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市疾控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昨天,全市新冠疫苗接种量已突破3500万剂次。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原则,上海正在安全、规范、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疫苗接种率稳步提升。
目前,有的市民还没有下定决心去接种疫苗。针对部分市民的常见“迷思”,上海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医师任佳作出相应解答。
她也再度提醒市民,接种疫苗后仍需要“防疫三件套”:佩戴口罩、社交距离、个人卫生;做到“五还要”:口罩还要戴、社交距离还要留、咳嗽喷嚏还要遮、双手还要经常洗、窗户还要尽量开。
问题1:“疫苗真的安全吗?我还想观望观望”
答:目前,上海使用的新冠疫苗,包括需要接种两剂的国药中生北京所、武汉所和北京科兴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以及仅需接种一剂的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均已经在我国附条件获批上市。这说明这些疫苗在上市前获得的安全性数据已经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药品审评中心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国家卫健委6月29日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12亿剂次,疫苗接种持续加速。经过这么大规模的接种,疫苗的安全性已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
问题2:“疫苗保护时间太短,等有疫情了再打也不迟?”
答:根据疫苗的投入使用时间,新冠灭活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截至目前已经分别获得至少9个月和6个月的抗体检测数据,均显示抗体仍有一定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时间只是代表目前已经“观察”到的时间,并不代表抗体实际“维持”的时间,科学界对于抗体维持时间的“观察”仍在继续。对于新冠疫苗这种新研发并投入使用的疫苗来说,需要大规模接种之后的持续监测和相关研究,以积累更多的科学证据,来评估保护持久性。
疫苗除了使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还会产生一种免疫记忆细胞。一旦碰到真正的病毒,这些细胞就会被调动起来抵抗病毒入侵。要注意的是,接种疫苗后无论产生抗体还是免疫记忆细胞都需一定时间,等真有疫情来了再接种恐怕就迟了。早接种,早保护!
问题3:“疫苗没效果,打了也白打?”
答:接种新冠疫苗后并不能保证100%不感染,但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发生风险。在广东这波散发病例中出现一个明显的现象,即凡是打过疫苗的感染者都没有发生重症,而发生重症的感染者都没打过疫苗。所以,疫苗对预防重症是非常有效的。
接种疫苗就像在暴风雨天撑伞,虽不能做到完全不被淋湿,但没有任何保护地走在雨中就只能等着被淋成落汤鸡。就大众担心的变异株问题,从全球对新冠病毒变异的监测情况看,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病毒变异会使现有的新冠疫苗失效。
问题4:“第二针不打也没关系?”
答:不同疫苗的接种剂次不同,这主要由疫苗接种后的效果决定,疫苗接种的效果要综合考量抗体水平、抗体持久性、免疫记忆、预防疾病的效果等因素。
一般而言,接种剂次越多效果越好,因为每次接种对免疫系统都有刺激作用。但这也不是说可以无限制接种,当达到一定的剂次之后,就不会再增加免疫效果。
对于灭活疫苗来说,前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证明,需要接种两针才可以达到理想的保护效果。如果不能完成全程接种,获得的保护效果肯定会打折扣,无法获得最佳的免疫应答效果和免疫持久性。因此,接种灭活疫苗第一剂次满21天的市民朋友请尽快完成第二剂次接种,保护自己保护他人。(记者 李晨琰)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