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7年06月01日 主题分类: 季度分析
关键词:

嘉定大学生就业整体满意度较高 创业意愿不强

发布时间:2017-06-01 浏览次数: 【字体:


为及时了解嘉定区近5年毕业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变动趋势,以及创业意愿和能力,根据总队相关调查方案,嘉定区开展了历届高校毕业生跟踪调查,以期为公共就业服务部门的就业扶持工作提供依据。

一、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250份。性别分布方面较为平均,其中女性142名,占比56.8%,男性108名,占比43.2%。学历方面,本科生152名,占比超过一半,为60.8%;大专生94名,占比37.6%;研究生4名,占比1.6%。学校类型方面,有30名调查对象毕业于985或211大学,占比12%,有94名调查对象毕业于大专或高职院校,占比37.6%,剩余126名调查对象毕业于其他大学,占比为50.4%。在调查对象的专业类型方面,调查对象的专业类型分布比较广泛,其中占比排名前三的是管理学类(22.4%)、农学类(18%)和经济类(12.4%)。毕业以前,绝大多数调查对象的政治面貌是共青团员,占比73.6%,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有44名,占比17.6%,群众占比较少,仅有8.4%,25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1名调查对象政治面貌为民主党派。

二、初次就业薪酬待遇成首选,专业背景是第一要素

调查显示,250名调查对象中,初次就业的签约时间主要集中在毕业后半年以内,有118名调查对象在毕业后半年内签约,占比48.2%,68名(27.8%)调查对象在毕业前半年以内就找到了工作,毕业前半年以上和毕业后半年以上签约的调查对象较少,分别占比11.8%和13.1%。

大学生初次就业倾向于在家乡民营或私营企业就业,薪酬期待合理,发展前景较好。调查对象初次就业签约单位的性质分布比较均匀,各类型单位均有调查对象选择,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民营或私营企业,选择人数为84人,占比34.3%, 紧随其后的是国有企业,选择人数为53人(21.2%),外资企业和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占比几乎相同,分别为19.6%和19.2%。值得一提的是在250名调查对象中,仅有两名调查对象选择自主创业。

在大学生最关心的收入薪酬方面,调查发现初次就业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集中在3000-6000元内,在这一区间内的调查对象占到了71%,有174人,且有相当一部分调查对象(12.2%)收入低于3000元,有30人。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仅有5.7%,为14人。在发展前景方面,初次就业后一年内得到加薪或晋升的有113人,占比45.2%;第二年加薪或晋升的有38人,占比15.5%;第三年加薪或晋升的有8人,占比3.3%,仅有2人五年及五年以上得到加薪或晋升。超过一半(62.9%)的调查对象在工作后没有参加过学历学位教育。在初次就业的单位所在地选择方面,大学生倾向于在家乡所在地寻找工作,由于本次调查对象全部来自上海地区,故而绝大部分调查对象242人(98.8%)选择在上海就业。

大学生初次择业最看重的三个因素是薪酬和福利待遇(195人选择)、工作地点(130人选择)和发展前景(116人选择)。回过头看,调查对象认为初次就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前四名是专业背景(56%),对收入待遇要求合理(45.6%),有工作和实习经历(41.6%)和具备相关资格证书(40.8%)。这提醒高校首先应当加强专业背景的教育,其次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另外也要多提供实习机会。

三、当前就业整体工作满意度较好,近四成就业者有跳槽经历

当前整体就业情况良好,少数待业者待业原因多样。229名(91.6%)调查对象目前处于就业状态,选择继续学习的仅有6人,占比2.4%,但是处于待业状态的也有15名调查对象,值得相关部门关注。在待业的调查对象中,待业原因比较多元化,但集中在尚未找到工作、薪资待遇不满意或对职业没有兴趣这三方面。

在工作满意度方面,整体工作满意度较好,118名调查对象(76.4%)显示出了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其中很满意的调查对象有24.9%,另有21.4%调查对象认为当前工作一般,仅有5名调查对象对当前工作不满意。具体而言,在很多方面,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人数占比都达到了70%以上,表现出了较好的满意度。如工作稳定性方面,满意占比为77.7%;工作地点方面,满意占比为76.8%;行业或职位发展前景方面表现较好,满意占比为73.4%。有71.6%的调查对象在工作与自己的兴趣性格相符方面比较满意;企业文化和工作氛围方面,满意度也达到了75.5%;单位性质方面,满意占比也有76.4%;社会地位方面,也有72.9%的满意度。值得注意的是最低的满意度出现在专业对口方面,占比仅有59.4%。而与主流问题相同的是,薪酬和福利待遇方面,满意占比也较低为65.2%。在工作满意度较好的情况下,大多数调查对象186名(81.2%)在今年内没有调换工作的打算,剩余43名调查对象打算在今年调换工作,占比18.8%。

毕业生工作稳定性一般,为追求更好的薪酬和发展前景跳槽。有86名调查对象有过调换工作的经历,占比37.6%,但大多集中在调换一次,仅有1名调查对象调换过4次及以上的工作,大部分调查对象的工作稳定性较高,从毕业至今有62.5%的调查对象没有调换过工作。在有过调换工作经历的调查对象中,调换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有84人(33.6%)是为追求更好的发展前景,82人(32.8%)是为了追求更好的薪酬待遇,还有20人选择了对原单位工作环境不满,18人选择了对原工作不感兴趣。在工作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方面,专业与工作对口的调查对象占到28.8%,另有16.6%的调查对象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这也提示高校应当加强专业教育,对口就业岗位需求。

四、大学生创业意愿较为保守, 政策宣传和扶持亟待加强

在被调查的250名已毕业大学生中,近两年没有创业打算的有224名,占比89.6%,仅有26名毕业生打算创业,占比10.4%。调查显示,不想创业的原因比较多样,但是最主要的原因集中在资金问题上,在没有创业打算的224名毕业生中,有50人认为资金问题是自己不想创业的首要原因,其次是经营管理经验的缺乏(16.5%),风险大害怕失败(16.1%)和缺少创业方向(15.6%)这三个原因。而促使26名调查对象有创业打算的原因中,有19名调查对象是因为有创业项目而打算创业,14名调查对象是因为有合适的团队或合作伙伴而选择创业,另有13名调查对象选择了追求梦想实现抱负。

在打算创业的26名调查对象中,仅有4名调查对象有过一次创业经历,22人表示之前没有过创业经历。这也反映出打算创业者目前很多都还只是停留于计划阶段。而26名计划创业者的项目来源显示出了丰富性,8名计划创业者的创业项目来源于朋友间的思想碰撞,7名计划创业者表示创业项目与已有的工作经历有关。创业项目也同样来源于新出现的科技进步或商机等,但数量不多,仅有5人选择。在资金方面,15名计划创业者表示能承担10-50万元的自主创业资金,9名计划创业者仅能承担10万元及以下,仅有2名计划创业者能承担50万元以上的创业资金。这反映出当前创业者的资金匮乏问题仍然较为严重。

政策扶持方面,在26名打算自主创业的被调查对象中,只有9人了解相关创业扶持政策,剩余17人表示对此并不了解。仅有1人了解创投母基金,6人了解天使基金,没有调查对象享受过创投母基金或天使基金。究其原因,超过一半(57.7%)的创业者表示是因为不了解。

大学生创业形势表现出了整体的严峻性,打算创业的大学生少,对政府相关扶持政策不了解,惧怕风险、资金匮乏等问题仍旧是阻碍大学生创业的绊脚石。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创业扶持政策和相关支持基金的宣传,深入了解创业者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点对点的精准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