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水养出大西洋鲑鱼 外资看好中国高端食材市场

日期:2025年5月7日 14:09:1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打捞、宰杀、打包、发货……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高塘岛乡的陆基循环水养殖大西洋鲑鱼基地,一批批大西洋鲑鱼通过一系列加工后发货,最快5个小时就能“游”到长三角餐桌,24小时内可运抵全国。

大西洋鲑鱼就是人们俗称的三文鱼的一种,主要分布在北大西洋海域,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此前因其运输流程长、保鲜成本高,中国消费者想要快速尝到美味需要经历一番等待。

如今,东海之水已能养出大西洋水产,这离不开一家源自挪威的企业锚定中国市场的独特眼光。2018年,挪威陆基大西洋鲑养殖企业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成立,并逐步在象山引进北欧鲑鱼陆基养殖项目。

“大西洋鲑肉质鲜美,深受中国民众喜爱。”诺帝克水产(宁波)有限公司总经理童安睿表示,如今,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重视食材品质和营养价值。因看好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他的公司选择深耕陆基养殖项目,让大西洋鲑这一高端食材“打”入中国市场。

在养殖基地现场,记者看到,一尾尾健硕的大西洋鲑鱼在养殖池内逆着水流游动,保持着健康活力。它们的“前身”是来自冰岛的鱼卵——每批次都带有基因证书,以保证品种的纯正。

鱼卵在基地孵化后会进入养殖水池。这些有着北欧基因的鱼如何适应浙江的生长环境?来自挪威的童安睿坦言,水处理技术是关键一环。“我们采用世界先进的循环水养殖模式:养殖用水取自东海海水,经净化后进入源水系统进行冷却处理,待水温控制在12至14度,并符合大西洋鲑生存的环境后,再进入养殖鱼池内。”

童安睿说,项目的顺利运转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此外,来自世界多地的养殖人才陆续加入,壮大了团队力量。

2024年4月,经历两年培育,养殖基地迎来首批大西洋鲑成熟上市,其均重5.7公斤,在新鲜度和口感方面均收获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象山县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批鲑鱼的存活率和品质特优率均达到98%,在技术逻辑上证明了象山这片海域养得好大西洋鲑鱼。

“在中国,为中国。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也期待浙江养殖的大西洋鲑尽快‘游’上更多中国人的餐桌。”童安睿表示,该项目首期建设已完成,并投入全面运营,年产能达到4000吨,基地平均每周供货量可达70吨。待二期、三期项目建设完成后,预计可实现20000吨的年产能,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数据显示,2024年,挪威对华海产品出口量达18.2万吨,同比增长14%。中国已跃升为挪威海产出口的亚洲第一大市场和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市场。

浙江省海洋经济厅有关负责人分析,强劲增长势头的背后,彰显着中国大市场的消费新机遇。如今北欧大西洋鲑“落户”浙江,将进一步挖掘中国高品质食材的市场潜力。

“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市场陆基循环水养殖大西洋鲑鱼的开拓者,对中国养殖和海洋发展渠道的多元化作出贡献。”童安睿说。(记者郑可意、林光耀、刘梓漪)

来源:新华网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