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雨水回归,短时强降水天气突发性强、降水强度大,给城市风险预测和应急处置带来考验。近日,记者获悉,嘉定区城运中心的“一网统管”防汛防台态势调度4.0场景上线,整合升级了分析预警、研判等关键功能,给防汛工作筑起更坚实的屏障。
“预警显示,金沙江西路万佛寺南大门道路易积水,请核实。”“收到!”
9月9日上午,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数字体征大屏,关注全区数据预警。除了在建工地、下立交、河道水位等常规防汛重点信息外,道路和小区的积水点位也被纳入监测范围。
嘉定区城运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姚骏以介绍,道路和小区积水点位监测是此次平台更新的重点之一。针对近期降雨易积水的区域,平台可通过算法自动识别积水,一旦发现大面积积水,就会触发预警,并在人工核实后启动处置流程。
“目前我们已经整合130多个道路和小区的积水点位,主要填补了居民区和交通干线的积水监测空白,形成‘下立交+河道+道路小区’三位一体的监测网络,在实际工作中能大大提高我们发现隐患问题的效率。”姚骏以说。
高效协同处置的实现,也离不开系统集成的有力支撑。据介绍,此次升级,平台不仅新增“防汛工单”板块实时整合多渠道市民反馈问题,还依托AI大模型技术,构建起防汛应用版“城运大模型”。
记者注意到,在防汛工单上,市民热线、消防救援、电力抢修等多渠道的反馈问题实时更新,一目了然。从问题接报到处置反馈,所有信息都有记录。如果想要详细了解“雨情”“风情”“水情”,只需点击“城运大模型”,每日的综合汛情等关键信息便能通过“一键查询”快速获取。
“防汛工单可以形成汛期多元灾情综合信息库,给后续分析研判、优化防汛策略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一键查询’功能则可以整合每日的综合汛情,并及时导出生成日报,帮助我们提高防汛工作的效率。”姚骏以补充道,“接下来,我们也会根据防汛有关部门的使用反馈与最新的防汛要求,不断优化搜索结果,确保AI技术在实战中发挥最大效能。”
作者:撰稿:戴懿昕 摄像:汪舰
编辑:常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