结果。以上海汽车制动系统、上海大众动力总成、小糸车灯、大陆泰密克、上汽变速器、采埃孚为代表的汽车龙头企业入驻园区,在“磁吸”效应下,一批上下游的汽车企业在园区集聚成群。
曾几何时,关于上海需不需要制造业的争论不绝于耳。放眼世界上的超大特大城市,产业都呈多元化梯度布局,城市中心发展现代服务业,市郊发展制造业。一些城市的衰落也证明制造业的外迁会使得产业空心化,失去长远的竞争力。嘉定工业区清醒地认识到:上海市郊具有广阔的承载空间和较低的商务成本,发展制造业既是工业区的基础优势又是使命担当。只有将制造业发展好了,才能支撑起第三产业,相反第三产业也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新时代如何巩固优势,让制造业优势更优、特色更特,强项更强?嘉定工业区明确了路径:一方面是深化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加快重大前沿技术的落地转化;另一方面是扶持企业自主创新,加大技改力度,加快产品升级;再一方面是招育并举,积极布局“两高四新”产业。
超前布局未来前沿产业
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特别是一批“人有我无”的重大前沿技术,国外长期对中国实施封锁。中国未来要占领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这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摆脱长期受制于人和“卡脖子”的局面是一道必须迈过的坎。
嘉定工业区充分依托嘉定科技资源集聚的优势,与科研院所深度对接,合力攻关,加快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12年,由嘉定工业区与光机所以院地合作形式建设的中科神光产业园正式启用,为钕玻璃产业化再添“一把柴”。最终,经过六年的刻苦攻关,光机所最终量产出了这一超强激光装置的“心脏”。我国芯片长期依赖国外进口,嘉定工业区服务国家战略,与工研院合作建设8英寸“超越摩尔”中试线,加快传感器研发及量产,截至目前,首款温度传感器已经验证通过。除此之外,钠硫储能电池、质子治疗装置、燃气轮机石墨烯等一系列重大成果项目也“分娩而出”。
今年,嘉定工业区还与中科院光机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建设了先进激光技术创新中心、移动能源产业孵化基地、先进核能创新研究院等一批产业创新转化平台,致力于钛宝石、激光雷达、熔盐储能、移动能源等一批前沿技术的产业化。
鼓励扶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创新是企业永葆青春的动力。汽车电动化、绿色化和智能化被誉为是汽车产业的第二个战略机遇期。众多老牌车企正面临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的关键期。园区把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鼓励龙头企业自主创新,率先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迈进。
2015年,上汽变速器紧紧把握汽车产业发展的脉搏,提出了产品从传统变速器向自动变速器和新能源变速器升级的战略目标。嘉定工业区为上汽变速器整体搬迁项目提供了空间,并争取市区两级技改专项资金。抢抓机遇,优化产品结构的结果使得上汽变速器在市场的蛋糕进一步做大。它研发生产的自动变速器的总成单台售价就达到了万元,是传统变速器的数倍,由此带动了利润较快增长。2017年底,上汽变速器一跃成为了园区第二家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
小糸车灯前瞻性地研发了可以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智能显示的高端车灯、智能照明和感知系统,年产值正在向百亿元发起冲击;大众动力总成正在进行质量提升项目;皮尔博格布局了新一代轻量化发动机铝缸体配套和电池托盘产线。截止2017年底,嘉定工业区共完成了29个、总投资额43.8亿元的技改项目,获市级补贴金额3.08亿元,主要集中于汽车及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今年,还将有大陆泰密克、本特勒汽车、采埃孚变速器、上汽瑞福汽车等一批技改项目立项。
在加大技改的同时,一批企业也积极拥抱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快“两化”融合,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联影医疗协同上海眀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共同打造国内外首个基于工业互联网的高端医疗影像设备智能工厂,实现医疗终端设备的高质量、高智能和低成本。上汽变速器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等开展建设集可视化的集成设计与仿真、自动装配、自动测试、智能物流于一体的自动化智能流水线,提升制造水平,实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招育并举引进战略新兴产业
高端制造不仅需要顶天立地的龙头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蚂蚁雄兵。嘉定工业区围绕“四大新兴产业”,招育并举引进一批“高精尖”科技型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能级规模不大,但却质量效益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在某一细分市场深耕细作,掌握了关键的核心技术,是一批具有“独角兽”、“隐形冠军”潜质的“小老虎”。
嘉定工业区将土地、资金、政策等资源要素向这些重点倾斜,同时积极争取市区两级资金配套,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围绕高端装备自主突破、智能产品迭代升级、新材料首批应用等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占据产业制高点。联影双模态128层CT及112环数字光导PET-CT、德梅柯智能车身焊接线、眀匠智能工厂、君屹电池激光焊接装备均实现了首台创新突破。
目前,四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在园区初具雏形,形成了以驭势、爱驰、电咖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产业、以联影医疗、三友医疗为代表的高性能医疗设备及精准医疗产业、以眀匠智能、君屹自动化、德梅柯、飞博激光为代表的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以禾赛、新傲、矽睿为代表的集成电路及物联网产业。
通过培育扶持,这些企业不仅成为了园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也积极走出国门,基于自主创新带来的技术话语权,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利用全球资源,打响“上海制造”品牌。
联影医疗,是嘉定工业区近年来培育的一个新兴品牌。六年前,几名海归带着图纸回国创业,因为商机不等人,嘉定工业区先腾挪厂房供其临时使用,又加紧落实用地,代建厂房。在悉心培育下,如今迅速成长为“独角兽”。在打破海外对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垄断的同时,去年联影正式参与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特批支持的科研项目“探索者”,与美国顶尖分子影像团队共同研发世界首台全景实时扫描2M PET—CT。最近,这一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在嘉定的联影公司研发实验室里,原型机已经进入验收阶段。
从美国硅谷回国创业的禾赛科技,掌握了激光传感器的核心技术。其研发的三款激光雷达产品被迅速用于国内顶尖无人驾驶和高校车队以及全球顶级客户。今年,禾赛首次走向海外,与全球天然气设备市场的绝对领导者Gazomat公司合作,开发激光甲烷遥测仪,以期打破美国和日本长期垄断市场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