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18-00020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18年03月02日 主题分类: 季度分析
关键词:

2017年嘉定区商业运行情况分析

发布时间:2018-03-02 浏览次数: 【字体:


2017年,全区商业运行态势总体平稳、稳中向好,部分商业指标回暖趋势明显,汽车消费稳中缓升,商业综合体蓬勃发展,电商拉动作用逐渐减弱,传统商业转型升级亟待推进。

一、商业主要指标情况

(一)商品销售总额

2017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6220.1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属地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231.2亿元,同比增长21.9%。限额以上企业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800.4亿元,同比增长22.6%,占属地商品销售总额的86.7%。

从增幅看,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累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1.6%、18.4%、21.3%和21.9%,除二季度稍有回落,其余各季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幅,但全年增幅仍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见图1)。 

图1   2017年各月属地商品销售总额及同比增速

20e6adc6338e4e3685745c0332a5e616.jpg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017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44.1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794.3亿元,同比增长3.5%,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76.1%。

从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1002.0亿元,同比增长5.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42.1亿元,同比增长20.2%。从绝对值看,由于京东“6•18店庆活动”以及“双十一”节日效应,6月和11月是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高点,当月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06.5亿元和118.4亿元(见图2)。

图2   2017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同比增速

e03df366b48644df852a83fb505779c5.jpg

二、商业经济运行中的主要亮点

(一)重点销售企业贡献突出

2017年,全区208家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年销售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重点商业企业40家,占限额以上企业数的19.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542.1亿元,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比重为89.0%(见表1),对商品销售总额增长贡献率达81.4%。

表1   2017年重点商业企业情况表

指标

企业数

(个)

销售总额

(亿元)

销售总额

占全区比重

(%)

合计:

40

5542.1

89.1

销售总额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17

119.0

1.9

10-50亿元

(不包含50亿)

11

195.8

3.1

50亿元以上

12

5227.3

84.1

(二)汽车市场需求较旺

受政策导向等因素的影响,汽车市场较快发展。2017年,全区实现汽车产业销售额3635.9亿元,同比增长10.6%,占全区商品销售总额比重为58.5%。

面对汽车消费市场的激烈竞争,全区限额以上4S店积极开拓业务,促进销售增长,2017年累计实现汽车零售97.8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0.2个百分点。2017年累计售出新能源车2648辆,实现销售额4.5亿元,同比增长191.0%(见表2)。

表2   2016-2017年汽车销售情况

项目

2017年

(亿元)

2016年

(亿元)

同比增长

(%)

汽车行业销售

3635.9

3288.9

10.6

新车批发

3366.4

3046.1

10.5

新车零售

97.8

88.7

10.2

#新能源汽车

4.5

1.6

191.0

汽车零部件销售

171.7

154.1

11.4

(三)平台经济继续向好

近年来,全区平台经济稳步发展,纳入限上商业统计的平台企业共5家,2017年共实现平台交易额994.3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2家为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数量占全市重点网上交易平台的40%,2017年实现平台交易额860.2亿元,同比增长4.1%。

跨境电商运营平台“嘉境通”作为全区重点关注的平台企业,在政策大力扶持下稳步发展,截至2017年底,平台上交易商户已达22家。

(四)商业综合体增长快速

2017年,全区共开业的10个商业综合体和1条新型商业街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4.0亿元,同比增长37.3%,若剔除2017年新增的1个商业综合体,同比增长33.6%。

(五)住宿和餐饮业发展持续

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额19.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客房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7.4%;餐费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1.2%。

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通过网络实现的客房和餐费收入分别为1572万元和88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72.7%和223.6%(见表3)。

表3   2017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

指标

2017年
  (亿元)

2016年

(亿元)

同比增速

(%)

营业额

19.9

17.9

11.3

  客房收入

3.1

2.9

7.4

其中:通过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

0.2

0.04

272.7

  餐费收入

16.3

14.7

11.2

其中:通过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

0.08

0.03

223.6

其他收入

0.5

0.3

48.0

三、商业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新增企业贡献不明显

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共208家,其中新增企业16家,占限额以上企业数的 7.7%,累计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09.5亿元,占全区销售额比重仅1.7% (见表4)。在新增的16家企业中,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企业仅3家,占新增企业数的18.7%,新增企业发展规模小,规模效应相对较低,对全区销售额拉动作用有限。

表4   2017年新增企业情况表

指标

2017年

企业数

(个)

占新增企业数

(%)

销售总额

(亿元)

销售总额

占全区比重

(%)

合计:

16

100

109.5

1.7

销售总额

5亿元以下

(不包含5亿)

12

75.0

14.2

0.2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1

6.3

6.6

0.1

10-50亿元

(不包含50亿)

3

18.7

88.7

1.4

(二)重点零售企业动力不足

2017年,全区年零售额1亿元及以上的重点零售企业共40家,比2016年减少2家。重点零售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755.4亿元,同比增长2.7%,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2.4%,增幅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3个百分点,拉动全区社零额增长仅2.0个百分点(见表5)。

表5   2017年重点零售企业情况表

指标

企业数

(个)

社零额

(亿元)

增长

(%)

占全区比重(%)



合计:

40

755.4

2.7

72.4


社零额

1-5亿元

(不包含5亿)

27

61.4

2.3

5.9


5-10亿元

(不包含10亿)

9

59.4

-5.1

5.7


10亿元以上

4

634.6

3.6

60.8


(三)电商拉动作用减弱

随着京东商城等龙头企业由爆发式增长进入平缓期,电子商务增速持续下滑,对全区商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减弱。2017年,全区限额以上电子商务企业18家,电子商务零售额605.5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10.5个百分点(见图3)。

图3    2016、2017年电子商务零售额增长情况

707ba5aa9eea49eb91bc57767dcf6a4b.jpg

(四)专业市场发展态势低迷

2017年,全区商品交易市场受经营成本上涨、行业不景气等因素影响,发展形势持续低迷。全区纳入统计的13家专业市场共计完成市场销售额273.9亿元。其中,食用农产品类市场受搬迁、关闭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0.6%;五金机电类市场因需求不振等因素同比下降15.5%。传统市场运作模式的制约和弊端越来越凸显,专业市场亟需通过门店布局、经营方式调整等,集中资源加快推进战略转型。

(五)零售实体企业有待转型

在网上超市、卖场、跨境电商等新型零售模式兴起及实体店铺租金、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内外冲击下,传统零售实体企业陷入困局,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零售业绩下滑渐成常态。同时零售实体企业步入数字化再造阶段,消费者从单一的物质型消费转向多元的体验型消费,消费重心由商品数量向商品质量以及附加服务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这都将对消费需求端结构产生深刻影响,因此零售实体企业有待转型发展。

(六)多渠道经营模式亟待加强

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电商巨头开始联手线下传统商业,打造“新零售”,如京东联手永辉超市,并与沃尔玛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旗下盒马鲜生入驻南翔,线上生鲜销售,线下配送食材到家,消费者可以通过网上进行一次性购买,根据用户的需求分批次进行配送,从而形成零售业线上和线下关系良性互动,“新零售”和传统零售协同发力,推动零售业发展多渠道经营模式的提升。

四、走势展望

展望2018年,全区商业经济仍面临一些结构性矛盾与不确定因素的挑战,电商拉动作用正在减弱,传统商贸企业的困局依旧存在,预计全年商品销售总额将延续平稳增长态势,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将保持低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