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4日电(记者许晓青)今年是上海对口援藏30周年。从黄浦江畔到雪域高原,上海与日喀则两地青少年定期开展交流,近年来更是“亲上加亲”。
7月下旬至8月上旬,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和共青团日喀则市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的“沪藏两地手拉手 同心筑梦心连心”上海日喀则两地青少年小记者团活动在沪举办。
7月27日,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12名青少年与上海市的12名青少年开展“一对一”结对,组成小记者团,开启了一段难忘的采访之旅。
对于来自拉孜县查务乡中心小学的洛桑卓嘎而言,“成为一名记者”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这次的结对活动让她获益良多。洛桑卓嘎说,在小记者团的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她学到了不少采访小技巧。
活动中,沪藏小记者团还将“上海对口援藏30周年”作为研学和采访的主题,两地学子以小组形式对在沪援藏干部、援藏干部子女、西部计划志愿者等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聆听他们的援藏故事。
“援藏期间,您遇到过哪些困难时刻?又是如何克服的?”洛桑卓嘎和小伙伴们一起来到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向副院长姚子涵请教。2019年至2022年援藏期间,姚子涵曾在亚东县任职。他告诉小记者们,“尽快适应高原反应”曾对自己而言是一大挑战,但他最终经受住了考验,如今他已将亚东县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上海市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上海市民星中学副校长陈远磊曾为拉孜县积极引进上海教育和文化资源,为藏族孩子打造“梦想教室”等。在与小记者巴桑顿珠等交流时,陈远磊说,希望更多藏族同胞的二代三代,能通过参与“小记者团”到访上海,通过研学和采访,不断开阔眼界、增强本领。
在闭营式上,上海和日喀则两地的小伙伴们彼此都有些恋恋不舍。据共青团上海市委介绍,近年来上海共青团系统与日喀则方面开展了“百校结对”活动,定期互通书信,并共同开展视频交流和主题团日(队会)等。三年来,上海共青团累计接待了来自西藏自治区的中小学生1500多人次,组织他们在沪参加“石榴籽一家亲”活动和暑期“同心营”活动等。(完)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