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时隔20年,这款“自制药”又回来了!

日期:2020-05-08 作者: 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浏览:

十几元的感冒冲剂、几元的口腔溃疡膏……曾几何时,上海不少医院“自制药”因为疗效好、价格低成为市民青睐的“主打药”。但随着制药市场的发展,医院“自制药”受到冲击,逐渐淡出市场。

最近,嘉定首个院内制剂——由嘉定区非遗陈氏儿科创始人陈叔达研发的“金荞宣肺颗粒”正式上柜,这也是时隔20年后,该药再次与患者见面。

7e65e7e358458fef922021a07ac1041.jpg

昨天(5月7日),记者来到嘉定区中医医院药房,看到药剂师正在整理摆放刚上柜的“金荞宣肺颗粒”。这一场景,也勾起了现场部分市民的回忆,“我小时候和我女儿小时候都吃过这个药,断货了很久,没想到又重新回来了。”市民李女士说。

陈叔达.jpg

(资料图片)

说到这个药,老一辈的嘉定人一定不会陌生,深褐色的药液虽然难喝,却是治疗咳嗽的良药。据了解,“金荞宣肺颗粒”来源于组方麻杏石甘汤,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功效,由嘉定区非遗陈氏儿科创始人、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医生陈叔达研发。因为价格便宜、疗效好,上世纪90年代,该药成为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感冒咳嗽的常用药。2000年,“自制药”受到制药市场冲击,“金荞宣肺颗粒”也黯然下柜。

132e47558a2a753dfc0e9a30ffd1435.jpg

2017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中医自制药,这给“金荞宣肺颗粒”再次上柜带来了希望。考虑到汤剂不便于携带,医院与药厂对药的制法进行了改良,将原本的口服液改为颗粒。

“以前是60毫升一瓶,一天一瓶,临床反馈效果特别好。”嘉定区中医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江丽红介绍,该药的组方麻杏石甘汤是一个非常经典的药方,上世纪90年代以前是直接抓药的,那时,陈叔达老先生在古方的基础上,制作成了口服液,也成了医院的自制药剂。

de57603d784accba5a1e4b845484252.jpg

“目前,医院皮肤科、肺病科的几款药,也正在和药厂联合做一些研发工作,后期将陆续推出。”嘉定区中医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钱芳说。


作者:嘉融媒记者印沁沁、金晓辉,编辑:徐宇

8b046c8bd781480ebfd58908e0bbfb3e.jpg

来源:上海嘉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