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00000000000 | 发布机构: | |
发文日期: | 2012年12月11日 | 主题分类: | 统计公报 |
关键词: |
嘉定区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公报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区与全国同步开展了上海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为本市各类法人单位(注1)、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注2)。目前,我区已顺利完成了这次普查的调查和主要数据快速汇总工作,并通过了国家数据质量检验审核。现将我区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基本单位的总体情况
普查结果显示,2001年末,我区除个体工商户外,拥有各类法人单位12835个。其中,企业法人11794个,事业法人378个,社会团体法人76个,机关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132个,其他法人455个。
在全部法人单位中,共有12613个法人单位是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并只有一个活动地点的单位(以下简称单产业法人);另有222个法人单位是从事多种社会经济活动,或者具有多个活动地点的单位(以下简称多产业法人)。
按全区各类单位的活动性质或地点划分,全区拥有各类产业活动单位15058个。其中,单位本身为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有12835个,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2223个。从是否面向市场的角度看,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14066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992个,两者之比为1:0.1。
与1996年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一普”)结果相比,五年来,全区各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净增4721个和6136个,分别增长58.2%和68.8%。
(一)按单位性质划分。五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尤其是企业重组、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本区各类单位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仍是本区各类单位的主体,企业法人和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所占比重分别达91.9%和93.4%(见表1)。
表1 单位性质划分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法人单位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企业法人
|
11794
|
91.9
|
7210
|
88.9
|
4584
|
57.9
|
事业法人
|
378
|
3.0
|
406
|
5.0
|
-28
|
-6.9
|
机关法人
|
132
|
1.0
|
102
|
1.3
|
30
|
29.4
|
社团法人
|
76
|
0.6
|
69
|
0.8
|
7
|
11.1
|
其他法人
|
455
|
3.5
|
327
|
4.0
|
128
|
39.1
|
产业活动单位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二)按隶属关系划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转制力度继续加大,五年来,本区各类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增长较快,占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比重分别为53.3%和49.7%,分别比1996年提高34.7和32.7个百分点,而区、镇、村(居)各级法人单位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2、表3)。
表2 法人单位隶属关系构成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中央属
|
82
|
0.6
|
92
|
1.1
|
-10
|
-10.9
|
市属
|
341
|
2.7
|
299
|
3.7
|
42
|
14.0
|
区属
|
1972
|
15.4
|
2204
|
27.1
|
-232
|
-10.5
|
街道(镇)属
|
1970
|
15.3
|
2119
|
26.1
|
-149
|
-7.0
|
居(村)委会属
|
1619
|
12.6
|
1889
|
23.3
|
-270
|
-14.3
|
外省市属
|
19
|
0.1
|
5
|
0.1
|
14
|
2.8倍
|
无主管
|
6832
|
53.3
|
1506
|
18.6
|
5326
|
3.5倍
|
表3 产业活动单位隶属关系构成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中央属
|
160
|
1.1
|
156
|
1.7
|
4
|
2.6
|
市属
|
566
|
3.8
|
388
|
4.3
|
178
|
45.9
|
区属
|
2825
|
18.8
|
2765
|
31.0
|
68
|
2.2
|
街道(镇)属
|
2256
|
15.0
|
2156
|
24.2
|
100
|
4.6
|
居(村)委会属
|
1703
|
11.3
|
1934
|
21.7
|
-231
|
-11.9
|
外省市属
|
38
|
0.3
|
5
|
0.1
|
33
|
6.6倍
|
无主管
|
7489
|
49.7
|
1518
|
17.0
|
5971
|
3.9倍
|
二、基本单位的主要构成和分布情况
(一)产业结构
根据普查资料,本区各类单位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如下:
类别
|
一产
|
二产
|
三产
|
法人单位
|
2.0%
|
50.5%
|
47.5%
|
产业活动单位
|
1.9%
|
45.8%
|
52.3%
|
与“一普”相比,全区从事第一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分别下降7.6%和5.5%;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单位数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法人单位分别增长73.5%和47.1%;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增长82.4%和60.8%,表明本区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进一步凸现,同第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相吻合(见表4、表5)。
表4 法人单位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动情况
|
||||||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数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第一产业
|
145
|
1.1
|
157
|
1.9
|
-12
|
-7.6
|
第二产业
|
6474
|
50.5
|
3731
|
46.0
|
2743
|
73.5
|
第三产业
|
6216
|
48.4
|
4226
|
52.1
|
1990
|
47.1
|
表5 产业活动单位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动情况
|
||||||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数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第一产业
|
154
|
1.1
|
163
|
1.8
|
-9
|
-5.5
|
第二产业
|
6902
|
45.2
|
3784
|
42.4
|
3118
|
82.4
|
第三产业
|
8002
|
53.1
|
4975
|
55.8
|
3027
|
60.8
|
(二)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本区的单位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这3个行业集中了全区82.0%的企业法人单位和81.6%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
五年来,剔除其他行业类,法人单位数和产业活动单位数增长幅度最高的是社会服务业,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农林牧渔业。(见表6、表7)。
表6 法人单位行业分布变化情况
|
|||||
行业(门类)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增(%)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
总计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52.8
|
农林牧渔业
|
261
|
2.0
|
296
|
3.7
|
-11.8
|
采掘业
|
0
|
-
|
0
|
-
|
-
|
制造业
|
6080
|
47.4
|
3472
|
42.8
|
75.1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21
|
0.2
|
19
|
0.2
|
10.5
|
建筑业
|
373
|
2.9
|
240
|
3.0
|
55.4
|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
14
|
0.1
|
15
|
0.2
|
-6.7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234
|
1.8
|
163
|
2.0
|
43.6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3564
|
27.7
|
2543
|
31.3
|
40.1
|
金融、保险业
|
29
|
0.2
|
26
|
0.3
|
11.5
|
房地产业
|
254
|
2.0
|
108
|
1.3
|
1.4倍
|
社会服务业
|
886
|
6.9
|
282
|
3.5
|
2.1倍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97
|
0.8
|
55
|
0.7
|
76.4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
|
215
|
1.7
|
166
|
2.0
|
29.5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62
|
1.3
|
71
|
0.9
|
1.3倍
|
其他
|
645
|
5.0
|
658
|
8.1
|
-2.0
|
表7 产业活动单位行业分布变化情况
|
|||||
行业(门类)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增(%)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
总计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8.8
|
农林牧渔业
|
281
|
1.9
|
304
|
3.4
|
-7.6
|
采掘业
|
0
|
-
|
0
|
-
|
-
|
制造业
|
6442
|
42.8
|
3511
|
39.4
|
83.5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29
|
0.2
|
19
|
0.2
|
52.6
|
建筑业
|
431
|
2.9
|
254
|
2.8
|
69.7
|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
15
|
0.1
|
15
|
0.2
|
0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339
|
2.2
|
201
|
2.3
|
68.7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4723
|
31.4
|
3063
|
34.3
|
54.2
|
金融、保险业
|
107
|
0.7
|
76
|
0.9
|
40.8
|
房地产业
|
320
|
2.1
|
117
|
1.3
|
1.7倍
|
社会服务业
|
1109
|
7.4
|
325
|
3.6
|
2.4倍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113
|
0.8
|
57
|
0.6
|
98.2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
|
247
|
1.6
|
169
|
1.9
|
46.2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88
|
1.2
|
71
|
0.8
|
1.5倍
|
其他
|
714
|
4.7
|
737
|
8.3
|
-3.1
|
(三)地区分布
普查结果显示,本区每平方公里约有28个法人单位和32个产业活动单位,与“一普”相比,单位密度分别增长了55.6%和68.4%。嘉定镇街道是全区单位最为密集的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17个;安亭镇拥有产业活动单位占全区总数的13.5%,居全区之首(见表8)。嘉定区单位密度和上海市其他各区县相比位居第十二位。
表8 单位地区颁布情况
|
||||
单位名称
|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
产业活动单位
|
||
单位数(个)
|
密度(个/平方公里)
|
位次
|
||
总计
|
464.26
|
15058
|
32
|
-
|
新成路街道
|
5.14
|
469
|
91
|
3
|
真新街道
|
5.57
|
833
|
150
|
2
|
菊园新区
|
18.64
|
522
|
28
|
10
|
嘉定镇街道
|
4.10
|
1708
|
417
|
1
|
南翔镇
|
33.27
|
1774
|
53
|
4
|
安亭镇
|
60.00
|
2037
|
34
|
8
|
娄塘镇
|
64.79
|
679
|
10
|
14
|
马陆镇
|
57.16
|
1637
|
29
|
9
|
徐行镇
|
39.94
|
881
|
22
|
11
|
华亭镇
|
39.54
|
517
|
13
|
13
|
外冈镇
|
50.39
|
927
|
18
|
12
|
黄渡镇
|
29.33
|
1068
|
36
|
7
|
江桥镇
|
42.49
|
1595
|
38
|
6
|
工业区
|
13.80
|
626
|
45
|
5
|
(四)经济成分
1、经济类型构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本区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公有制单位呈快速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单位增长较快(见表9、表10)。
表9 法人单位经济类型构成情况
|
||||
|
2001年单位数(个)
|
1996年单位数(个)
|
2001年比1996年
|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2835
|
8114
|
4721
|
58.2
|
国有
|
766
|
942
|
-176
|
-18.7
|
集体
|
2677
|
4067
|
-1390
|
-34.2
|
私营
|
6435
|
1970
|
4465
|
2.3倍
|
港澳台商投资
|
529
|
242
|
179
|
1.2倍
|
外商投资
|
514
|
335
|
179
|
53.4
|
其他
|
1914
|
558
|
1356
|
2.4倍
|
表10 产业活动单位经济类型构成情况
|
||||
|
2001年单位数(个)
|
1996年单位数(个)
|
2001年比1996年
|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5058
|
8922
|
6136
|
68.8
|
国有
|
1107
|
1143
|
-36
|
-3.1
|
集体
|
3361
|
4652
|
-1291
|
-27.8
|
私营
|
7088
|
1986
|
5102
|
2.6倍
|
港澳台商投资
|
543
|
242
|
301
|
1.2倍
|
外商投资
|
524
|
336
|
188
|
56.0
|
其他
|
2435
|
563
|
1872
|
2.4倍
|
2、企业资本金构成
2001年末,全区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达403.59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占8.7%;集体资本占20.6%;法人资本占19.5%;个人资本占12.3%;港澳台商资本占11.8%;外商资本占27.1%。普查资料表明,5年间,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
(五)规模结构
1、企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
本区企业法人单位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单位有10983个,占93.1%;100-1000人的单位有788个,占6.7%;1000人及以上的单位有23个,占0.2%,其中5000人以上的企业有1个(见表11)。
表11 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结构
|
||
分组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总计
|
11794
|
100
|
100人以下
|
10983
|
93.1
|
100-499人
|
732
|
6.2
|
500-999人
|
56
|
0.5
|
1000-1999
|
17
|
0.2
|
2000-4999人
|
5
|
-
|
5000-9999人
|
1
|
-
|
10000人
|
0
|
-
|
2、企业法人单位的营业规模
本区企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10614个,占企业总数90.0%;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906个,占7.6%;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74个,占2.4%,其中5亿元以上的企业21个,占0.2%(见表12)。
表12 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规模
|
||
分组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总计
|
11794
|
100
|
1000万元以下
|
10614
|
90.0
|
1000-2999万元
|
725
|
6.1
|
3000-4999万元
|
181
|
1.5
|
5000-9999万元
|
151
|
1.3
|
1.0-4.9亿元
|
102
|
0.9
|
5.0亿元以上
|
21
|
0.2
|
[注]
1、法人单位: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的单位。
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我区与全国同步开展了上海市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工作。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1年12月31日,普查的对象为本市各类法人单位(注1)、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注2)。目前,我区已顺利完成了这次普查的调查和主要数据快速汇总工作,并通过了国家数据质量检验审核。现将我区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 基本单位的总体情况
普查结果显示,2001年末,我区除个体工商户外,拥有各类法人单位12835个。其中,企业法人11794个,事业法人378个,社会团体法人76个,机关法人(国家机关和政党机关)132个,其他法人455个。
在全部法人单位中,共有12613个法人单位是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并只有一个活动地点的单位(以下简称单产业法人);另有222个法人单位是从事多种社会经济活动,或者具有多个活动地点的单位(以下简称多产业法人)。
按全区各类单位的活动性质或地点划分,全区拥有各类产业活动单位15058个。其中,单位本身为法人单位的产业活动单位有12835个,多产业法人单位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2223个。从是否面向市场的角度看,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14066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992个,两者之比为1:0.1。
与1996年本市第一次基本单位普查(以下简称“一普”)结果相比,五年来,全区各类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净增4721个和6136个,分别增长58.2%和68.8%。
(一)按单位性质划分。五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尤其是企业重组、政府机构改革以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本区各类单位性质发生了明显变化。企业仍是本区各类单位的主体,企业法人和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所占比重分别达91.9%和93.4%(见表1)。
表1 单位性质划分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法人单位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企业法人
|
11794
|
91.9
|
7210
|
88.9
|
4584
|
57.9
|
事业法人
|
378
|
3.0
|
406
|
5.0
|
-28
|
-6.9
|
机关法人
|
132
|
1.0
|
102
|
1.3
|
30
|
29.4
|
社团法人
|
76
|
0.6
|
69
|
0.8
|
7
|
11.1
|
其他法人
|
455
|
3.5
|
327
|
4.0
|
128
|
39.1
|
产业活动单位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二)按隶属关系划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转制力度继续加大,五年来,本区各类单位的隶属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无主管部门的单位增长较快,占全部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的比重分别为53.3%和49.7%,分别比1996年提高34.7和32.7个百分点,而区、镇、村(居)各级法人单位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见表2、表3)。
表2 法人单位隶属关系构成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中央属
|
82
|
0.6
|
92
|
1.1
|
-10
|
-10.9
|
市属
|
341
|
2.7
|
299
|
3.7
|
42
|
14.0
|
区属
|
1972
|
15.4
|
2204
|
27.1
|
-232
|
-10.5
|
街道(镇)属
|
1970
|
15.3
|
2119
|
26.1
|
-149
|
-7.0
|
居(村)委会属
|
1619
|
12.6
|
1889
|
23.3
|
-270
|
-14.3
|
外省市属
|
19
|
0.1
|
5
|
0.1
|
14
|
2.8倍
|
无主管
|
6832
|
53.3
|
1506
|
18.6
|
5326
|
3.5倍
|
表3 产业活动单位隶属关系构成及变动情况
|
||||||
类别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中央属
|
160
|
1.1
|
156
|
1.7
|
4
|
2.6
|
市属
|
566
|
3.8
|
388
|
4.3
|
178
|
45.9
|
区属
|
2825
|
18.8
|
2765
|
31.0
|
68
|
2.2
|
街道(镇)属
|
2256
|
15.0
|
2156
|
24.2
|
100
|
4.6
|
居(村)委会属
|
1703
|
11.3
|
1934
|
21.7
|
-231
|
-11.9
|
外省市属
|
38
|
0.3
|
5
|
0.1
|
33
|
6.6倍
|
无主管
|
7489
|
49.7
|
1518
|
17.0
|
5971
|
3.9倍
|
二、基本单位的主要构成和分布情况
(一)产业结构
根据普查资料,本区各类单位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分别如下:
类别
|
一产
|
二产
|
三产
|
法人单位
|
2.0%
|
50.5%
|
47.5%
|
产业活动单位
|
1.9%
|
45.8%
|
52.3%
|
与“一普”相比,全区从事第一产业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分别下降7.6%和5.5%;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单位数有明显的增加,其中,法人单位分别增长73.5%和47.1%;产业活动单位分别增长82.4%和60.8%,表明本区产业结构调整作用进一步凸现,同第二、三产业共同推进城市经济发展相吻合(见表4、表5)。
表4 法人单位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动情况
|
||||||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数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4721
|
58.2
|
第一产业
|
145
|
1.1
|
157
|
1.9
|
-12
|
-7.6
|
第二产业
|
6474
|
50.5
|
3731
|
46.0
|
2743
|
73.5
|
第三产业
|
6216
|
48.4
|
4226
|
52.1
|
1990
|
47.1
|
表5 产业活动单位三次产业构成及变动情况
|
||||||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数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136
|
68.8
|
第一产业
|
154
|
1.1
|
163
|
1.8
|
-9
|
-5.5
|
第二产业
|
6902
|
45.2
|
3784
|
42.4
|
3118
|
82.4
|
第三产业
|
8002
|
53.1
|
4975
|
55.8
|
3027
|
60.8
|
(二)行业分布
从行业分布情况看,本区的单位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这3个行业集中了全区82.0%的企业法人单位和81.6%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
五年来,剔除其他行业类,法人单位数和产业活动单位数增长幅度最高的是社会服务业,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农林牧渔业。(见表6、表7)。
表6 法人单位行业分布变化情况
|
|||||
行业(门类)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增(%)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
总计
|
12835
|
100
|
8114
|
100
|
52.8
|
农林牧渔业
|
261
|
2.0
|
296
|
3.7
|
-11.8
|
采掘业
|
0
|
-
|
0
|
-
|
-
|
制造业
|
6080
|
47.4
|
3472
|
42.8
|
75.1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21
|
0.2
|
19
|
0.2
|
10.5
|
建筑业
|
373
|
2.9
|
240
|
3.0
|
55.4
|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
14
|
0.1
|
15
|
0.2
|
-6.7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234
|
1.8
|
163
|
2.0
|
43.6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3564
|
27.7
|
2543
|
31.3
|
40.1
|
金融、保险业
|
29
|
0.2
|
26
|
0.3
|
11.5
|
房地产业
|
254
|
2.0
|
108
|
1.3
|
1.4倍
|
社会服务业
|
886
|
6.9
|
282
|
3.5
|
2.1倍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97
|
0.8
|
55
|
0.7
|
76.4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
|
215
|
1.7
|
166
|
2.0
|
29.5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62
|
1.3
|
71
|
0.9
|
1.3倍
|
其他
|
645
|
5.0
|
658
|
8.1
|
-2.0
|
表7 产业活动单位行业分布变化情况
|
|||||
行业(门类)
|
2001年
|
1996年
|
2001年比1996年增(%)
|
||
单位数(个)
|
比重(%)
|
单位数(个)
|
比重(%)
|
||
总计
|
15058
|
100
|
8922
|
100
|
68.8
|
农林牧渔业
|
281
|
1.9
|
304
|
3.4
|
-7.6
|
采掘业
|
0
|
-
|
0
|
-
|
-
|
制造业
|
6442
|
42.8
|
3511
|
39.4
|
83.5
|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
29
|
0.2
|
19
|
0.2
|
52.6
|
建筑业
|
431
|
2.9
|
254
|
2.8
|
69.7
|
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
|
15
|
0.1
|
15
|
0.2
|
0
|
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
339
|
2.2
|
201
|
2.3
|
68.7
|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4723
|
31.4
|
3063
|
34.3
|
54.2
|
金融、保险业
|
107
|
0.7
|
76
|
0.9
|
40.8
|
房地产业
|
320
|
2.1
|
117
|
1.3
|
1.7倍
|
社会服务业
|
1109
|
7.4
|
325
|
3.6
|
2.4倍
|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
113
|
0.8
|
57
|
0.6
|
98.2
|
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
|
247
|
1.6
|
169
|
1.9
|
46.2
|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
188
|
1.2
|
71
|
0.8
|
1.5倍
|
其他
|
714
|
4.7
|
737
|
8.3
|
-3.1
|
(三)地区分布
普查结果显示,本区每平方公里约有28个法人单位和32个产业活动单位,与“一普”相比,单位密度分别增长了55.6%和68.4%。嘉定镇街道是全区单位最为密集的地区,每平方公里拥有产业活动单位417个;安亭镇拥有产业活动单位占全区总数的13.5%,居全区之首(见表8)。嘉定区单位密度和上海市其他各区县相比位居第十二位。
表8 单位地区颁布情况
|
||||
单位名称
|
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
产业活动单位
|
||
单位数(个)
|
密度(个/平方公里)
|
位次
|
||
总计
|
464.26
|
15058
|
32
|
-
|
新成路街道
|
5.14
|
469
|
91
|
3
|
真新街道
|
5.57
|
833
|
150
|
2
|
菊园新区
|
18.64
|
522
|
28
|
10
|
嘉定镇街道
|
4.10
|
1708
|
417
|
1
|
南翔镇
|
33.27
|
1774
|
53
|
4
|
安亭镇
|
60.00
|
2037
|
34
|
8
|
娄塘镇
|
64.79
|
679
|
10
|
14
|
马陆镇
|
57.16
|
1637
|
29
|
9
|
徐行镇
|
39.94
|
881
|
22
|
11
|
华亭镇
|
39.54
|
517
|
13
|
13
|
外冈镇
|
50.39
|
927
|
18
|
12
|
黄渡镇
|
29.33
|
1068
|
36
|
7
|
江桥镇
|
42.49
|
1595
|
38
|
6
|
工业区
|
13.80
|
626
|
45
|
5
|
(四)经济成分
1、经济类型构成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本区单位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非公有制单位呈快速增长,尤其是私营企业、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单位增长较快(见表9、表10)。
表9 法人单位经济类型构成情况
|
||||
|
2001年单位数(个)
|
1996年单位数(个)
|
2001年比1996年
|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2835
|
8114
|
4721
|
58.2
|
国有
|
766
|
942
|
-176
|
-18.7
|
集体
|
2677
|
4067
|
-1390
|
-34.2
|
私营
|
6435
|
1970
|
4465
|
2.3倍
|
港澳台商投资
|
529
|
242
|
179
|
1.2倍
|
外商投资
|
514
|
335
|
179
|
53.4
|
其他
|
1914
|
558
|
1356
|
2.4倍
|
表10 产业活动单位经济类型构成情况
|
||||
|
2001年单位数(个)
|
1996年单位数(个)
|
2001年比1996年
|
|
增加单位数(个)
|
增长(%)
|
|||
总计
|
15058
|
8922
|
6136
|
68.8
|
国有
|
1107
|
1143
|
-36
|
-3.1
|
集体
|
3361
|
4652
|
-1291
|
-27.8
|
私营
|
7088
|
1986
|
5102
|
2.6倍
|
港澳台商投资
|
543
|
242
|
301
|
1.2倍
|
外商投资
|
524
|
336
|
188
|
56.0
|
其他
|
2435
|
563
|
1872
|
2.4倍
|
2、企业资本金构成
2001年末,全区企业法人单位实收资本达403.59亿元。其中,国家资本占8.7%;集体资本占20.6%;法人资本占19.5%;个人资本占12.3%;港澳台商资本占11.8%;外商资本占27.1%。普查资料表明,5年间,非公有制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投资主体更趋多元化。
(五)规模结构
1、企业从业人员规模结构
本区企业法人单位规模在100人以下的单位有10983个,占93.1%;100-1000人的单位有788个,占6.7%;1000人及以上的单位有23个,占0.2%,其中5000人以上的企业有1个(见表11)。
表11 企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规模结构
|
||
分组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总计
|
11794
|
100
|
100人以下
|
10983
|
93.1
|
100-499人
|
732
|
6.2
|
500-999人
|
56
|
0.5
|
1000-1999
|
17
|
0.2
|
2000-4999人
|
5
|
-
|
5000-9999人
|
1
|
-
|
10000人
|
0
|
-
|
2、企业法人单位的营业规模
本区企业法人单位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10614个,占企业总数90.0%;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企业906个,占7.6%;5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274个,占2.4%,其中5亿元以上的企业21个,占0.2%(见表12)。
表12 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规模
|
||
分组
|
单位数(个)
|
比重(%)
|
总计
|
11794
|
100
|
1000万元以下
|
10614
|
90.0
|
1000-2999万元
|
725
|
6.1
|
3000-4999万元
|
181
|
1.5
|
5000-9999万元
|
151
|
1.3
|
1.0-4.9亿元
|
102
|
0.9
|
5.0亿元以上
|
21
|
0.2
|
[注]
1、法人单位:指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的单位。
2、产业活动单位:指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业务核算资料的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