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EVDATA最新监测的数据,目前,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180万辆。车辆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其运行安全,尤其是长期使用后的“三电”系统安全,成为关乎城市公共安全与产业健康发展的焦点议题。
9月26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预警与检验”项目在上海国际汽车城EV-AI智行港启动。作为贯彻落实公安部主导发布的最新国家标准《GB/T 45688-2025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动态监测预警技术要求》的重要举措,该项目旨在构建覆盖“监测-预警-检验-维修”的全链条安全体系,为全国新能源汽车安全管理输出“上海模式”。
“大家可以看到,检测平台正在对车辆三电系统的核心参数进行同步采集与智能分析……”记者在刚启用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测”001号试点单位—EV-AI智行港体验站看到,一辆新能源车在连接充检一体机后,如同进入“体检中心”,短短几分钟,一份关于车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系统的深度“体检报告”便生成,任何细微的问题都无处遁形。
据悉,这场演示正是“上海市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预警与检验”项目中的 “线下精准检验”环节。
除了开发、布局高效的线下检测,项目更致力于织就一张覆盖广泛的“线上监测”网络。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陈杰表示,这张看不见的“防护网”,依托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可实时分析平台接入的超百万辆车的匿名化运行数据(如电压、温度、绝缘电阻等),如捕捉到异常征兆,便会提前发出风险预警,引导车辆接受线下精准诊断。
“传统的安全检测主要依赖定期的线下‘体检’,而该项目等于是会为每一辆新能源车建立一份‘动态健康档案’,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护的根本性转变。”陈杰说。
项目的顺利推进也有赖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与紧密的产业协同。活动现场,时代智慧科技(福建)有限公司与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中汽智检上海公司——上海车慧检新能源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汽车城,将进一步强化区域产业生态。
据悉,时代智慧是一家以电池服务为核心的科技企业,接下来,合作双方将共同创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产业生态升级”的双重价值,探索一套“线上监测”与“线下检测”深度融合的创新管理模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行业标杆。
时代智慧总经理助理、中汽智检副总经理孙晓培表示,企业将依托大数据与智能检测技术,充分发挥在动力电池服务与安全检测领域的技术优势,建立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动态预警与检验体系,填补目前在用车辆三电安全检测的业态空白,为市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
活动上,首批新能源网约车企业三电运行安全检验合作完成签约,推动安全标准在营运场景中率先落地。
“我们将从与市民出行息息相关的网约车领域启动试点,积累经验。”陈杰表示,项目将全力构建覆盖全市、实时高效的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动态预警与检验体系,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基石。
作者:撰稿:周玉林
编辑:沈天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