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市政府质量奖名单出炉,嘉定区2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上海凯泉泵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今天,小嘉带你走进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
“在多数人眼中,农业一直是靠天吃饭的行业,我们想在看似不可控的农业生产过程当中,摸索出一套标准化的技术和业务流程。”惠和种业董事长郏惠彪对企业在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深感欣慰。如今,惠和种业在实现育繁推一体化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量管理战略——“育得出、繁得好、推得开”。这套模式到底有什么样的质量秘诀呢?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被誉为农业的“芯片”。据了解,惠和种业主要产品为高质量蔬菜瓜果、鲜食玉米等农作物种子种苗,日常经营45种作物、400多个品种,被誉为国内“最全的蔬菜种子供应商”。
记者在企业分子育种实验室看到,分子试验技术员正在对鲜食玉米进行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工作人员介绍,这间分子育种实验室于2021年投入使用,拥有PCR仪、高通量研磨仪、高速冷冻离心机、凝胶成像仪等设备30套(台),可以对育成品种进行分子纯度鉴定和DNA指纹构建等遗传与分子育种相关实验,“在制种过程中,难免会有污染,通过分子纯度鉴定,可以确保育种的纯度足够,避免种性退化,然后把好的基因传给后代。”
为减少因天气因素,对种子收获脱粒入库储存造成的影响,惠和种业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技术改造,加装转轮除湿机组。通过转轮设备对空气进行抽送,使潮湿空气中的水分被抽吸,循环运转除湿,从而降低空间的湿度。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天气因素对种子水分影响,进一步促进种子质量提升。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已在全国不同生态带建设17个新品种测试点。“我们制定并持续优化新品种试验评价技术流程,对新品种进行鉴定、品比,年试验新品种超过2000个。”郏惠彪介绍,通过技术攻关,他们还解决花期不遇、种子爆裂等制种难题,不断提高生产种子产量和质量。
与时俱进,营销市场“推得开”
据悉,上海市质量金奖是上海市质量管理领域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
郏惠彪告诉记者,在“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高质量发展管理模式”中,“推得开”这一环节在审定过程中,最受评委青睐。“优良品种不仅要卖得出去,而且又要优质优价卖得好,如何形成标准化、流程化的销售模式,这是我们最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农民实现增产又增收的一大关键。”郏惠彪说。
过去,在品牌营销方面,种子行业常常被诟病“落后”。“我们原来的模式就是将种子卖给经销商,经由经销商卖给农民,农民自己再想办法向市场推广,这样一来,销量问题实际上无法得到保障。”郏惠彪坦言,如今,种植端与消费端都围绕种子发生了变化,“我们参考电商的销售模式,尝试将种子、产品、销售串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打响品牌力。”
以惠和种业的招牌产品“贝贝南瓜”为例。在种植方面,由惠和种业提供良种、栽培技术、生产标准,指定生产基地;在销售方面,也由惠和种业对接销售平台。“这样一来,农户有订单,敢种;电商平台,看中品质保证,敢收购。我们种子的销售也十分稳定。”郏惠彪说,“贝贝南瓜”推出后,有消费者反馈“贝贝南瓜的颜色能不能再丰富一点”,于是,惠和种业又培育出了“白贝贝”迷你南瓜,刚一推出就有电商平台谈下了专销权。
据悉,利用互联网、终端生鲜平台等新业态,惠和种业开拓电子商务销售和全产业链营销模式。截至目前,惠和种业已与35个国家139家种子公司建立贸易关系,每年出口各类种子20余种近200吨。
郏惠彪表示,将以此次获评上海市质量金奖为契机,在“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高质量发展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绘就“国际化、数字化、社会化”的企业发展蓝图,不断前行,将惠和种业建设成为中国蔬菜种业真正的标杆企业。
作者: 席凌燕、张晓冬
编辑: 唐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