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技术技能人才交流与培养,这场大会首次举行

来源:上海嘉定 日期:2025年7月13日 14:50:09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性资源。7月12日,首届汽车行业技术技能人才(劳模工匠)产教协同培育与技术创新交流会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举行。来自全国汽车行业的30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技术骨干应邀参会、交流、分享,共商产教融合新路径,共绘技能人才成长新蓝图。

图片

“32年前,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初级工;今天,我能站在这里分享经验,这一切得益于我们企业为员工搭建的成长平台。”现场,作为一线工作者代表,东风商用车公司首席工种师、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清分享了他三十载产线淬炼的实战真经。

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对于汽车人才的高需求也逐渐显现,而产教融合便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实现教育与产业的紧密对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生产线上的初级工,到特级技师、全国劳动模范,王建清的亲身经历生动诠释了产教融合的实践价值。“我相信通过这些成果,在未来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态势下,专业人才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王建清表示。

面对汽车产业智能化、电动化转型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破解“学校教的内容企业用不上,企业需要的技能学校教不了”的难题?

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征程中,汽车行业职业技能评价工作委员会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为职业院校量身定制的“汽博苑”学习平台,实现了教学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面向技术工人设计的“匠星行”研修平台,则提供了从基础操作到智能制造的全链条技能提升方案。

图片

更值得一提的是,委员会发布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系列教材,首次构建起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完整能力标准体系,填补了行业空白。同时,现场来自近四十家企业及院校专家受聘为“汽车行业人才培养导师”,他们将深度参与课程开发与实训指导,进一步打通校企资源壁垒。

汽车是嘉定最闪亮的名片和最深厚的发展基因。目前,全区已集聚汽车产业链企业4500余家、汽车“新四化”相关企业600余家、公共及企业研发平台200多个,全区汽车技能人才总数超过6.2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2万人。

面对全球汽车行业百年大变革的新形势,全区上下坚定高举汽车旗帜,抢抓汽车“新四化”发展机遇,在规划引领、产业布局、示范应用、人才赋能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这过程中,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是汽车行业智能制造转型的关键。

图片

这一系列创新实践的背后,是行业组织持续多年的深耕细作。汽车人才研究会技能人才项目负责人黄晓静向记者介绍,2019年起,汽车人才研究会就在联合17家头部整车企业,组建由250余位专家组成的团队,正式启动行业技能人才评价规范建设工程,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行业协会的力量,来把企业和学校端的最顶尖的专家资源汇聚在一起,共同为行业作出更多贡献。”黄晓静表示。

嘉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陆强、副区长丁炯炯、上海市就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国良出席活动。

882c81c48ee847a7be01ecdefc451617.jpeg

撰稿:黄湘钰

编辑:黄骊越

分享到:
打印