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1月,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为主题的2019年就业援助月活动在全市16个区60余个咨询点全面展开。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无论是区企对接提供岗位,还是为00后待业青年提供定向培训,各区就业促进中心工作团队立足技能培训、就业见习以及职业指导等服务内容,让公共就业服务深入至各类待业人群。
企区“手牵手”合作供岗位
作为元旦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的序曲,上海市就业援助月活动已连续举办了17个年头,成为每年帮扶就业的一项品牌活动。就业援助月活动启动以来,根据“出现一人,认定一人,扶助一人,稳定一人”的工作机制,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针对上海市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存在困难的去产能等产业结构调整分流职工、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人员和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人员,以及困难家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长期失业青年、因病致贫家庭成员、退役士兵、离土征地人员、戒毒康复人员、刑满释放人员等援助对象积极开展各类帮扶就业服务,确保政策宣传到位、援助帮扶到人、就业服务到家、工作岗位到手。
在嘉定区新成路街道成人学校举办的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上,主要招聘的岗位以专业技能要求较低的基础性岗位为主,同时兼顾部分有一定技术含量和发展前景的岗位,为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的求职者提供更多样的选择。“我们与物业管理、养老服务等行业的用人单位密切联系,指导他们招聘、录用就业困难人员,享受补贴政策,减轻负担。”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平日里,公共职介部门同事在每月推介“公共招聘网”时也积极向企业人事宣传就业政策,鼓励引导他们招用本区的就业困难人员。
“我们公司会在采购、物业、行政等部门提供就业对接岗位。”上海飞力勋铖电气科技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主管钱凌此次参加了在嘉定区举办的就业援助月招聘会。她告诉记者,2012年企业就和嘉定区就业促进中心建立了联系,每个月基本人事都会带着岗位参与一次公共就业服务招聘会,“除了援助岗,我们还提供了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培养储备干部岗位。青年人也是我们的招聘对象。”钱凌说,除了与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提供岗位对接外,她也作为就业服务专家志愿团成员,多次在招聘会现场为职场有惑者提供职业指导。记者了解到,嘉定区公共就业活动现场通常会设置就业专家服务摊位,为应聘的求职者提供咨询服务。
“00后”待业者“勤训练”找工作
在1月进行的2019年上海市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暨宝山区就业援助活动专场(主会场)上,“00后”求职者小唐从招聘会开始一直待到了中午结束,在3个求职摊位上轮流排队等待面试。
“2018年从中专毕业后,我一直没找到工作。”小唐说她因为学历较低,本来丧失了求职信心。在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的职业指导师带领下,她“走入”了为期近两个月的宝山区“职业训练营”。“我有些微胖,本来没自信,一开始都不敢投递简历。”小唐告诉记者,她在训练营中,指导老师鼓励她发掘自身优点,增添了求职自信。如今可毫不胆怯在人事面前介绍自己,改变了不少。她如今已经“出营”了。记者在宝山区活动上了解到,面向青年待业人群,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提供了训练机制,为他们提供指导服务。
不同的就业困难人员各有其特性,宝山区就业促进中心也在服务中不断优化提供特色化就业服务。在“大龄求职者”就业服务中,就业援助员起到了一线对接需求,进行心理疏导。
49岁的张根弟住在宝山区。因她的丈夫早年过世,儿子患有精神类疾病,她为了照顾儿子一直没有正式工作。由于孩子康复医院费用高昂,她急需找一份稳定的职业。但多次参加招聘会后,她都因为年龄超标被“刷下来”。宝山区顾村镇就业援助员了解了张阿姨的求职困难后,给她提了几个建议。“建议你有目的性地投递简历,从你的工作经历和教育背景来看,理货员、保洁、护理员等岗位都比较合适。”就业援助员了解到张阿姨之前参加招聘会,看到哪个摊位人多,工资高就去投简历、面试,没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结果屡屡碰壁。“此外建议你调整心态,不要因为担心自己年龄偏大被拒绝,而害怕出去找工作,求职时不妨多关注民营企业和小公司的相关岗位。”援助员还从张根弟建立制作与面试技巧上进行了指导。一个月后,她顺利找到了工作,在小雨点幼儿园担任保育员。记者了解到,类似的就业援助案例在宝山区还有不少。通过就业援助员对辖区内的劳动力情况进行走访调查,摸清援助对象的就业状况,求职意向和服务诉求,对辖区内援助对象分类提供帮扶,使辖区内援助对象实现就业或处于积极的就业准备状态中,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聚焦就业援助对象提供精细化服务
在1月底,杨浦区2019年就业援助月主题日活动上,来自杨浦浣纱三村社区的小金与企业人事沟通、交流之后,初步达成了就业意向,并确认春节后将前往公司参加面试。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虽然是一级残疾聋哑人,但小金性格开朗,拥有大学学历,且具有系统管理员相关工作经验。成功达成心仪岗位意向后,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此次杨浦区就业援助月活动是由杨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杨浦区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主要面向地区劳动者提供精细化就业服务,尤其为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和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去产能职工、困难企业职工等提供重点就业服务。
主题日现场人头攒动,数百名青年前来寻找就业机会。据了解,活动共吸引了国有、民营、外资企业等各类性质的企业达30余家,提供了涵盖技能、服务及管理等行业领域共计90余个就业岗位,近700个就业职位。
“我们提供了社区配送员、副站长等岗位,现场不乏优秀的残疾人才前来求职,他们很有能力,且充满了工作的激情。”金轮椅孵化器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邹真国表示,今后将继续助力残疾人等群体就业,服务百姓民生。
据统计,当天共600余名求职者现场应聘,其中,残疾人占到三分之一。近200名求职者与用工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此外,活动仪式上,首次发布了杨浦就业服务的又一全新品牌“乐业空间”,这一地区基层就业服务平台和重要载体,将杨浦区域化就业服务推向纵深。
“送服务、送培训、送政策、送岗位”等丰富的援助手段和精准的服务内容也成为杨浦就业援助的特色和亮点。活动当天,为地区就业困难人员代表送上了岗位、颁发培训证书。同时,为2家录用残疾人就业的企业发放政策补贴,为地区上年度4家正式纳入就业见习基地的企业授牌。现场还特设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政策、就业援助政策、市就业指导专家咨询等专区,将政策宣传到一线、服务开展到一线、实效落实到一线。
值得一提的是,1月2日到1月31日就业援助月期间,杨浦区以摸清情况、帮扶到位、全面宣传为目标,持续为就业援助对象提供精准服务,共开展了14场各类就业主题活动,实现就业人数288人,帮助困难人员享受政策300人,提供各类咨询服务446人,营造全社会关心困难群众、帮助困难群众的氛围。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