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上海交通领域光伏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对“光伏+高速”的应用场景提出了具体建设要求。今年,G15沈海高速(嘉浏段)率先启动“光伏+高速”的应用场景建设。
近日,记者从G15嘉浏段高速管理方隧道股份城建投资了解到,继今年6月上海首个绿色服务区——朱桥服务区光伏并网发电后,管理用房、收费站等场景的光伏改造也已启动,预计下个月完成。
记者在G15沈海高速(嘉浏段)的管理单位——隧道股份城建投资嘉浏公司看到,公司管理用房的屋顶已架设起光伏板。施工方现场负责人路刚介绍,此次施工的办公区域共有4个屋顶,已安装97块太阳能光伏板,设计装机容量将达到55.38千瓦。“接下来我们将开始逆变器等设备的安装和整体调试,办公区域的施工预计本月24日全部完成。”路刚表示。
据了解,先期启动的嘉浏段的“光伏+高速”的应用场景包含朱桥服务区、公司管理用房、嘉西收费站三个区域。作为上海首个绿色低碳高速公路服务区,朱桥服务区在今年6月实现光伏发电并网,日均发电量可达500度左右,预计年均发电量可达20万度,能满足服务区日常一半以上的用电需求。
除管理房外,收费站顶棚的光伏板安装也已启动,隧道股份城建投资新能源业务组组长梁霄介绍,收费站顶棚和管理用房共将安装227块光伏板,建设容量将达到189千瓦每小时,产生的绿电可以满足收费站约60%的用电需求。“预计首年发电量可以达到近20万度,光伏组件的年利用小时数可以达到1051小时。可以为智慧收费站和智慧高速的大量设施,提供稳定的绿色能源供应。”梁霄说。
隧道股份城建投资表示,待项目全部完成后,服务区、管理房、收费站三个场景的日发电量将达到900度,每年共可节约标准煤炭138.7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8.75吨。
“我们还将持续拓展‘新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多元化应用场景,深入打造新能源领域‘投、建、管、运’一体化解决方案,持续探索费站及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的绿色低碳化改造,进一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梁霄表示。
效果图
作者: 撰稿张健 摄像王轶凡
编辑: 黄思为(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