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里,如何激发员工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华域皮尔博格有色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的做法是,将生活垃圾分类列入企业人才公寓积分考核,推动员工进行生活垃圾分类。
在梧桐坊小区,皮尔博格共承租了60多套青年人才公寓,有120多位企业青年员工居住于此。今年是郑昌浩入职的第3年,记者看到,虽然是个单身大男孩,但他租住的公寓房间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公寓房的公共位置有干湿两个垃圾桶,整体环境十分整洁。他和室友小孙都严格执行垃圾干湿分离,每天按照小区定时定点的时间段来投放垃圾。
除了有较高的垃圾分类意识外,企业制订的积分考核制度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激励。记者了解到,虽然入住公寓的员工在不定期“周转”,但只要入住,就必须遵守企业的规定。每个季度,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会对员工人才公寓的生活垃圾分类、卫生情况等进行积分考核,考核明确规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保持公寓卫生整洁等行为,可获得相应积分。考核结果会及时通报给企业的部门经理,考核不达标者,可能会被“退宿”,而考核成绩较好的员工,则能得到额外的奖品。
其实,在梧桐坊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工作之前,来自皮尔博格的这群青年员工就参与了社区的多场垃圾分类知识培训,还签订了“垃圾分类承诺书”。在垃圾分类正式实施之初,企业就为员工公寓配备了干湿垃圾桶。如今每个周末,青年员工还会与社区的志愿者一起参与“守箱”行动,不仅督促居住在社区内的其他员工做好垃圾分类,还协助志愿者鼓励社区居民做好垃圾分类。郑昌浩坦言:“入住公寓所有的员工,在这里都只是‘过渡’,早晚有一天,我们会走出公寓。但无论如何,这里都是我们在上海的一个温馨的家,我们也想为这里的环境出一份力,增加一份归属感。”
据介绍,梧桐坊小区是典型的农民动迁小区,这里的本地住户老龄化程度较高、出租房占比较高、人员流动大,原本居民参与小区事务的积极性相对较低。如今,在这群年轻人的带动下,小区居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率达到95%以上,投放准确率达90%,干垃圾减量30%。
嘉融媒记者:张怡
编辑:王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