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
发文日期: | 2017年04月17日 | 主题分类: | 季度分析 |
关键词: |
嘉定区2016年“四上”企业从业人员状况分析
一个地区的从业人员状况不仅可以看出该地区就业情况与人口变动情况,而且可以反映当地产业结构转型情况和行业发展状况。本文以 “四上”企业注12016年年报数据情况为依据,对全区从业人员发展变化情况作简要分析:
一、基本情况
(一)从业人员总量略有下降,外省户籍人员体量大
2016年,全区共有“四上”企业2186个,从业人员年末总人数41.73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54万人,同比减少1.3%。其中女性15.43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7.0%;外省市户籍人员26.1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0.4%,占从业人员总数的62.5%(见图1)。
图1 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基本情况表
按人员类型分,在岗职工35.57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1.74万人,同比增长5.2%;劳务派遣人员4.77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2.27万人,同比减少32.2%;其他从业人员1.38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89人,同比减少1.4%。
(二)专业技术人员略有增加,商业服务业人员增长较快
按职业类型分,专业技术人员5.68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5.7%;商业服务业人员4.61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6.8%;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6.89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2%;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分别为3.26万人和21.30万人,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分别为0.6%和8.4%。
二、主要特点
(一)就业结构逐步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全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逐步减少,从业人员数从34.76万人减少至30.59万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从81.6%减少至73.3%。因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劳动力转移使得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减少明显。
反观第三产业,在电子商务等服务业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商业、房地产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均有所增加,2013年至2016年全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步增加,从业人员数从7.86万人增长至11.14万人;占总人数的比重从18.4%增长至26.7%(见图2)。
图2从业人员年末人数分产业类型占比情况
(二)内资企业占比大,外资企业规模大
近年来,我区“四上”企业中内资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2016年,全区内资企业共1529家,占“四上”企业总数的69.9%,从业人员23.33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55.9%。内资企业虽然企业数与人数占比大,但平均每个内资企业从业人员数为152人,以小型企业居多。外商投资企业431家,比上年同期减少22家,企业数虽有所减少但在吸纳从业人员上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从业人员数共13.70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为32.8%。平均每个外商投资企业从业人员数高达318人,几乎都属于大中型企业的范畴 (见图3)。
图3 “四上”企业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从业人员占比情况
(三)劳务派遣人员逐步减少,在岗职工占比有所增加
2016 年3 月 1 日起,根据《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的规定,企业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 10%,使得许多长期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企业纷纷作出调整,因而受劳务派遣新规影响,2016年全区劳务派遣人员呈现减少趋势,至2016年末我区“四上”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为11.4%。企业或将先前的劳务派遣人员转为在岗职工,或重新招聘在岗职工或者其他从业人员,如退休返聘、兼职人员和第二职业者等,或解除劳务派遣协议以劳务分包形式将工程或者生产线转出。
从数据趋势看,2014年末至2016年底随着企业劳务派遣人员的不断减少,劳务派遣人员从8.59万人下降至4.7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从19.2%下降至11.4%;另一方面在从业人员总数略微减少的情况下,在岗职工从业人员数从34.53万人增加至35.57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比重从77.4%上升至85.3%。除此以外,也有不少企业将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变相减少劳务派遣规模, 2016年年末企业直接管理的劳务外包人员年末人数共1.95万人(见图4)。
图4 “四上”企业劳务派遣人员和在岗职工占比情况表
(四)高学历从业人员相对较少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全社会都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多技能人才。从学历看,2016年,全区“四上”企业从业人员中研究生及以上人员为1.30万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3.0%;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6.4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5.3%;而大学专科、高中中专及技校、初中及以下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6.0%、33.1%、32.4%。
注释:
[1]“四上企业”: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等这四类规模以上企业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