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舱门到家门”,让人安心!

日期:2020年3月23日 09:01:5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上海建立了“从舱门到家门”的闭环式防控管理体系,对每一类人群都有相应的精准防控措施,严防境外疫情输入。

旅客进入上海口岸后,有重点国家旅行或居住史的有症状人员将被直接转运至定点医院,症状不明显但存在较大风险的人员经海关采样后将被转运至集中隔离点,其他人员将来到机场的临时转运区。在那里,16个区都有相关工作人员驻守。

 来自青浦区徐泾镇的张豪是浦东国际机场的驻点值守队伍成员之一,他告诉记者,从重点国家或地区入境的旅客通过海关和边检检查后,由专门通道到达16个区的驻点值守区域,并由工作人员记录出发地、居住地、航班号、护照号、手机号、途经哪个国家等。选择集中接送的入境人员,由驻点人员陪同出航站楼、对接接送大巴,“车长”立刻将人员信息传至区指挥部,确认信息后“双反馈”车长和人员所在街镇。

 选择集中隔离的人员,各区将他们送至集中隔离点。选择居家隔离的人员,各区统一将他们送至临时集中留验点完成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且住所符合居家隔离条件的,方能开始居家隔离或集中隔离。

 青浦区的一家休闲农庄是青浦区建立的第一个集中医学观察点,3月以来收置人员开始转为从重点国家入境的人员。“点长”倪春芳告诉记者,“集中隔离人员下车后,我们要对他们测体温、全身消毒、登记相关信息,然后引导进入相应房间、帮忙安顿行李物品。他们入睡后,我们还要整理各类数据信息。”(茅冠隽 舒抒)

来源:解放日报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