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营商频道 > 经贸资讯 > 内容

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问世,能耗直降57%!

日期:2025-02-24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

在现代医疗领域,核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是极为重要的诊断手段。然而,这些价值数千万元的进口核磁共振仪有着一个严格的运行要求——永远不能关机。数据显示,一台1.5T磁共振的月耗电量约占医院总耗电量的1/4,如何切实有效地降低磁共振能耗,已然成为医疗行业亟待攻克的重要课题。

近日,在湖北省荆州市磁共振新技术论坛上,由嘉定企业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亮相。它首创碳化硅梯度放大器,最大化释放GPA性能,并搭载全新磁共振可持续性发展解决方案,可节省57%的能耗,助力绿色医疗建设。

图片

联影医疗全球首台碳化硅磁共振

传统的硅基半导体材料在面对高功率、高温、高频等极端条件时,逐渐暴露出性能上的局限。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SiC)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击穿场强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快等优点,能够满足在更苛刻条件下的应用需求。这与磁共振设备内的梯度功率放大器(GPA)对高效率、强功率、低能耗的严苛要求不谋而合。

在碳化硅材料的加持下,联影医疗首创SiC GPA,为磁共振设备赋予了新能源动力系统。碳化硅材料具有高电子饱和速度的特性,电子在其中传输时,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般畅行无阻,可降低器件损耗超60%。在实现相同临床效果的前提下,全序列功率降低幅度超过50%。

此外,碳化硅材料的低损耗特性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幅降低,且可以在更高温度下可靠运行,故其可以降低散热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尺寸。联影医疗通过SiC GPA和智能水冷系统结合的全新设计,水冷功率降低了40%,设备年能耗从300吨标准煤骤降至129吨,节能效果非常显著。

图片

同时,由于碳化硅材料可以在更小的芯片面积上实现更高的功率处理能力,相比硅器件,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这意味着磁共振GPA可以以更小的体积提供同等的输出功率。而它的低损耗特性也为散热结构的优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结合全新的散热设计,SiC GPA机柜尺寸可缩小至传统Si GPA机柜的一半,提升了医疗服务的灵活性和可及性。

app图片.jpg

作者:通讯员 唐凌斐,编辑:陈睿颖(通讯员)

来源: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