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培养未来艺术家、科学家,这所学校的科技节点燃创意火花

日期:2024-05-21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

科技是理性的探索,艺术是情感的表达,当二者融合便会产生不一样的火花。昨天(5月20日),“奇思妙想•共创未来活力城”科技文化周开幕式在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举行,探索用科技与艺术共同描绘学生的成长轨迹。

无人机穿环、水火箭、激光宝盒、机甲大师挑战赛……在新城实验小学雁儿广场,同学们手持集章卡穿梭在15个科技项目之间,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来自三年级(2)班的黄爱惜同学在机器人投篮项目中不断调试着程序,技能点满满的操作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图片

“球进了!酷!”机器人将小球投入篮筐的一刹那,大家瞬间雀跃起来。黄爱惜介绍,她在拼搭机器时采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的方法,增大机械臂力量从而实现远距离发球,“如何在不同区域都能将球射到篮框里,编写程序和现场调试都要十分精准,我觉得既有挑战性又充满趣味性。”

此次科技节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对科技和艺术的兴趣,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才华和创意的舞台。启智创新实践社团的李龙羿同学展示了他设计的一套“游泳池安全防范系统”。“系统利用运动传感器来检测小朋友是否进入了水泵的危险区域,一旦检测到危险距离,系统会立即发出信号使水泵停止转动,从而避免小朋友的手被水泵卡住。”李龙羿说,他的设计灵感源于一则泳池安全问题的新闻,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能够减少类似事故发生。

图片

现场,新城实验小学特色校本课程“未来城市创造师”发布。该课程由学校各科教师共同开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角色,包括城市童行师、城市导览师、城市创意师、城市设计师和城市创造师等。“课程以学校建设的家居馆、交通馆、建筑馆等特色场馆为基础进行构建,不仅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而是强调学科间的融合。”新城实验小学信息科技老师徐婷婷介绍,例如,“城市童行师”主要面向一年级学生,孩子们在参观校园场所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未来校园地图,以此锻炼他们的动手实践和美术创新能力。

图片

“在今年的科技文化周里,我们还会开展一系列工作坊、讲座、展览和互动体验。学生们将有机会参与文创艺术创作,动手制作水火箭,甚至与人工智能合作完成艺术作品。”嘉定区新城实验小学校长顾剑表示,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出复合型多面人才,让学生们在学习、创造和实验中,成为未来的小小艺术家和科学家。

区政协副主席谢东升出席活动。

尾图.jpg

作者:撰稿司舒舒
编辑:武利荣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