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联合体配套项目——金山区稻花湾绿色优质稻米产业化项目的落成,今年,成吨的稻米一经收割就被送往了位于朱泾镇新泾村的稻米智能化观光加工厂,一条条马力全开的生产线上,一批批稻谷顺着流水线有序滚动,随着一袋袋印有“稻花湾”品牌的大米接连入箱,第一批“稻花湾”地产新大米即将抵达市民餐桌。
“10月下旬我们举办了新米品鉴会,新大米食味值在85分以上,达到国家一级优质粳米标准。”金山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牵头企业——上海盛致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宇说。
食味值可以反映稻米的口感和品质,数值越高,米饭越好吃。为了满足现代人健康定量饮食的需求,还增加了小袋自动包装机,今年除了5、10、25公斤等常规装,还推出300克的分装,一袋是三口之家一餐的用量。
上市三年,名声渐涨,除了品种本身的优势和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还源于前、中、后端的全链条精细化管控。今年11月,镇企联合投资打造的占地4564平方米、日加工能力达150吨的稻米智能化观光加工厂正式启用,如今,生产车间内,完成烘干、稻谷清理、砻谷及谷糙分离、碾米、色选、抛光、分级、打包等10多道复杂工序,每班仅需三到四位工作人员。
科技赋能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工厂还创新植入了智能化处理系统,一屏显示种植亩数、生长情况、预估产量、实际产量、库内实时流动数、预入库出库稻米数等模块,通过数据的动态生成和智能辅助分析,既能整体预估当年的产销情况,又便于进行实时化的动态管理,进而提升全链条的流通效率。
“八个统一”模式是联合体实现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的有力保障,而让农户们保持配合度的是“高于市场收购价,稳步递增”的承诺。据统计,仅今年金山区稻米产业化联合体带动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促进农民增收预计超500余万元,未来,联合体还将在此基础上叠加“分红收益”制度,以利益联结为纽带,将联合体真正打造成农业产业联盟,由此,农户们也能享受到二次分红收益,实现“双增收”。
稻谷加工成大米后,会产生碎米和米糠。怎样将每一粒稻米“吃干榨净”?联合体正通过产业链延伸项目,探索着这样的转变,将生产大米中产生的碎米及米糠再次利用,降低粮食损耗。
目前,已经开发了米昔、米咖、米油、大米护手霜等多款衍生品。上海市农科院与盛致还合作启动了对粳型软米加工产业链延伸技术产业化应用的相关研究,根据软米营养和组织结构特性,开发活性胚芽米、发芽糙米、米糠油、米糠蛋白及米糠多糖等的加工利用,推动形成多元高附加值产品,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