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翔医院开展“特色医疗服务品牌”评选活动,疼痛科的“‘会跳舞的针’为患者解除疼痛”位列其中,为了探究这一服务品牌,我们实地采访了疼痛科。据疼痛科主任张艳茹介绍,最初打造“‘会跳舞的针’为患者解除疼痛”这一医疗服务品牌,目的是通过这一特色治疗技术缓解临床上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受限、肌筋膜炎、肌损伤或疲劳等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有关的疼痛;通过灭活这些触发点,使肌肉内的挛缩肌束松开,使机体和各关节的生物力学处于一个正常的平衡状态,让更多的疼痛患者了解这项技术并因此受益。
2015年,南翔医院成立疼痛科,疼痛科主任张艳茹多方了解得知黄强民教授正在研究和推广的治痛新技术: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这种疗法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太多仪器,病人往往扎几针就能有效解除疼痛,尤其针对颈肩痛、腰腿痛、偏头痛、痛经、尿频、尿急、尿失禁等各种疼痛和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特别明显,不用药物当场见效,几乎无副作用,也被称为“会跳舞的针”
“我之前也不相信效果有这么好,直到亲身体验过后才真正相信”。由于长期高强度的工作,张艳茹自身也患有严重的失眠症,经各种方法均无明显疗效,严重影响了生活及工作。在黄强民教授的几次施针以后,原本靠药物维持睡眠的情况逐渐改善,精神也好转了很多。这个体验让张艳茹分外欣喜,于是开始跟着黄教授学习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从此以后,自己的朋友家人都被张艳茹拿来“练手”,患“痛经”多年的同事小段是第一个练手对象,小段对她说:“没事,你放心扎,我们给病人治疗自己必须先体验过程,有什么不适我会反馈给你”。一段时间下来,家人和同事的体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这也激发了张艳茹的学习热情,通过恶补运动解剖、运动力学等知识,夜以继日的练习和摸索,终于让她可以快速、精准的找到“触发点”,为患者解决疼痛折磨。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虽然要用到毫针,但是与传统的中医针灸穴位完全不同,触发点不仅可以用手触知,还可以通过肌电图、显微镜以及超声等技术客观呈现,触发点的存在会使肌纤维持续紧张,进而引起关节退化、血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以及慢性疲劳,通过针刺灭活触发点,可以恢复肌肉正常功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症状,针刺时可以感受到肌肉明显的跳动,因而被患者形象的成为“会跳舞的针”。该技术包括了针法、手法、拉伸和运动等疗法,可以在不使用药物和设备的情况下减轻疼痛,是一种非常低碳环保的治疗方法。
一位在松江开车的出租车司机,因长时间开车导致腰痛,曾辗转多家医院就诊,长期服用消炎镇痛药解痛,一次偶然拉了一位客人,说是到南翔医院疼痛科就诊,他就跟随客人一起看了医生,检查完毕后,排除了器质性病变,给予患者扎针三次以后,患者疼痛完全缓解,也不再需要服用镇痛药了,后来这位大叔每次有事来南翔医院,都会到疼痛科看看几位医生,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这种神奇的效果不仅发生一次,几乎尝试过的患者都会赞不绝口,很多人治疗后,觉得效果很好又把家人和朋友带过来,就这样,南翔医院疼痛科门诊经常坐满了慕名而来的患者,医生常常一天下来连喝水、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有时拇指因用力按压和长时间扎针,僵硬的无法伸直,等待多时的患者不仅没有怨言,还主动劝道:“医生,你们先喝口水休息一下吧,我们不急的”。
3年下来,通过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已成功为10000多名患者解除了疼痛,其中不乏有四处就医无果的恶性疼痛患者,有患偏头痛30年顽疾的IT工作者,有饱受三叉神经痛折磨10年的老人,有因打球损伤膝关节十年之久的运动爱好者,有每月承受一次折磨的痛经患者……。
南翔医院疼痛科在张艳茹主任的带领下,潜心专研低碳、环保的“绿色治疗”,帮助了不计其数的患者以最小的代价缓解痛苦,重回新生。最后张艳茹主任提醒患者:对于无法确定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可选择疼痛科,医生不但可以帮助患者控制和治疗疼痛,还可以根据其症状给出下一步就诊意见,有针对性的到相应科室进行治疗。
专家推荐
黄强民教授
瑞典国KAROLINSKA皇家医学研究院医学博士研究生(正博士学位),南翔医院疼痛科特聘教授,现任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创伤科主任医师,上海体育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针推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针推研究院主任委员,上海康复医学会疼痛康复分会常委,上海脊柱疼痛学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进展研究,神经生物力学和运动控制;骨科康复和疼痛新技术开发研究。
张艳茹副主任医师
南翔医院疼痛科主任,现任上海中西医结合麻醉与疼痛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小针刀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办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3项,撰写并发表论文2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
擅长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妇科杂症(痛经、闭经、月经不调、阴道炎、乳腺增生、耻骨联合分离)以及其他杂症:如失眠、静脉曲张、顽固性呃逆,痔疮、便秘、失眠、过敏性鼻炎、面瘫等疾病的治疗。
(南翔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