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江苏人社系统稳就业工作推进会在苏州召开。今年前6个月,江苏城镇新增就业72万人以上,同比增长4%左右,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累计开发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基层项目、科研助理等11万个政策性岗位,全力以赴稳就业保民生。
聚焦重点群体稳就业,江苏将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大力筹岗拓岗,重点开发科技部门1.1万个科研助理岗位和民政部门的城乡社区岗位等;联手头部互联网职场企业开设就业旗舰店,运用大数据算法精准画像、精准匹配,力争在9月底前每周全省采集不少于1万个高质量社会化岗位,做到毕业生求职招聘“不停歇”,时时有信息、周周有专场、月月有活动。
“江苏坚持就业帮扶精准到人,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逐一建立实名管理台账,并根据毕业生就业意愿分类回流至学习地、户籍地和常住地就业公共服务机构,由其为毕业生提供精细化的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和培训见习等‘不断线’跟踪帮扶,不漏一人、不虚一策。”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介绍。
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江苏将重点对吸纳就业能力强的行业企业给予政策支持,遴选一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成长空间大的就业友好型企业并给予激励,保持企业用工总量稳中有增。进一步增加“苏岗贷”合作金融机构,将投放低息信用贷款政策支持范围扩大到稳定用工5人以上的民营企业和3人以上的个体工商户,重点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倾斜,提高企业受益面和受惠度。聚焦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深度挖掘科研类、技术技能类、管理类、社会服务类优质就业见习岗位,评定一批省级见习示范基地并给予激励,提高见习岗位吸引力和留用率。
常州实施“1+1+N”助企用工留人工程,在全省率先建成标准化“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全方位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帮扶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推动全市就业稳中向好。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支持力度,通过启动职业技能培训赋能专项行动、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和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江苏上半年新建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个,开展各类补贴性培训46.99万人次;聚焦数字技能、先进制造业、531产业链,新增专业132个。
“江苏初步建成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服务云平台,正在打造线上与线下、远程与现场、理论与实操、培训评价与就业创业紧密结合的江苏工匠课堂。工匠课堂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建设共建共享、开放兼容、安全高效的线上培训平台,推动职业培训数字化转型,促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介绍。
苏州利用市场化方式,开展“项目制”培训,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需求的培训职业(工种),支持金色未来、中软国际等市场化机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支持常熟国有人力资源机构协同社会力量建设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运行后每年可提供1万个本科生见习岗位、培养2万名以上产业工人。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