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
发文日期: | 2016年12月23日 | 主题分类: | 季度分析 |
关键词: |
2016年嘉定区秋粮生产形势分析
按照我区秋粮测产工作方案,嘉定区2016年秋粮入户调查工作已经完成,现将我区秋粮生产及实测产量情况总结如下:
一、2016年秋粮基本情况
2016年嘉定区秋粮播种面积为76851.6亩,增4.6%,总产量 4.3万吨,比去年增3.7%,水稻平均单产为563公斤,比去年减0.9%。按品种分:常规稻48961亩,比去年减少573.7亩,减1.2%;杂交稻27890.6亩,比去年增加3983.6亩,增幅16.7%;按种植方式分:机插秧面积30633.4亩,占比39.9%,机直(穴)播面积37021.4亩,占比48.2%,人工直播面积9196.8亩,占比12%。机械化播种面积(机插秧、机直播及机穴播)总计67654.8亩,比去年增加22.4%;全区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点面积32018亩,占全区总面积的41.7%。
二、2016年秋粮实测产量情况
从7个村60家农户入户调查情况看,秋粮平均亩产为566.3 公斤,比去年571.6公斤,减少 5.3公斤,减0.9 %。
农业部门理论测产呈现“二增一减”。经区农技部门对全区水稻理论产量测定结果显示,今年我区水稻有效穗20.7万/亩,较去年22万/亩,减1.3万/亩;每穗实粒数124.7粒,较去年增5.2粒;千粒重26.7克,较去年增0.3克。理论产量691.8公斤/亩,较去年减0.1%。
再结合各镇和区农委上报的数据综合评估,经测算,今年我区水稻平均单产为563公斤/亩,比去年减少5公斤/亩,水稻单产减0.9 %。
三、影响因素分析
(一)气象因素
尽管自6月19日进入“梅雨”季节以来,以阴雨天气为主,降雨量大,暴雨极端气候现象频发,导致田间积水现象普遍等情况对秋粮生产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夏熟作物熟期提前,绿肥和休闲田面积较多,今年水稻的播栽期较为适宜,整体好于预期。据6月29日全区苗情调查汇总,本期苗情特点表现为:分蘖发生较快,株高偏高,叶龄进程略快,总体长势正常。
出梅后温度较高,光照充足,有利于水稻生长。据“大暑”节气全区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分蘖发生趋缓、生育进程较快,不同田块苗情差异大。
“大暑”节气以来,光照充足,持续高温,对水稻生长较为有利。据“立秋”节气全区苗情汇总,本期苗情总体特点表现为:无效分蘖逐渐消亡,总苗数比往年减少,生育进程略早,不同类型苗情有所差异。
(二)种植基础
从水稻播种日期来看,今年播种高峰出现于6月13-15日,和去年类似(详见图1)。随着机插秧及机直播面积的扩大,同时秸秆还田、种子处理、适期播栽、一种就管等技术措施得到加强,总体来看今年我区水稻种植基础较好,符合高产栽培要求,为水稻的生长打下了良好基础。经统计,全区水稻生长群体起点(基本苗)为7.2万/亩,较去年减1.4万/亩。
图1、2015年与2016年我区水稻每2-4天播种面积变化分布
(三)田间管理措施
从全生育期来看,今年我区水稻田间管理到位,尤其是关键阶段、关键环节的管理。水稻病虫害总体控制较好,前期防治质量不理想、密度过高、肥料过多、搁田不到位的田块纹枯病发生情况较重,个别品种有稻瘟病发生。
(四)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2016年我区共建立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万亩示范带1个,面积22448.78亩;千亩示范片3个,面积5800亩;百亩示范方32个,面积3769.22亩;创建实际面积为32018亩,占全区水稻总面积的41.7%。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区域内水稻管理科学到位,从田间长势、增产潜力上均好于其他田块,树立了生产典范,为促进我区水稻平衡大面积生产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总体判断
今年我区水稻种植基础较好,适期播栽的田块比例高,播种质量好,栽培配套技术到位,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受机插秧、机直播种植面积比例提高等因素影响,有效穗比去年减少1.3万/亩,总粒数增4.0粒/穗,结实率涨(比去年高5.2个百分点)。总之,今年水稻生产条件利弊相间,属于正常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