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假孙女”带奶奶炒股赚钱,银行识破电信诈骗

日期:2019-12-10 作者: 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

俗话说“亲情是血浓于水”,通常骨肉至亲的话,人们总是深信不疑。最近嘉定81岁的周阿婆遇到了件奇怪事儿,“孙女”要带她炒股赚钱,但儿子却说这是电信诈骗,还惊动了警方。

11月27日上午10点,81岁的周奶奶带着身份证和银行卡来到农业银行嘉定支行营业厅,说要给“孙女婿”转账10万元,用来炒股,一周之内就10万元能变成20万元。他和“孙女”几天之内炒股就赚了80万元。

9af533e42eef4340b13850aa4b0cc833.png

“老奶奶当时就出示孙女的微信给我看,上面显示地方是广东,但孙女和孙女婿的电话和名字,老奶奶都说不记得了。还说从来没有电话联系过,都是微信联系的。我就觉得这孙女和孙女婿很可疑。”

银行工作人员猜测,周奶奶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赶紧报警。民警接报赶来,没想到周奶奶被“孙女”深度洗脑,身陷“电信诈骗”。

嘉定公安分局嘉城派出所民警杨锦辉回忆道,当时她就急着汇款,说孙女婿有内幕消息,盈利高达100%。但是打进的账户却是在天津的公司账户。

“老奶奶倔强得很,我前后说了大半个小时。就是听不进劝。”杨锦辉说道。

此时,“孙女”、“孙女婿”以名额有限为由,并且给周奶奶出示一个月投资获益80万元的截图,催促她汇款。

478600d995bf4351a615d60573c0ea81.jpg

于是,杨锦辉通过系统查找周奶奶的亲属关系,通知了她的儿子张先生。张先生赶到银行后,一眼就识破了电信诈骗。

张先生说,一周前周奶奶进入了一个炒股交流群,经常和群里的人聊天,他也没多想,结果竟被电信诈骗分子钻了空子。

192c2b905b6d4c738771c412f466fa41.jpg

“我也没太在意,觉得交流经验没啥不好,真没想到还和我妈攀起亲戚来了,就为了今天骗钱下的套。”张先生说道。

经过民警和儿子近一个小时的劝说,周奶奶终于发现了这是个骗局,放弃了汇款。

杨锦辉说,年末是电信诈骗高峰,针对老年人警惕性差的特点,骗子往往会采用先加微信进所谓的内幕群交流,再用套近乎、认亲戚的把戏,来骗老年人口袋里的钱。

“给她看自己的照片,自己孩子对照片,告诉她自己有家庭有孩子,不会是骗子,还给她看账单。但这些要么是网络图片下载的,要么p图p出来的。”杨锦辉说道。

 

电信诈骗常用手段

1、冒充各级领导招摇撞骗

2、冒充纪检监察机关实施诈骗

3、利用银行卡转账实施诈骗

4、冒充熟人诈骗

5、以提供股票、彩票资讯进行诈骗

6、发布虚假中奖信息诈骗

7、利用手机短信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相关费用

需提防八类“诈骗短信”

1、引诱式:复制手机卡可窃听电话

3、温情式:“温情短信”骗费不留情

3、权威式:来电要求转账,自称“公安局”、“法院”等

4、激将式:短信骂人激你回电骗费

5、利诱式:手机充值充200送300 话费两天就没了

6、提醒式:借银行名义向用户群发“消费短信”

7、瞄准下属:假冒书记电话诈财

8、瞄准领导:送你的钱务必打给我否则大家都不好过

9、苦肉计:家长收到诈骗短信 自称儿女要求汇款

10、惊喜式:以红十字会为幌子骗人捐款

警方提醒:

1、无论以何种理由要求你把资金打入陌生人帐户、安全帐户的行为都是电信诈骗犯罪。切勿上当受骗。

2、谨防冒充电信、公安、法院、检察院、税务、亲友,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信用卡消费、车祸出事、小孩绑架等各种名目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请勿上当受骗。

3、犯罪分子利用“任意显号”软件冒充电信、公检法、税务机关总机电话,以电话欠费、个人信息和信用卡涉嫌犯罪、购车退税为名提供“安全帐户”,要求汇转资金的,都是电信诈骗。切勿上当受骗。

4、陌生电话勿轻信,种种理由是谎言,“安全帐户”不安全,电话转帐是骗局。

5、“电话欠费”+“安全帐户”+“各种理由让你把资金转帐的行为”=“电信诈骗”。

6、需要申请贷款资金,需通过合法途径,不要盲目相信网站弹出广告及来历不明的电话。

作者:嘉融媒记者印沁沁、高杰,编辑:胡仪嘉

44d97e6757d64a7e88832412dc9e7110.png

来源:上海嘉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