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
发文日期: | 2017年04月28日 | 主题分类: | 季度分析 |
关键词: |
嘉定区2016年企业创新调查分析
为了全面深入了解企业创新活动现状,按照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我局对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行业1703家企业进行了企业创新情况调查。现根据2016年度创新调查结果对全区企业的创新发展现状作简要分析。
一、企业创新调查问卷
(一)产品创新
1、企业向市场推出新产品或服务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为23.1%,未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占比为76.9%。
451家服务业企业中,向市场推出全新的或具有重大改进的功能或特性服务的服务业企业占比为6.9%,未推出的占比为93.1%。
2、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合作对象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企业在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时,选择由本企业独立开发的占比为65%,选择与集团内其他境内企业合作开发的企业占比为7.9%,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开发的企业占比为6.6%(见图1)。
图1 企业开发新产品或服务的合作对象分布图
(二)工艺创新
1、企业采用新的生产工艺、辅助性活动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采用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工艺的企业占比为22.3%,未采用的企业占比为77.7%。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辅助性活动(如采购、物流、财务、信息化等)的企业占比为17.5%,未采用的企业占比为82.5%。
2、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合作对象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在进行工艺创新时,选择由本企业独立开发的企业占比为59.9%,选择与其他境内企业合作开发的占比为8.3%,选择与集团内其他境内企业合作开发的占比为7.9%,与境内高等学校合作开发的占比为5.5%(见图2)。
图2 企业进行工艺创新的合作对象分布图
(三)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情况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在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时,25%的企业会选择由本企业自行承担进行研发活动,20%的企业会为实现产品(服务)创新或工艺(流程)创新而进行人员培训,16%的企业会为此购买(或自制)机器、设备、软件、土地、建筑等(见图3)。
图3 企业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情况分布图
(四)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创新信息来源
企业将认为对自身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影响较大的信息来源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序。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一的信息来源中,来自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占比最高,为29.3%;其次为企业内部信息,占比为25.2%;排名第三的为来自行业协会的信息,占比为8.9%(见图4)。
图4 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创新信息来源重要程度分布图(一)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二的信息来源中,位居榜首的依然是来自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占比为24.8%;其次是来自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占比为18%;排名第三的是企业集团内部的信息,占比为8.7%(见图5)。
图5 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创新信息来源重要程度分布图(二)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三的信息来源中,排名第一的是来自竞争对手或同行业其他企业的信息,占比为16.7%;其次是来自商品交易会、展览会的信息,占比为13.3%;排名第三的是来自客户或消费者的信息,占比为10.7%(见图6)。
图6 产品(服务)或工艺(流程)创新信息来源重要程度分布图(三)
(五)知识产权及相关情况
2016年,企业在保持与提高创新竞争力方面采取了众多措施。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采取最多的是申请专利,占比为36%;其次是对技术进行内部保护,占比为17%;排名第三的是申请注册商标,占比为12%,企业在形成了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与应用难以复制的复杂技术分别占比为11%与10%(见图7)
图7 知识产权及相关情况分布图
(六)产品或工艺创新的阻碍因素
2016年,全区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企业将认为对自身开展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产生较大阻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进行了排序。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一的阻碍中,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这一因素占比最高,为24%;其次为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占比为21%;排名第三的是暂时没有进行创新的必要,占比为15%(见图8)。
图8 产品或工艺创新的阻碍因素分布图(一)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二的阻碍因素中,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这一因素占比最高,为25%;其次是缺乏技术方面的信息,占比为19%;排名第三的是创新费用方面成本过高,占比为14%(见图9)。
图9 产品或工艺创新的阻碍因素分布图(二)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三的阻碍因素中,排名第一的是不能确定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占比为15%;其次是缺乏人才或人才流失这一因素,占比为12%;排名第三的是创新成果易被竞争对手低成本模仿,占比为11%(见图10)。
图10 产品或工艺创新的阻碍因素分布图(三)
(七)营销创新
1、企业采用全新的产品外观设计、新的推广手段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采用全新的产品外观设计或包装(不包括对产品功能和使用特性的改变)的占比为11.5%,未采用的企业占比88.5%。
在产品推广上采用了新的媒体、技术或手段(如新型广告媒体、全新品牌形象、推出会员卡等方法的首次使用)的占比为9.6%,未采用的企业占比90.4%。
2、企业在产品销售渠道上采用新方式、产品定价上采用新方法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产品销售渠道上采用了新方式(如电子商务、直销、特许经营、独家零售等方法的首次使用)的企业占比为10.7%,未采用的占比89.3%。在产品定价上采用了新方法(如自动调价、折扣系统等方法的首次使用)的占比为10%,未采用的企业占比90%。
(八)企业家团队信息
1、企业家年龄、学历分布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按年龄分:50岁以下的企业家占比为71%,50-59岁的企业家占比为23%,60岁以上的企业家占比为6%(见图11)。按学历分:本科及以上的企业家占比为67%,大专的企业家占比为20%,其他教育程度的占比为13%(见图12)。
(九)企业集团总部对创新活动的作用
1、企业集团总部所在地及其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集团总部所在地位于上海的占比最高,为61.7%;其次是境外,占比为23.9%;境内其他城市排名第三,占比为8.1%;在北京的总部占比为6.4%。企业在开展创新活动时,集团总部不参与创新活动的占比最高,为35.5%;其次为由总部主导,占比为23.5%;排名第三的为集团总部全权负责,占比为20.2%(见图13)。
图13 企业集团总部在创新活动中的作用分布图
2、企业集团总部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
此次调查对企业集团总部在参与创新活动时,主要参加方面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名。数据显示,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认为重要程度排名第一的方面中,设定创新方向或制定创新计划占比最高,为65.6%;其次是提供创新信息,占比为13.8%;排名第三的是提供创新所需资金或其他物质条件,占比为7.8%(见图14)。
图14 企业集团总部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重要程度分布图(一)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二方面,提供创新信息排名最高,占比为36.6%;提供创新所需资金或其他物质条件排名第二,占比为26.2%;排名第三的是提供创新人才或相关人力资源培训,占比为20.9%(见图15)。
图15 企业集团总部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重要程度分布图(二)
在重要程度排名第三方面,提供创新人才或相关人力资源培训排名最高,为31.6%;提供创新所需资金或其他物质条件排名第二,占比为23.3%;排名第三的是其他(如组织协调、联络接洽、宣传活动等)占比为19.8%(见图16)。
图16 企业集团总部参与创新活动的主要方面重要程度分布图(三)
二、企业创新调查企业家问卷
(一)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的作用
数据显示,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50.8%的企业家认为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30.5%的企业家认为有着重要的作用,18.7%的企业家认为不起作用。并且,企业家认为,在四大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中,产品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最大,占比为43%;其次为工艺创新,占比为22.1%;组织创新为21.2%;营销创新占比最低,为13.7%。
(二)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程度
1、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64.4%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12.5%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23.1%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73.5%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与认为办理手续繁琐的企业家数量相等,占比均为7.8%(见图17、图18)。
图17税收优惠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18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2、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63.3%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10%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26.7%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83.9%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6.5%、认为办理手续繁琐的占比为5.2%(见图19、图20)。
图19 减免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20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3、企业研发活动专用仪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42.8%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20.8%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36.3%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69.6%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11.8%、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11%(见图21、图22)。
图21加速折旧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22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4、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技术转让减免所得税优惠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42.8%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17.5%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39.7%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78.4%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12.1%、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6.6%(见图23、图24)。
图23优惠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24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5、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36.2%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17.8%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46%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75.5%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16.1%、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4.6%(见图25、图26)。
图25税收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26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6、鼓励企业吸引和培养人才的相关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51.1%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21.9%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27%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46.4%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28.4%、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17%(见图27、图28)。
图27人才相关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28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7、金融支持相关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41.7%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24.5%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33.8%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53.8%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24.2%、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10.6%(见图29、图30)。
图29 金融相关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30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8、创造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相关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59.3%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15.8%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24.9%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61.9%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20%、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7.7%(见图31、图32)。
图31相关产权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32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9、优先发展产业的支持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43.9%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22.3%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33.8%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59.9%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29.3%、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4.7%(见图33、图34)。
图33 产业支持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34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10、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各项政策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企业中,39.7%的企业家认为此政策对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有效果,22.4%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效果不明显,37.9%的企业家认为政策无效果。选择效果不明显与无效果的企业家中,51.4%的企业家选择了不具备资格、不知道此政策的占比为35.5%、认为吸引力不足的占比为8.2%(见图35、图36)。
图35推进创业等政策效果分布图 图36选择“不明显”、“无效果”原因分布图
(四)企业为今后几年的发展制定了创新战略目标
2016年,在1703家被调查的企业中,为企业今后几年的发展制定了创新战略目标的占比为55.2%,未制定计划的占比为44.8%。在940家制定新战略目标的企业中,44.6%的企业主要战略为增加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竞争力,22%的企业为赶超同行业国内领先企业,14.5%的企业为保持现有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经营状况(见图37)。
图37 企业为今后几年发展制定的创新战略目标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