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1434-9/2018-00067 | 发布机构: | 区统计局 |
发文日期: | 2018年08月24日 | 主题分类: | 季度分析 |
关键词: |
2018年上半年嘉定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分析
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总体以平稳为主基调,行业发展各有特色,企业产值平稳增长。全区服务业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重点企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良好,但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单一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总体运行情况
(一)企业经营情况
1.企业数量同比增加。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340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6家。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这两个行业企业数量最多,分别为92家和82家,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分别为27.1%和24.1%;企业数量增加最多的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较去年同期增加了7家(见图1)。
图1 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分布情况
2.营业收入平稳增长。开年以来,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运行情况较好,企业营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态势,但增速略有下滑。今年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9.0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0.2个百分点,较1-5月回落2.2个百分点(见图2)。
图2 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及增速走势图
3.整体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4.3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17.1%。其中,利润实现增长的企业共181家,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为53.2%。从企业个体情况看,造成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盈利水平下滑的原因一是去年同期部分取得高额投资收益的企业,本年投资收益回报较去年同期有较大下滑(如:舍弗勒投资等);二是部分研发企业研发费用投入较大,研发成果转化为收入的周期较长,导致利润出现较大负增长(如:蔚来汽车等)。
(二)行业运行情况
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略有放缓。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82家,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5.2%,增速较1-5月下降3.6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3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依然是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最大的行业,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7.5%。
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平稳运行。交通运输、物流行业因承担各类实体货物的流通,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流通地区经济发展的繁荣程度。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92家,实现营业收入69.3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24.8%,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5.2%。
3.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低位运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经过前几年一轮爆发式增长后,发展速度逐渐趋于平缓,今年以来,该行业一直处于低位运行态势。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25家,实现营业收入46.9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7.8个百分点(由于晟达元(即京东)今年出现负增长,导致该行业增速下降较快),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16.8%,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9%。
4.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贡献率第一。今年以来,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发展备受关注。一方面,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7家,其中不乏发展潜力巨大的高技术企业;另一方面,这些高技术企业也存在投入巨大、研发周期长、技术成果转化慢等问题。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41家,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27.3%,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9.7%,对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29.7%,贡献率均居服务业各行业第一。
图3 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贡献率
二、发展特点
(一)重点企业拉动力显著
上半年,全区亿元及以上服务业重点企业共有93家,完成营业收入239.3亿元,同比增长7.3%,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85.7%,拉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增长6.2个百分点。全区亿元以上重点服务业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带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稳定增长。其中,10亿元及以上企业完成营业收入102.0亿元,同比增长4.6%,占全区收入比重36.5%;5-10亿元(不包含10亿元)企业完成营业收入63.6亿元,同比增长12.3%,占全区收入比重22.8%;1-5亿元(不包含5亿元)企业完成营业收入73.7亿元,同比增长6.9%,占全区收入比重26.4%(见表1)。
表1 上半年服务业重点企业发展情况
企业数 | 营业收入 | 增长% | 占全区 | ||
合计: | 93 | 239.3 | 7.3 | 85.7 | |
1-5 亿元(不包含5亿元) | 71 | 73.7 | 6.9 | 26.4 | |
5-10 亿元(不包含10亿元) | 18 | 63.6 | 12.3 | 22.8 | |
10亿元及以上 | 4 | 102.0 | 4.6 | 36.5 |
(二)重点产业发展良好
1.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平稳发展。近年来,全区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依托地区产业特点,呈现规模较大,且稳定发展的态势。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247家,完成营业收入244.7亿元,同比增长6.3%,增速较1-5月下降1.9个百分点,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87.7%。其中,商务服务营业收入占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最高,为41.0%;生产性租赁服务营业收入增速最快,为79.7%(见表2)。
表2 生产性服务业情况表
单位:亿元、% | |||
生产性服务业 | 营业收入 | 增速 | 占比 |
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 | 25.6 | 28.4 | 10.4 |
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 | 58.0 | 4.2 | 23.7 |
信息服务 | 45.9 | 2.5 | 18.7 |
节能与环保服务 | 3.3 | -6.9 | 1.4 |
生产性租赁服务 | 7.1 | 79.7 | 2.9 |
商务服务 | 100.4 | 2.2 | 41.0 |
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 | 0.6 | 0.6 | 0.3 |
生产性支持服务 | 3.8 | 9.6 | 1.6 |
总计 | 244.7 | 6.3 | 100.0 |
2.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回暖。今年以来,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趋势向好,增速逐月回升,从个体上看,企业发展仍冷热不均,行业发展受大企业增速波动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68家,实现营业收入76.2亿元,同比增长9.4%,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27.3%(见图4)。
图4 上半年生产性、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三)地区发展各具特色
安亭镇、嘉定工业区和南翔镇依托汽车产业链及商贸服务业的优势,上半年分别完成营业收入74.3亿元、61.7亿元和60.9亿元,占全区服务业收入比重分别为26.6% 、22.1%和21.8%,占比位居全区前三位。从收入增速来看,嘉定新城(马陆镇)、徐行镇和外冈镇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较快,其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分别达22.0%、 18.2%和18.0%(见表3)。
表3按地区分上半年规模以上服务业经营情况
单位:个、亿元、% | ||||
地 区 | 企业数 | 营业收入 | 增长 | 占比 |
新成路街道 | 9 | 1.4 | -46.9 | 0.5 |
真新街道 | 16 | 5.6 | 17.5 | 2.0 |
菊园新区 | 16 | 4.3 | 4.3 | 1.6 |
嘉定镇街道 | 17 | 2.6 | 5.3 | 0.9 |
南翔镇 | 40 | 60.9 | 5.0 | 21.8 |
安亭镇 | 84 | 74.3 | 11.5 | 26.6 |
嘉定新城(马陆镇) | 41 | 27.0 | 22.0 | 9.7 |
徐行镇 | 15 | 3.3 | 18.2 | 1.2 |
华亭镇 | 6 | 1.9 | -7.3 | 0.7 |
外冈镇 | 12 | 12.1 | 18.0 | 4.3 |
江桥镇 | 41 | 23.9 | 11.5 | 8.6 |
嘉定工业区 | 43 | 61.7 | -0.9 | 22.1 |
总计 | 340 | 279.0 | 7.5 | 100.0 |
三、问题与建议
(一)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发展易受大型企业波动影响
从企业规模看,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整体规模不大、体量偏小,增长主要依赖重点企业拉动的问题较为突出,大型龙头企业稀缺。上半年,全区营业收入10亿元及以上的服务业企业共4家,仅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的1.2%,营业收入占比却高达36.5%;营业收入亿元以下的服务业企业247家,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数量比重72.6%,营业收入占比仅为14.3%。另一方面,正是由于企业整体体量偏小,一旦部分大型企业数据一旦发生异动,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发展趋势随之也会受到影响。
(二)行业发展相对不均衡,产业结构相对单一
从行业看,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这三大行业。上半年,该三大行业企业数量合计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比重58.5%,营业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80.5%。相对而言,其他服务业行业在规模、产值、企业覆盖率等各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从产业结构看,全区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占比较大,上半年,其营业收入占全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87.7%。
针对全区服务业发展现状,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要以优化服务和政策环境为推手,推进全区服务业的发展和集聚,扩大全区服务业的规模,提升服务业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加强对相关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通过并购等多种方式做大、做强、做优,同时也要为企业、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二是积极推动服务业各行业均衡发展,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文化创意等相关服务业。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不断深入,全区各地区众创空间不断涌现,各级部门应当以此为契机,积极培育高技术、高附加值、文化创意等相关类型企业,优化全区服务业行业结构。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切实提升全区服务业能级。
附件:1.本文规模以上服务业统计范围主要包括: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国民经济行业。
2.重点服务业企业:全年营业收入达亿元及以上的服务业企业。
3. 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为基础,从界定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和外延的角度考虑逐一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进行梳理,并结合企业从事经济活动的特点,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等10个类别,涉及10个大类,34个中类及135个小类。本文涉及的生产性服务业数据仅包括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数据。
4.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中的高技术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高技术服务业分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58号)为指导,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高技术服务业范畴相关活动的再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