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路先锋”的姿态再创浦东开发开放新奇迹,上海将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推进上海服务贸易要素有序流动;更好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上海将在金融、保险、航运、会展等服务贸易优势领域推动一批开放举措落地。
《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已于近日实施。市商务委负责人透露,上海将通过3年试点,推动服务贸易高水平开放,推进产业贸易深度融合,鼓励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完善区域布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加快提升“上海服务”品牌国际竞争力,促进上海加快成为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
立足临港新片区,率先开展便利化试点
刚刚出炉的这份《实施方案》给而立浦东再出发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政策支持。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港新片区作为特殊经济功能区,未来将发挥先行先试的优势,率先开展资金、人才和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试点,推进上海服务贸易要素有序流动。
在推进资金流动便利化方面,上海已明确一系列创新发展试点:在临港新片区探索建立本外币一体化账户体系,支持符合条件的跨国企业集团建立本外币合一资金池,在境内外成员之间集中开展本外币资金余缺调剂和归集业务;加速推进经常项目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业务;扩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探索外汇管理转型升级,提升新片区资金使用、汇兑效率,探索优化和改进跨境资金池管理;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允许自贸区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
在推进人员流动便利化方面,将加快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对外籍高层次人才实施更加便利的出入境和停居留政策措施,最大限度释放口岸电子签证政策红利。
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向国际优质服务敞开大门
在特殊时期,中国接连举办了服贸会、进博会等多场盛会。无论是进博会还是服贸会,都向全世界发出了中国开放最强音:下一步,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团结、共赢的信念,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结合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此次的《实施方案》在多个板块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先行先试。
比如,金融服务开放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上海允许将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主体资格范围扩大至境内外机构在上海设立的投资管理机构,包括证券公司、基金公司;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范围,允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开展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业务。有分析人士认为,上海将通过法治方式提高金融开放度。
落实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推动服贸发展模式创新
落实区域发展国家战略,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模式创新。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实施方案》中还有重要的一块,是围绕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提升服务贸易水平。
根据《实施方案》,上海将探索建立沪苏浙皖服务贸易联盟,推进长三角服务行业标准与管理规则对接,合力推动长三角服务品牌“走出去”;培育长三角科创圈,持续推进上海闵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技术市场一体化协同平台。
在数字化服务方面,上海将推动长三角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联动发展,建立数字服务出口合作机制;创建长三角大数据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推进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探索建立长三角数据流动机制。(记者 徐晶卉)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