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这家位于嘉定的“三友”想打造受尊重的中国医疗器械品牌

日期:2018-10-09 作者: 信息来源:嘉定报 浏览:

最近,位于嘉定工业区嘉唐公路1988号的三友医疗器械企业,将一款性能更优、使用更方便、价格更便宜的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成功销往了印尼当地医院,这是继法国、美国、沙特阿拉伯、哥伦比亚、德国后,三友脊柱产品在国外实现入院销售的第六个国家。

9bb19c496c864ae18f0998889d215d6e.jpg

2010年之前,三友医疗的前身是一家专门生产手术医疗器械的企业,也是国产医疗器械企业曾经的缩影:当时,几乎所有这类企业只能生产中低端的医疗器械,或为国外企业代加工;而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90%的市场份额长期被国外企业垄断。中国企业在骨科领域长期缺少自主创新,也缺少一个既懂工程材料力学又懂生物学、既有研发创新实力又懂项目管理的“关键人物”。

“我和我的团队希望在世界微创脊柱外科领域诞生中国的自有品牌。”此时,这个关键人物出现了——在美国知名医疗企业工作20多年、担任首席科学家的刘明岩博士,放弃优渥的待遇,毅然选择回国创业。2010年9月,刘明岩领衔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完成了对三友医疗的重组,三友医疗获得新生。

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势必不能满足于将产品生产完直接交到经销商手中这一简单的模式。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刘明岩认识到,脊柱系统与患者之间的媒介——医生是创新研发的关键一环。“脊柱系统产品不是简单的物品,它被植入人体后与血管、神经、脊髓都有密切联系,而如何运用更安全、更方便、更快速的方法完成植入,临床医生最有发言权,这也是我们研发创新的着力点。”

这样的观点正好与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不谋而合。周跃在临床中发现,使用国外的脊柱微创系统,超过三个节段在完成经皮内固定棒植入时,因为肉眼无法看见皮下棒的轨迹,需要多次的术中X光定位,往往耗时长、创口大、精准度难以把握。

2011年,三友医疗投入4600万元搭建拓腾实验室,经过研发设计、样品生产和力学生物学分析论证,最终生产出了ZINA脊柱微创系统。由于使用了柔性延长片,可视可触,不仅医生穿棒只需十余秒,极大缩短了手术时长,手术切口比以往减小30%以上,而且这也使得医生不用再“吃”大量x光线。国产化后,手术费用从八万元降低到了五六万元。产品上市后,迅速成为了国内医院脊柱植入系统手术使用率最高的产品,并且通过欧洲CE认证,获准进入欧洲的医疗市场,第一次以中国品牌“三友”安装在德国病人身上。

d7442811364d4eda9c5233f1ee722d6f.jpg

此前,国内微创手术的专利,几乎全由欧美国家包揽,而三友建立在实验室基础上的正向开发,短短几年累计获得1项国际专利、25项国内发明专利及65项实用新型专利。2015年,三友医疗带着多项自主开发的脊柱系统产品迅速在各医院的招投标中崭露头角,每年以销售额30%的速度增长,年销售额从1000万元增加到了现在的2亿元。

面对国家战略需求,三友医疗承接了“新型脊柱微创内固定系统的中试及应用”和“硬组织病损精准治疗的个性化医疗器械增材制造技术集成和应用示范项目”,联合医院、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关键技术上加快突破,让核心技术牢牢地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今年初,在嘉定工业区的努力下,三友医疗的新研发总部开工建设,预计将于明年3月竣工启用。“我想打造一个在全世界都受到尊重的中国医疗器械品牌。”刘明岩离梦想越来越近了。

来源:嘉定报

来源:嘉定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